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昭通市第一中学校长岳玉科被曝私自为"关系生"选班,共安排学生11名,均有推介人,曝光材料中推介人职位均被标注,且多为"领导头衔",如副秘书长、医保局局长。邵通市教育局表示,将安排工作组进驻学校进行调查。(9月16日大众网) 昭通一中上演的这一幕,因"关系生"的推荐人有显赫的政商背景,又因发生在教学水平等级最高的中学,成为近期热议话题。 实际上,在一般中小学校里,类似通过关系,受学校领导或教师授意,将某生安排在比较好的班级,或为其挑选比较好的课任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是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但无论关系户的背景是否显赫,学校是否有名气,"关系生"和"走后门"的本质是一样的,是不正之风在教育界的突出表现,更会造成教育不公平。 相比之下,由地域或经济发展差异引起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正逐渐减少,而人为造成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有逐步扩大并愈演愈烈之势,不仅侵犯了学生平等地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还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伤害。 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加强党风政纪之外,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不失为一种重要举措。具体说来,可通过实施四个方面的制度,让编班、排位等教育管理行为步入正轨。 一是实施目标责任制度。一些校领导干部或教师之所以敢带头拉关系、走后门,很大程度上是受利益驱动。学校应依据有关规定,结合本校工作实际,制定具体的目标要求,具体落实到科室、级组或个人,并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制度。 二是实施督导检查制度。学校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导检查,如开学季,既是编班划排座位的主要时节,也是对拉关系、走后门进行整治的关键期。借此,主管部门和学校,可通过深入直属学校或班级实地调查,或走访调查等形式了解实际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三是实施群众监督举报制度。一些校领导干部或教师之所以敢"走后门",也与缺少必要的监督密切相关。学生及家长是最为了解实情的人,也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主管部门或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召开相关家长或学生座谈会等形式或途径,掌握了解有关实情,以便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是实施考核评估制度。考核评估有不可替代的杠杆作用,可这一激励机制在一些学校的编班或排座工作中却缺位了。因此,有必要将招生中有关编班、排座等情况纳入考核评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