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新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登录了热搜,也是在网上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那么很多小伙伴可能还不清楚具体的情况如何,小编也是在网上查阅了一些信息,那么接下来就分享给大家来了解下最新台风路径实时发布具体的情况吧 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根据最新资料分析,今天台风“海神”路径有所调整,此次调整对哈市强降水和大风天气的强度和落区影响不大,但台风中心进入哈市的时间有所提前,预计提前至8日上午进入哈市,强度为热带风暴级。 在7日下午受台风外围云系影响,哈市自西南部开始出现降雨,预计台风影响持续至9日,在此期间哈市将有一次强风雨天气,其中7日夜间至8日为主要风雨时段,全市大部过程累积雨量为40~80mm,局地雨量可达80~100mm,个别乡镇(街道)可能超过100mm,最大小时雨强为30mm左右;7日夜间至9日全市平均风力为5~6级,阵风8~9级。 近期第8号台风“巴威”和第9号台风“美莎克”先后影响哈市,此次第10号台风“海神”将是半个月内接连影响哈市的第三个台风,为历史首次。台风“海神”对哈市的风雨影响虽弱于“美莎克”但强于“巴威”,且影响时间更长。特别是“海神”风雨影响的范围与“巴威”、“美莎克”重叠,灾害叠加效应将更加明显。 此次强风雨过程与台风“巴威”和“美莎克”的强降雨区域高度叠加,会加剧部分区域的农田渍涝、作物倒伏,增高中小河流和水库汛情及山洪、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另外强风雨天气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及交通出行造成不利影响。 台风北上需要什么条件? 首先我们来复盘一下,今年夏天台风都呈现出哪些特点。 截至目前,今年共生成10个台风,其中有4个登陆我国,较常年同期偏少。整个6月仅第2号台风“鹦鹉”登陆我国,在经历1949年以来首次“空台”的7月后,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开始北抬东退。当这个长期盘踞的副高松动后,8月至今,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就陆续生成8个台风,其中有3个登陆我国,较常年明显偏多,台风活跃的阶段性特征突出。其中,第4号台风“黑格比”趁副高东退势力松散之时,依靠积蓄的力量,打开一条北行通道,成为今年第一个北上的台风。随后,第5号台风“蔷薇”也沿路北上,进入高纬度地区,虽然它并未对我国产生较大影响,但连续两个北上台风给大气环流带来扰动,如同掷入水面的石子,酝酿发酵后,为“巴威”等三个台风的到来“营造氛围”。 那么,最终是什么样的成熟条件促使半个月内三个台风北上影响东北地区? 聂高臻表示: “大尺度环流系统——副高拥有决定台风生成和移动方向的重要‘话语权’。” 如果把台风比喻为锅内煮沸的水,那么副高内部的下沉气流就如同一个高压锅盖,抑制着台风生成,同时副高的顺时针环流又会引导台风沿其边缘行走。因此,当副高势力减弱,位置向北抬升、向东退去,之前被“高压锅盖”压制的地方,水汽会迅速“翻滚”生成台风,并呈现沿着副高西侧行走、适时北上的趋势。而能否开辟出一条北上通道,并一路奔袭至东北,就要看台风是否有维持本身强度的内在实力,以及大尺度环流系统等引导北上的外在条件。其中,高海温、充足的水汽输送、高空出流等因素,可以为台风维持强度提供充足“动力”;副高形态经向度大,西风槽的强烈发展、东北切断冷涡等系统引导,决定了台风北上的移动路径。 所以在台风“巴威”“美莎克”“海神”的内在实力和外在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北上之行就正式开启。 台风“海神”对我市的影响 受10号台风“海神”影响,9月7日下午开始我市出现持续性降雨天气,全市普降中到大雨,局部地方暴雨。7日14时至8日08时,全市平均降水量27.3毫米,其中榆树33.1毫米、双阳33.1毫米、九台30.7毫米、长春市区28.2毫米、德惠23.9毫米、农安22.3毫米、公主岭19.8毫米。全市加密气象站(254站)共有4站出现暴雨,分别为双阳土顶子55毫米,九台红石村53.7毫米,榆树八号镇52.2毫米,榆树育民乡51.4毫米。133站出现大雨,102站出现中雨。 石头口门水库上游流域平均降水量29.4毫米,新立城水库上游流域平均降水量25.6毫米。 