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房产时事环球科技商业
投稿投诉
商业财经
热点动态
科技数码
软件应用
国际环球
晨报科学
新闻时事
信息智能
汽车房产
办公手机
教育体育
生活生物

从未被记录过的引力波可能是由暗物质或原初黑洞产生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 在西澳大利亚州运行的一种新型引力波探测器记录了两个罕见的事件,可能是暗物质或原初黑洞的信号。 这些高频引力波超出了大多数探测器的范围,以前从未被记录过。
  引力波是时空结构中的“涟漪”,由爱因斯坦在一个多世纪前首次预测,但直到2015年才被直接探测到。在那之后的几年里,科学家已经进行了几十次探测,大部分是由LIGO这样的设施进行的,它可以探测到频率在7kHz和30 Hz之间的波。那是由黑洞和中子星碰撞等灾难性事件产生的波的范围。
  但预计引力波也会落在这个范围之外。目前有两个实验正在寻找非常高频率的波,这可能代表其他宇宙事件或天体。而现在,其中一个实验的第一批数据已经返回,包括两个特别感兴趣的探测结果。
  该项目由ARC暗物质粒子物理卓越中心(CDM)和西澳大学负责,它基于一种独特的引力波探测器,被称为体声波(BAW)共振器。
  该实验使用了一个石英晶体圆盘,当声波通过它时,它以高频率振动。这产生了一个电荷,它可以被压在石英盘上的两个导电板所接收。这个信号然后通过一个超导量子干涉装置(SQUID),它放大了信号,以便它能被探测器接收。然后整个装置被包裹在几个辐射防护罩内,以防止外部电磁辐射的干扰,并过冷到几乎绝对零度,以减少信号的噪音。这使得该设备能够检测到MHz范围内的频率。
  BAW实验在2019年分两次进行了153天,在这段时间里,科学家们观察到了两个罕见的事件,第一次在5月12日,另一次在11月27日。这两次都是在5MHz左右的高频率下发生的。
  确切地说,这些信号可能是什么仍然未知,但有一些令人兴奋的可能性。据推测,原初黑洞是在大爆炸的几毫秒内产生的,并可能成为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种子”。高频引力波可能是由这些原始黑洞之一发出的,而这些原初黑洞还没有被最终证明是存在的。
  另一种可能性是,信号来自穿过仪器的暗物质粒子云。这种奇怪的东西被认为弥漫在宇宙中,并且只通过其强大的引力影响与常规物质相互作用。
  对任何一种情况的确认都将是物理学的一个巨大突破。该团队表示,该信号也可能远没有那么令人兴奋,例如电荷粒子的干扰、机械应力、随机原子过程或流星事件。“令人激动的是,这一事件表明新的探测器是敏感的,并给我们带来了结果,但现在我们必须确定这些结果到底意味着什么,”该研究的作者William Campbell说。
  该团队表示,在弄清这一点的同时,该技术的未来版本将以更高的频率搜索引力波,并比较多个探测器的结果以消除干扰。“下一代的实验将涉及建立一个克隆的探测器和一个对宇宙粒子敏感的μ介子探测器,” Campbell说。“如果两个探测器发现引力波的存在,那将是非常令人兴奋的。”
  这并不是第一次在常规范围之外的探测。其他团队已经发现了频率极低的信号,这可能是由不同类型的暗物质或宇宙的背景“嗡嗡声”引起的。
  该研究发表在 《物理评论快报》 杂志上。
  【来源:cnBeta.COM】

自愈现象使一种奇特的材料在商业上具有价值自愈现象可以减少使类晶体不实用的缺陷。密歇根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表明,一类曾经看起来似乎可能彻底改变从太阳能电池到煎锅的一切,但在21世纪初就不再受欢迎的材料,可能可以NASA小行星探测器露西号本周升空开启12年探索据国外媒体报道,NASA的小行星探测飞船ldquo露西号rdquo(Lucy)计划于本周发射升空,将进行为期12年的太阳系旅行,并造访8颗小行星。这次任务将为科学家们了解宇宙早期历单纯疱疹跟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存在联系的证据据外媒报道,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当细胞中存在视神经蛋白(或OPTN)时,它能限制HSV1(即1型单纯疱疹病毒)的传播。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神经退行性3。9亿年前三叶虫的超复眼拥有令人惊讶的200个晶状体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泥盆纪(公元前3。9亿年)的Phacopina亚目三叶虫中发现了一个在动物界独一无二的眼睛系统大约200个晶状体中的每一个都跨越了一组六个正常的复眼面,这本身又形瑞士研究人员用翻新建筑的混凝土建造的混凝土人行桥来自EPFL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个原型人行天桥,它使用了钢筋混凝土块来构建,而不是浇筑混凝土。这些混凝土块是从一栋正在翻新的建筑物的墙壁上切割下来的。该项目标志着混凝土首次以这种方式遥远的宇宙爆炸实际上是俄罗斯的太空垃圾反射的光去年,一个天文学家小组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主张,说他们捕捉到了有史以来最遥远的宇宙爆炸在一个名为GNz11的星系中发生的伽马射线爆炸,那道闪光据说是来自已知的最遥远的星系。