真假美猴王死的是谁(真假美猴王之争,到底打死的是谁?) 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人讨论过,几乎成为老生常谈的问题,在这里重提,不是重述别人的观点,而是就一种新的思路展开讨论。 假如按照阴谋论的假说,"被打死的是真悟空,此后跟随唐僧西行的是假猴王", 唯一的解释就是打死"六耳猕猴"的剧本是之前写好的,所有的一切不过只是一场戏,这场戏的目的就是要除掉孙悟空,让六耳猕猴取而代之。 按照这个思路向后推演,在逻辑上就会出现很多冲突。 首先是如来亲口对着众人解释了六耳猕猴的底细。 在《西游记》原著中,当其他神仙、菩萨无力分辨真假时,唯一看出真相的谛听建议孙悟空去西天找如来,然后法力无边的如来一语道破玄机, 如来道:"..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在当时这个场合里,如来佛祖给出了详细的介绍,其实他的解释完全可以看作适逢其会的知识普及,给予门人指导和"科普"。 如来笑道:"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菩萨又请示周天种类。如来才道:"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 因为如来能耐更大,见识更广,他才能够慧眼识真假,也有资格教导门人,以及点评"汝等"。这里的"汝等",包括了南海、天宫、冥府范围内的众多神仙,由此也衬托出了如来的无所不能。 通过这一段内容的描写,关于如来究竟有多强,马上就会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对如来进行衬托,这一点应该更符合作者的意图,也能与"妖怪太强就去找如来"的终极解决方案保持一致。 关于如来的强大应该不会有什么反对意见,不论是收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还是在取经遇难关键时刻的出手相助,无一不证明了强援在西天。 接着来看"阴谋论"的假设。 既然是阴谋,那么就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深入讨论。 有阴谋则必然有主谋者。可以断定,如来是主谋的可能性很大,或者有紧密联系,因为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孙悟空"/"六耳猕猴"间接是因他而死。而且如来在说谎,需要谎称被打死的是六耳猕猴。 需要注意一点,猴子是在雷音宝刹被打死的,这里可是如来佛祖的道场。 果是两个行者,吆天喝地,打至雷音胜境。 有耍阴谋的企图,对应的则是强大的局面掌控能力,简单地说,对自己的地盘应该了如指掌,有没有潜伏势力,心里一清二楚。 假如如来真的如同"假说"中那样心怀叵测、老谋深算,那么必定会有非同一般的掌控力。作为一方领袖,在自己的地盘上布局,而所有的目睹者又都是可以信赖的手下,还需要骗谁?此时如来又有什么说谎的必要? 更重要的是,以如来的神通,想要看透他人内心易如反掌。也就是说,他对门下众多弟子了解得十分通彻,假如真的有一两个内奸,想必也很难逃过他的视线;另外,真要能够避开如来的侦测,需要极高的法力,那不是一般神仙能达到的条件;真有这样的本领,身份不会低,也不屑做这种低等的事情。 借鉴《三国演义》里的场景,简单地解释什么是局面掌控。例如,周瑜知道蒋干过江是别有意图,所以要瞒着他,联合众将做局并取得了成功。 在西游这种神话世界里,则是另外一种状况。说得复杂一点,即使如来假装不知道有内奸存在,内奸背后的力量也不会相信他真的能够骗过如来——知己知彼,敌人也了解如来法力无边,无所不知,有洞察人心的能力。 因而很难有人能以奸细的身份混入如来的门下,还能够潜伏不被他察觉。 总之,西天存在敌对势力的可能性极小。换句话说,能够听到如来这一番解释的都是自己的人,如来根本没有必要欺骗他们。 如果换一个场所,例如,在深不可测的天庭——或旗鼓相当的其他势力,比如三清四御五方五老之一在场的情况下,如来这般大费周折还有一些必要——其实,在那样的情况下,能不能蒙骗过去也很难讲,修炼到极致的大佬个个都是人精。 如果没有蒙蔽的必要,还故意神神叨叨,那就是故弄玄虚,撒一个弥天大谎完全是多此一举。 就算有天大的阴谋,但在自己的地盘都不敢放心说出真相,只能说明掌控属下的能力不行,就这样能力不足还怎么有可能去筹划欺天骗局?这样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推测。 关于"受害者孙悟空",也可以简单地探讨一二。在其他场合,孙悟空的确可以大显神通、耀武扬威,如在花果山扯起对抗天庭的大旗,但他明显是阴谋的牺牲品,在大佬的棋局中——有如来那一层次的高手布局,他的实力差得很远;只是因为有多灾多难的取经才显得悟空神通广大,一路上多亏了孙悟空才有惊无险,畅通无阻,遇到难关,也要靠他去求援。但不能对比,如果认真比较,就会发现,悟空虽强,但假如掺合到天上大佬的明争暗斗中,就会被灭得渣子都不剩,只会成为炮灰。 而且孙悟空也没有足够的分量,需要让大佬们重视并费心设局。也就是说,即使阴谋真的存在,在其中孙悟空能够占据的分量极低。以原著中故事的走向来看,如果其中隐含阴谋,孙悟空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或者说,对于阴谋的实施孙悟空属于可有可无的力量。 有一种观点认为六耳猕猴与孙悟空本为一体,六耳猕猴实际上是孙悟空的二心所化。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个好道教的书商汪象旭,他曾经点评过《西游记》,并写有《西游证道书》一书,他提出了"证道"观,开启了清代"讲道说"的先河。在评论中,汪象旭提到:"作者之意,不过借此以著二心之害耳。必欲求其人以实之,尚无行者,安得猴猴?" 不过,即使用真假美猴王来作为比喻的对象想要说明某种观点,故事本身就讲述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如在狼吃小羊的寓言里,即使寓示了弱肉强食的道理,但在这个故事里,小羊就是被狼给吃了。难道还能说成羊吃了狼? 而且,假如按照"二心一体"的说法去理解《西游记》里的种种奇事,曾被孙悟空打死的六贼算什么?难道他们也都不是真实的凡人? 行者道:"我也是祖传的大王,积年的山主,却不曾闻得列位有甚大名。"那人道:"你是不知,我说与你听: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 假如六耳猕猴是化身,六贼是虚幻,那么这些情节都可以比拟成一种西方电影惯有的手法:故事走向发生突变,场景变化后才给出提示,原来都是剧中人物的自说自话,表现的是心理活动,幻想中的故事。 总之,如果有阴谋存在,那么说出谎言的如来肯定与此脱不了干系,而既然玩阴谋,自然有一定的心机与御下的手段,不至于被手下蒙蔽。所以问题就是如来有没有必要说谎,以及准备欺骗谁,而假如是说谎,他为何能躲过如来的侦查,安全的隐身在如来鼻子底下?因此从阴谋论出发,就会得到自相矛盾的结论。 其实如来的话已经清清楚楚地解释了六耳猕猴的来历,按照故事情节来看,被打死的就是六耳猕猴。而且,能够看出如来做一番解释的目的只是为了教导门徒——如来说出了真相。 曾经有一个新闻,在小学的语文试卷里,阅读理解部分给出的是一个作家的文章片段,考生需要对中心意思进行解读。据说作家本人也尝试着答题,结果被答卷老师批为错误。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对《西游记》的过分解读里。如果相信原文,则《西游记》里被打死的就是六耳猕猴。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