7日08时至8日08时,我市大部分地方出现短时大风天气,风力一般在6~7级,其中有66个乡镇出现7级大风(风速13.9~17.1米/秒),9个乡镇出现8级大风(风速17.2~20.7米/秒),最大风速出现在双阳黑顶子水库为18.0米/秒。 目前我市风雨天气仍在持续,预计今天白天,阴,有大雨,局部地方有暴雨;今天夜间,阴,有大雨;明天白天,阴,有小雨;明天夜间降水趋于结束。今天白天到明天白天全市累计降水为40~70毫米,石头口门水库和新立城水库上游流域累计降水为30~60毫米,总体雨势较缓,小时雨强一般为2~5毫米。此外,今天白天到夜间仍有5~6级偏北风转4~5级西北风,瞬间风力可达7~9级。 根据最新的气象信息,10号台风“海神”已停止编号,但受其影响长春的降雨预计持续到明夜,为了防止城市出现内涝,吉林省消防救援总队根据情况需要,第一时间向政府报告城市内涝灾情情况和应急措施建议,并对城市内涝发生区域进行涉水风险评估。 9月8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全省共设立16个力量前置备勤点,前置指战员671人,舟艇55艘,在可能发生城市内涝、房屋坍塌、山体滑坡等灾情的高风险区域,实做好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受灾群众转移等准备工作,着力发挥前置备勤作用。 据介绍,目前,全省消防救援队伍进入二级战备响应状态。总队组建了3个指挥专班,进驻吉林、延边、白山高风险区域,跟踪台风路径靠前指挥。组建1个后方指挥部随时调度全省雨情汛情风情和应急救援情况,各地每2小时向总队报告一次本地风险会商研判结果和气象实况。全省消防救援队伍配备各类舟艇194艘、水域救生衣8000余件、救生抛投器251件、潜水装具133套,各类抗洪装备器材1.6万余件,共组建77个水域救援专业队和2支重型、1支轻型抗洪抢险排涝分队在各地区严阵以待,随时做好抢险救援准备。 各地与应急、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职能部门建立会商研判、预警联动等工作机制,主动加强信息沟通,了解台风发展趋势,实时掌握雨情、水情、汛情变化,及时发布预警提示,确保信息对称、调度科学、协同高效。全面掌握台风灾害的重点防控区域,把优势力量集中前置在形势最严峻、任务最复杂、力量最薄弱的关键地区,确保遇有警情能够科学、高效、有序处置。 台风“海神”过境韩国致1人失踪5人受伤 据韩联社9月7日报道,韩国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当天表示,截至当天下午4点30分,今年第10号台风“海神”已在境内造成1人失踪,5人受伤,724处设施受损。 受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影响,江原道三陟市一名采矿人员当天上午被急流卷走失踪;釜山市一辆汽车被强风掀翻,造成1人受轻伤等共5人受伤。有关部门还正就釜山海云台当天发现的一具尸体是否与台风有关进行调查。因台风紧急转移避险人员2632人,其中739人尚未归家。庆尚道、江原道和釜山等地124名灾民中仍有67人无法回家。 366处受损公共设施中,庆州月城核电站发生雷击线路跳闸事故,导致第2号和第3号机组当天上午8时至9时许依次停运。其他事故包括道路浸水(50处)、山体滑坡(3处)、港口设施损坏(9处)、路边树木倒塌等。358处受损私有设施主要包括房屋浸水(106处)、渔船破损沉没(76艘)、养殖场受损(29处)、车辆毁损和门店招牌损坏等144处。 以大邱、蔚山、庆尚北道、釜山为中心,台风共造成7.5237万户家庭停电,其中4.9643万户已抢修完毕。大邱、江原、釜山等地51条路段限行,3条铁路、91条客轮航线和11处机场的284个航班停运。智异山等21个国立公园的607条生态探访路禁止出入。消防部门出动6846名人力和1883台装备抗灾,已成功救援92人,采取了1641项安全措施。 黑龙江联通抗击台风洪水保障全网安全畅通 国际在线黑龙江频道报道:连日来,黑龙江省受台风侵袭大部分地区出现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黑龙江联通在抗击台风洪水抢险保畅通工作中,各级领导靠前指挥,一线维护人员不畏艰险,响应迅速,采取临时成端,利用在建光缆临时搭建传输应急通道等有力措施,全网通信畅通无阻。据统计,从8月末截至9月7日,黑龙江联通共修复光缆635条537.52皮长公里,出动抢修保障人员2576人次,出动抢修车辆999台次,出动发电油机490台次,发送应急短信1359.63万条。 为避免极端天气对全网造成影响,黑龙联通提早部署,打有准备之战,有序组织各地市分公司在今年4月30日前完成了防汛预案制定及防汛物资、卫星电话拨测等准备工作,并在5月31日前全部完成防汛应急演练。