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江苏宜兴未成年人霸凌的视频被曝出。7月24日上午,宜兴警方详细通报了调查情况。受害人季某某13岁,为宜兴某初中学生,4名施暴女生周某某、吴某某、刘某、申某某也都不过十二三岁,同为宜兴某初中学生。(8月5日法制日报) 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屡屡引发社会关注。如何从根本上防治,成为亟须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苑宁宁提出,借鉴国外"恶意补足年龄"的原则,在某些情况下,即使不符合年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后也应该按照成人的方式进行审判。 正如专家所言,校园欺凌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世界范围内仍未有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件发生的有效办法。无论是把实施欺凌的学生送到工读学校就读,还是借鉴国外"恶意补足年龄"的原则,,都是事后处置的方式,虽然对实施欺凌的学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但并不能根除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一旦发生,即使处置合理,无论是对受害者还是对实施欺凌者,都会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有的孩子可能从此一蹶不振,失去学习和生活的信心,让本该绚丽的人生蒙上一层灰暗的色彩。为此,不妨把治理校园欺凌的工作重点放到事前,通过有效教育和管理治理校园欺凌。 一是家庭要承担教育责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暴力倾向的家庭可能会养育出实施校园欺凌的孩子。若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孩子也容易沾染不良的社会风气。父母的表率和示范作用对孩子影响深远,日常家庭生活中,父母要以身作则,和睦相处,相互理解。 在此基础上,父母应更多地了解关于校园欺凌的常识,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如何避免校园欺凌的发生,被同学欺凌时该怎么办,实施欺凌后要承担什么后果等。父母还应学习一些儿童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教会孩子理性处理与同学间的矛盾。 二是学校要承担管理责任。有的学校校风差,学生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容易产生校园欺凌现象。只有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到位,才可以减少或杜绝此类现象。学校要加强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学生养成美好品德,聚精会神读书,全力以赴求知,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 此外,学校可以通过思想政治课、班团队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等,让学生明确校园欺凌的类型和危害,并结合学生的性格和年龄特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教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和化解同学之间矛盾的技巧。学校应建立校园欺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处置程序和制度,引导学生严守制度,形成规则意识。 三是社会要承担监督责任。校园欺凌事件多受不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一些社会人员甚至也参与到此类事件中。针对当前校园欺凌事件多发的现实,社会各有关部门须尽快研究和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营造良好社会风气,规范青少年言行。各级青少年活动中心、家长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要将预防青少年校园欺凌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加强教育引导,密切关注发生在校外的欺凌事件,严惩参与校园欺凌的校外人员,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安全文明的社会环境。 中国有句富有哲理的话:"防患于未然。"老子在《道德经》也曾言:"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意思是当坏的事情还没有发生时,如果事先预防,则能有效防止其发生的概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管理和引导,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社会风气,减少校园欺凌发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