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气候研究人员发现全球变暖会进一步放大这种效应
近年来经历的长期干旱状况、破纪录的高温、持续的野火和频繁的、更极端的风暴,是人类向大气中添加二氧化碳所带来的全球温度上升的直接结果。 而麻省理工学院一项关于地球古代历史上极端气候事件的新研究表明,随着地球持续变暖,今天的地球可能变得更加不稳定。
这项研究于2021年8月11日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研究了过去6600万年的古气候记录,即新生代,在恐龙灭绝后不久开始。科学家们发现,在这一时期,地球气候的波动经历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变暖偏向"。换句话说,变暖事件,也就是持续数千年至数万年的长期全球变暖期远多于变冷事件。更重要的是,变暖事件往往比冷却事件更加极端,温度变化更大。
研究人员说,对这种变暖偏差的一个可能的解释可能在于"乘数效应",即适度的变暖--例如从火山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自然地加速某些生物和化学过程,加强这些波动,平均来说会导致更多的变暖。
有趣的是,研究小组观察到,这种变暖的偏差在500万年前消失了,大约在北半球开始形成冰原的时候。目前还不清楚冰层对地球对气候转变的反应有什么影响。但是,随着今天北极冰层的消退,新的研究表明,乘数效应可能重新启动,其结果可能是人类引起的全球变暖的进一步放大。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大气和行星科学系的研究生康斯坦丁·安谢德说:"北半球的冰层正在缩小,并有可能作为人类行为的一个长期后果而消失。我们的研究表明,这可能使地球的气候从根本上更容易受到极端的、长期的全球变暖事件的影响,如在地质历史上看到的那些事件。"
为了进行分析,该团队查阅了含有深海底栖有孔虫的大型数据库,这些单细胞生物已经存在了数亿年,其硬壳保存在沉积物中。这些壳的成分在生物体生长时受到海洋温度的影响;因此,这些壳被认为是地球古代温度的可靠代表。几十年来,科学家们分析了从世界各地收集到的这些贝壳的成分,并确定了不同时期的日期,以追踪地球温度在数百万年里的波动情况。
研究小组首先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观察到在过去的6600万年中,全球温度波动的分布并不像一个标准的钟形曲线,其对称的尾部代表了极端温暖和极端寒冷波动的同等概率。相反,该曲线明显是一边倒的,偏向于更多的温暖事件而不是寒冷事件。曲线还表现出一个明显较长的尾巴,代表了比最极端的寒冷事件更极端或温度更高的温暖事件。一切都指向一些基本的东西,这些东西导致了这种推动,或对变暖事件的偏见。
可以说,在变暖的意义上,地球系统变得更加不稳定,该小组想知道这种变暖的偏向是否可能是气候-碳循环中"乘法噪音"的结果。科学家们早就知道,更高的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往往会加速生物和化学过程。因为碳循环是长期气候波动的一个关键驱动因素,它本身就是由这些过程组成的,温度升高可能导致更大的波动,使系统偏向于极端的变暖事件。
在数学中存在一套描述这种一般放大或乘法效应的方程式。研究人员将这种乘法理论应用到他们的分析中,看看这些方程是否能够预测不对称分布,包括其倾斜程度和尾巴的长度。
最后,他们发现,数据以及观察到的对变暖的偏向,可以用乘法理论解释。换句话说,很可能在过去的6600万年里,平均来说,适度变暖的时期因乘数效应而进一步增强,例如生物和化学过程的反应使地球进一步变暖。
作为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员还考察了过去的变暖事件与地球轨道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在几十万年的时间里,地球围绕太阳的轨道定期变得更多或更少的椭圆。但是,科学家们想知道为什么过去的许多变暖事件似乎与这些变化相吻合,以及为什么这些事件与地球轨道的变化本身可能造成的变暖相比具有巨大的特点。
研究人员将地球轨道的变化纳入乘法模型和他们对地球温度变化的分析中,并发现乘法效应可以预见地平均放大由于地球轨道的变化而导致的温和的温度上升。
气候变暖和变冷是与轨道变化同步的,但是轨道周期本身只能预测气候的适度变化。但是,如果我们考虑一个乘法模型,那么适度的变暖,配上这种乘法效应,会导致极端事件,而这些事件往往与这些轨道变化同时发生。
"人类正在以一种新的方式强迫这个系统,"安谢德补充说。"而这项研究表明,当我们提高温度时,我们很可能会与这些自然的、放大的效应相互作用。"
【来源:cnBeta.COM】
Lynk卫星演示普通手机与低轨道卫星连接随着Lynk卫星网络的出现,没有信号的日子可能已经过去了,它可以让任何现代手机直接与头顶的卫星交换数据,不需要特殊的天线或芯片。该公司本周刚刚演示了双向数据链路,并宣布了其在非洲和
Plantee室内温室正在众筹自动处理室内植物照看工作PlanteeInnovations团队开发的Plantee室内温室正在Kickstarter上众筹。这款产品是为那些购买彩色植物回家眼睁睁看着它们枯萎死亡的人们而开发的。这款多合
NASA下一个雄心航天器露西号即将准备就绪据外媒报道,NASA正在为下个月发射其迄今为止最雄心勃勃的航天器之一做准备,据悉,ldquo露西号(Lucy)rdquo将在木星最吸引人的一些邻居中进行小行星跳跃式的环游。特洛伊(
天文学家发现六了个燃料耗尽的早期星系天文学家认为早期星系是指大爆炸后30亿年内形成的星系。他们认为这些星系会包含大量的冷氢气体,这是用于创造恒星的燃料。然而,使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和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阵列(ALMA)
研究人员警告阳光暴露维生素D指南可能需要修改根据9月27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新研究,以前发表的基于皮肤样本研究的最佳维生素D合成的阳光暴露指南可能需要修改。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IHR盖伊和圣托马斯生物医学研究
研究发现鸟类在迁徙时其肠道细菌会发生变化据外媒报道,生活在我们内脏中的数万亿细菌在我们消化食物和抵御疾病的能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所有其他动物也有生活在它们体内的细菌群落,科学家称之为微生物组,通过对它们的学习可以帮助科
科学家首次实现心脏组织的等容过冷储存与复苏在移植用的组织和器官方面,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防止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的冰晶积聚。不过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项新研究,已经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在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生物学期刊上的一
科学家用水冰季节性变化特征为未来火星宇航员找水源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季节性变化来确定火星温带地区可能存在的地下水冰,在那里未来人类探险家最容易生存。本周,GermaacutenMartiacutenez博士在2021年欧洲行星科
研究员利用Starlink卫星信号进行定位精度在8米以内工程研究人员在一篇新的同行评议论文中报告,SpaceXStarlink卫星信号可用于精确定位地球上的位置,精确度在8米以内。他们的论文是利用低地球轨道(LEO)卫星信号进行导航研究
实验室中创造的自我复制原生细胞或是生命缺失环节据外媒报道,生命最初是如何从非生命物质中出现的,这是科学中最持久的谜团之一。在一项新研究中,日本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创造了自我复制的原生细胞,他们称这可能代表了化学和生物学之间的ldq
克服体积和温度限制未来量子加速器可做到显卡大小在完成千万美元的融资之后,澳大利亚和德国合资企业QuantumBrilliance正快速推进量子加速器的研发工作。新款量子加速器的大小和主流显卡相当,并能够在室温环境下工作,甚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