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美电影(看上去很美电影资源) 引子:这样的世界似乎存在于我们成长的全部过程,永远有狼,永远有羊,面对不同的人群,我们的身份是狼,也是羊。 电影《看上去很美》是第六代导演张元改编自王朔同名小说的作品,不过原著小说中很明确的、很显著的时代背景,被导演在拍摄过程中刻意回避掉了,我们能大致感受,却无法从影片中获悉。电影获得了第五十六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杰出艺术创新奖、第四十三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第十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等多个大奖。《看上去很美》以幼儿园转学生方枪枪为主角,讲述了在他来到幼儿园后性格与行为上的一系列变化,探讨了教育、集体主义、政治、社会等意识形态问题,全片充满隐喻色彩。 法国理论家福柯说过"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这样看来片中被隐去的时间刻度也不用我们过于深究了,导演张元为了更好的用影像展现《看上去很美》这一故事前后筹备了六年,剧本改编成为最大的问题,这也是影片常被人诟病的一点——人物脸谱化,这也许是为了贴近故事发生年代的故意而为之,也可能是导演在人物塑造上的功力不足,但也正是这样的差异,让小说与电影两部作品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风格与面貌,不过其中调侃政治、社会寓言的内核并未在小说与电影间产生太大差异性。 电影的主角是儿童,但这绝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儿童电影,除了画面影调配乐不适宜儿童外,其内核更是折射出了不少成人世界的法则,导演张元也是直言不讳说"这部片子是拍给大人看的。"看上去很美其实看上去非但不美,还带着一股恐怖的意味,类似于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中各种动物所代表的不同的人,本片也出现了可以深挖的隐喻。这是一个用孩童面孔包装下的看上去天真烂漫,却故意戳穿真相的社会寓言。 "好模仿是幼儿突出的特点,幼儿好模仿别人的语言、动作和行为。幼儿正处于好奇心强的模仿阶段,然而由于心理很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低,所以往往不能分辨哪些值得模仿。"方枪枪入园后有几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他初入集体不知道自我属性,看到了羊群(其余小朋友),他想变成羊,却发现因为不是同一时期加入集体,这只小羊不被接受和认可——方枪枪独立完成了穿衣服、上卫生间等规范,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小红花,之后还被当众羞辱了一番,未得到的小红花却又在"汪部长视察工作"时被老师轻易贴上,这令小羊慢慢看到了"狼"(李老师)。 身为小羊,方枪枪不似其他小羊般温顺,而是有着一根反骨——在玩"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中,他冷漠旁观,并对规则产生质疑——"狼吃小羊,应该把它打死!"因为李老师扮演大猩猩时的表情夸张到诡异,在孩子们的流言中她成为了的"狼"与"魔鬼"。恐惧让小羊们想要起来打倒"狼",出现了羊群的起义,这一阶段是片中方枪枪与幼儿园小集体融合度最高的时候——小羊们在深夜醒来,向着李老师的房间匍匐前进,试图抓住这只可怕的大灰狼,却发现即使羊群联合也无法与狼抗衡。而身为"传染源"的方枪枪却在这次的"抓狼行动"中没有暴露,被惩罚的只是一只替罪羔羊,这让他发现了其中玄机——成为狼,才有话语权。 小狼群在羊群中很快诞生了,他们打架、随意欺负同伴,不过很快被老师们发现、打散、惩罚,小狼在小黑屋里蜕回了无助的小羊,并被老师们实行孤立与隔离,初来乍到的孤独在此时加倍压在方枪枪的身上,委屈与泪水写满他稚嫩的脸颊。当老师一声解禁后他再次跑进羊群,却发现羊群已习惯对他的不理睬与不接受,他选择出走,却发现一群统一服装、胸带大红花、队伍整齐划一的成年人,小羊满眼伤神跌跌撞撞趴在一块石板上昏昏睡去。 影片中的世界是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这个世界只有狼与羊,或称为牧羊人的家长基本未曾出席,在这个世界中,狼不因它的身份而区别好与坏,羊也是,但不可置否的是这是由狼统治的世界,任由小羊联合起来也无法撬动一二。这样的世界似乎存在于我们成长的全部过程,永远有狼,永远有羊,面对不同的人群,我们的身份是狼,也是羊,但"狼统治世界"这一结论不会有任何改变。 而不论是狼或者是羊,其内心的自我是不同的,有李老师般严厉凶狠的"狼",也有唐老师般温柔可亲的"狼";有方枪枪叛逆调皮的"羊",也有倩倩听话积极的"羊",但当他们面对不同的人或事时,又会显示出自我中的不同面,影片似乎也可以归结为方枪枪寻找自我的历程。 成长必定要经历各种残酷与悲伤,电影通过孩童之眼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血淋淋"的过程,幼儿园成为一个小社会,初来乍到的方枪枪在其中摸爬滚打宛如成长中我们受过的种种难处,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得以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