在汛期到来之前,黑龙江联通在各地市共组织抢险队伍20余支,队员697人,储备仓库数量137处,抢险物资1800件,梳理风险隐患212处,并全部落实防控措施,为防汛救灾保畅通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黑龙江联通组织有力,准备充分,在台风“巴威”、“美莎克”、“海神”到来之际,黑龙江联通干线及齐齐哈尔、牡丹江、黑河本地网多处受到洪水、台风冲击,但均没有出现地市或县级网元脱网较大影响业务的情况。 吉林积极防御台风:压实责任 全力应对 随着今年第10号台风“海神”不断临近,7日晚,吉林省森林公安局露水河森林公安分局新兴中心派出所内,民警丛鹏智正忙着向分局指挥中心汇报辖区内中小河流的实时水位情况。从7日白天开始,当地雨量越来越大,因区内河流密布,丛鹏智需时刻防范洪涝灾害的发生。 而在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罗子沟镇,种粮大户李恩红7日这天连续接到镇、村两级干部的提示电话。时至傍晚,李恩红在村干部帮助下,将自己种植的6公顷稻田全部打开进水口,尽可能缓解大风造成的倒伏。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8日—10日,预计辽宁省辽河、浑河、太子河及辽东半岛诸河,黑龙江省嫩江、松花江等河流将出现明显涨水过程,其中辽河上游、嫩江下游等主要河流将超警,嫩江中游、松花江维持超警,暴雨区内部分河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7日20时,吉林省消防救援总队指挥中心灯火通明,异常忙碌。从7日17时起,吉林全省消防救援队伍进入二级战备响应,5000余名指战员全部进入战备状态。 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有关负责人分析,东北地区连续遭受台风强降雨袭击,土壤含水量饱和,容易引发洪水;部分湖库水位较高,工程调蓄能力减弱;各地要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发扬连续作战精神。目前,水利部维持水旱灾害防御Ⅲ级应急响应。 根据《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国家防总决定于7日16时将防汛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国家防办再次向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防指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扎实做好台风防范工作。 7日,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召开会商调度会,要求相关地区防指密切关注台风“海神”发展动态,加强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严密排查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提醒海上船只和作业人员提前离开危险水域,果断提前转移危险区人员。同时,要加强东北地区超警河流和超汛限水库巡查防守,预置抢险救援力量,确保防洪工程安全,严防出现人员伤亡。 延伸阅读 出行攻略:台风来临时尽量不要出行,如果恰好在外,则要提防:强风有可能吹倒建筑物、高空设施,吹落高空物品,因此要格外注意高处坠落物体;千万不要在危旧住房、工棚、临时建筑、脚手架、电线杆、树木、广告牌、铁塔等容易造成伤亡的地点避风避雨;门窗玻璃、幕墙玻璃等有可能被强风吹碎,要注意玻璃飞溅;走在路上、桥上、水边容易被吹倒或吹落水中,要避免在靠河、靠湖、靠海的路堤和桥上行走。 行车安全:自驾车旅游的,千万不要有“有车不怕台风”的想法。行车途中遭遇台风,不仅会雨大路滑、风大易偏、视线不清等,甚至还有可能会被台风吹翻,因此要减速慢行,并尽早选择安全地带停车躲避。停车也要注意不能停在低洼地带,还要避开有高空落物、电线杆、大树等地方,以免出现意外。 台风过后:不要认为台风一过,就安全无患了。台风过后,千万不要随意下水,仍要注意高空坠物,特别是不要立刻到山区去,因为暴雨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很有可能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微信搜索:知识的传播者,关注知识的传播者公众号,即可了解更多台风相关最新消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