但现在,有一宇航员从国际空间站分享地球神秘发光事件的图像宇航员ThomasPesquet于10月8日从国际空间站拍摄的一张照片记录了极为罕见的东西。下面看到的照片清楚地显示了地球地平线上的一个明亮的蓝白色发光事件。Pesquet从一个较现代宇宙学模拟超大质量黑洞(SMBH)在宇宙中游荡每个大质量的星系都被认为在其中心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SMBH)。它的质量与宿主内部区域的质量相关(也与其他一些属性相关),这可能是因为SMBH随着星系本身的成长而成长和演变,通过与火星殖民地模拟任务AMADEE20今天开始进行AMADEE20基地可能不在火星上,但它肯定看起来很像火星,这就是为什么新的模拟居住地任务可能如此重要。奥地利太空论坛的大型火星基地实验将于今天启动,六名模拟宇航员将在以色列的拉蒙天文学家使用强大的5。7亿像素发现轨道运动速度最快的小行星据外媒报道,天文学家最近利用智利强大的5。7亿像素暗能量相机(DECam)发现了一颗小行星,其轨道周期是太阳系中任何已知小行星中最短的。这颗直径约为1公里的小行星的轨道每隔113天喜马拉雅山真菌化合物经改良后可提供40倍的抗癌效力科学家们以一种从喜马拉雅真菌中提取并在中医中使用了几个世纪的化合物为切入点,开发了一种具有强大抗癌作用的新型化疗药物。这样做涉及到对这种化合物进行化学改变,以更好地渗透到癌细胞中,
MIT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机器人可帮助用户穿衣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活动每天都在进行。穿衣等任务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很容易,但对那些有各种残疾的人来说,穿衣这件事可能是一个重大挑战。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正在努力RocketLab虽未完成太空配送,但成功回收火箭第一级据外媒报道,据RocketLab于当地时间周一表示,公司在5月15日的第20次计划任务中可能是经历了任务失败和总有效载荷损失,但这并不全是坏消息。重要的是,Electron火箭的第太阳轨道器为NASA太阳成像仪获得第一次观测据外媒报道,NASA和ESA的太阳轨道器(SolarOrbiter)可能还没有完全投入使用,但这并没有阻止太阳探测器从离我们最近的恒星的日冕中捕捉到它的第一批带电等离子体。这是探测中国天眼取得重要进展!FAST新发现201颗脉冲星中国天眼FAST自2016年9月落成启用以来,为我国探索外太空做出了巨大贡献。5月2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今日国家天文台研究团队正式发布了FAST望远镜在观测中取得的重要进展。据介NASA和Axiom计划进行首次前往ISS的私人宇航员任务据外媒报道,未来,AxiomSpace的目标是拥有并运营世界上第一个商业空间站。Axiom空间站将在离地球表面250英里的轨道上运行,时速超过17000英里,它将是一个商业实验室和探索彗星的热历史观察滑石粉覆盖的被焚毁的世界首次对一颗即将结束其活跃期的彗星的裸核进行的地面观测显示,该彗星核的直径为800米,上面覆盖着大颗粒的硅酸盐,在地球上,大颗粒的硅酸盐通常是以滑石粉的形式存在。这一发现为拼凑这颗彗已获得小行星样本的NASA飞船OsirisRex开启返航据外媒报道,NASA的OsirisRex在跟Bennu接触了几年甚至还跟这颗有潜在危险的小行星碰了几次头之后于美国时间周一跟后者告别并返回地球。OsirisRex全称OriginsNASA公布机智号火星直升机第五次飞行的细节据外媒BGR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在其ldquo机智号rdquo火星直升机项目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架飞机被绑在ldquo毅力号rdquo探测器的ldquo腹部rdquo时,科学家找到让光子互相干扰形成各种形状的方法来自坦佩雷大学光子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证明了两个相互干扰的光子如何能聚集成各种形状。这些复杂的形状有利于量子技术,如进行快速光子量子计算和安全数据传输。该方法还为创造增强的测量和传感天舟二号携神器上天!航天员可在太空看视频5月29日20时55分,搭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今早5时01分,经过约8小时,天舟二号顺利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标志着任务圆满成功。据媒体消中国探月创多个第一2030年前后中俄合建月球科考站此前发射的嫦娥五月已经成功从月球取样返回,中国下一步还会继续探月。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今天表示,2024年嫦娥六号要从月球南极取样返回。龙乐豪院士表示,我国探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