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一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城市务工白热化,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农村也渐渐成了很多人的回忆。值得庆幸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行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渐行渐远的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但还有很多因为各种原因没能进入计划之列的传统文化它们会最终会从人们的脑海中消失吗?我想大多不会,虽然没能进入非遗的计划之列,但却深入了人们的心中,就如民间俗语一样。他完全不需要刻意的保护,因为其通俗的字词,浅显的道理时刻都在不停地起着导人向善的作用,时刻都在诉说着古代先辈所经历的一切。就如这句"好男无性铁无钢,好女无性马无缰",虽然带有古代的封建色彩,但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普世价值却依旧值得回味。 这句俗语因其所强调的正是古人修身的价值观而流传至今,因为儒家思想的深入人心,男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义无反顾的终极目标,女子三从四德相夫教子则是安身立命之本,而要做到这些的关键便与俗语中所提到的密不可分。虽然现在再也不必理会三从四德的桎梏,再也不受封建思想的束缚,但要想在有生之年想有所成就,这句俗语依旧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前半句"好男无性铁无钢"则是针对男儿所言,即便是在今天依旧振聋发聩。试想家中男子软弱无能、不求上进,不仅父母难有笑颜,妻子更是欲哭无泪,而这样的男子古往今来却比比皆是,此情此景总不免让人想起那句亘古老话"恨铁不成钢"。根据出土的春秋文物考据,在春秋晚期的楚国已经有钢剑产生,分析发现其含碳量与中碳钢相当而且组织均匀致密。因其坚硬不折的特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古人借此比喻男子的性格也应当具有钢一般百折不挠的特征,才能在社会上有所成就,这也是古今好男的标准之一。如果像铁一样软弱而仍由蹂躏,终是自身难保,更无法保全家人。古代社会环境恶劣,女子少有阅历,男子作为一家之主若不能挺起腰杆像钢一样支撑整个家庭,那对于家庭而言都是毁灭性的。如今社会环境和谐,虽无后顾之忧,但若无钢的意志和品性,也注定碌碌无为,一生都只能望梅止渴。 后一句"好女无性马无缰"则是针对古代女子而言,古代男权至上,女子只得依附男子而生。此话强调的是古代女子应当懂得并遵守那套相夫教子的妇德,古人心中只有懂得三从四德的女子才不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他们认为顺从才是好女应当具备的品性。这无疑是对古代对女性权利的抹杀,这种思想也随着封建王朝的消亡而烟消云散。但值得深思的是,在数千年男尊女卑思想的荼毒下,女性的权力真的完全平等了吗?显然没有,很多女子嫁入夫家后都会遭遇婆家的不平等待遇,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女子更应当拥有自己独立的个性,敢于对不平等说不,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依旧男权主导的社会中掌握更多主动。 古人两句俗语虽受环境因素所影响,但仍有可取之处,前一句中强调的钢铁之志在竞争激烈的当代更是好男儿顶天立地必不可少的品质,轻言放弃的软弱终将碌碌无为枉费七尺之躯。后一句虽是古人为了巩固终将瓦解的男权而刻意言之,但他们所惧怕的女性个性的解放已然成为现实。但事实证明,这虽然是一大步,但仍然需要努力。如果每个女子都能找回自己的个性,都敢于对残留在血液中的不平等的封建思想说不,真正的平等则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