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反应在大学里没有学到知识,这当然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有的是课程本身的问题,有的是老师授课方法的问题,有的则是学生学习方法的问题,今天我想从学生的学习方法本身聊一聊,希望能对正在上大学的你有所启发。 学生之所以感觉没有学到东西,很有可能是学习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 首先,目前的学习只是单纯为了应付考试 从进入大学开始,学生想要学习的动机还是非常简单和单纯的,绝大多数人都能意识到,在大学里,虽然比中学阶段轻松,但是大家还是期望自己能努力学习,有一定的收获的。 所以很多学生在大学里的学习模式是这样的: 每个学期开学,拿到课表,看一下本学期开了几门课,课大概上到第几周,本学期有没有实训、实习、实践什么的,大致心理有个数。 等开始上课的时候,到了教室,或者选前三排的学霸区,或者选靠窗的SPA区,或者选后几排的自由区。 上课铃响了,老师开始上课,一两次课,差不多就知道了该老师的讲课风格和内容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感兴趣的,就上课认真听听,不感兴趣的,就神游一会,大部分学生上课一边记笔记,一边听,对于老师"敲黑板、划重点"的内容赶快记下来,因为这是期末考试极有可能要考的内容。 好一点的学生,模式比上述过程更高级一点,比如自己学着画个思维导图什么的,对于掌握该门课的知识体系很有帮助。 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一个学期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平时上上课,记记笔记,到考试前两周,拉长到半年的课程,学到后面,前面的内容也快忘得差不多了,突击复习一下,这就是很多人常说的"一个学期20周,只学2周"。 这还是好一点的情况。 不好的情况是,有的学生最后一周才突击学习,或者熬夜学习一晚上,应付第二天的考试,更夸张的情况是碰运气,直接裸考。 这种方法有用吗? 不能说没用,最大的用处就是应付学校的考试是非常有用的,这种方式其实就是把中学的学习习惯稍微变化了一点,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考试而学。 如果上述过程用的熟练的话,考试拿个八九十分,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如果大学四年这么学习,虽然也顺利拿到了大学毕业证书,但是学不到东西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其次,需要改成"为了自己学习" 其实,大学的学习一定要转变思路,上大一的时候就有必要思考以下这些问题: 不是学校所有的课都需要学习的,有的课还不如不学,所以你为什么学习这门课?想想清楚,学习该门课程,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帮助?老师教的方式是不是有效的?该门课程的知识点是不是都需要背下来? 课程对你的意义是什么?有些课程很重要,是不是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一定要考到全班第一?有的课程是不是及格就够了? 也就是说,对于学校和老师端上来的"大餐",有必要挑食一下。 哈佛大学的学生曾经抗议过某个经济学老师,说课堂上教的内容和现实脱节太大,而且还很狭隘。虽然在咱们国家基于国情,不至于做到这样,但是很有必要思考一下课程本身带给自己什么样的收获。 只是应付考试的学习方式,考完就会忘。况且教材上的内容是把已经发生的现象进行了总结,然后老师在教给学生,根据现在社会更新换代的速度,等学生学完毕业的时候,至少有一半的知识已经过时了。 所以毕业后,如果你没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或者没有在学校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那感慨"上了一个假大学"也所言非虚了。 所以在大学里,一定要转变学习的方式,从"为了考试"学,变成"为了自己学",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最后,具体的方式有哪些 (1)多读书 读书还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 大学四年,有必要精读和专业相关或者感兴趣的经典书籍,并且尝试着写一些读书笔记,可以是抄写的方式,可以是注释的方式,也可以是自己的个人感受,并且制定一些规则,比如读书笔记不少于150个字,一个月需要读多少页,半年需要读几本书等等。 本着"书是为了我服务的"的原则,不要把书供起来。读书的目的是为了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自己受到了什么启发,补充和完善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 (2)尝试着进入到研究的状态 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学会不断的问问题,培养自己的好奇心,不用担心问题的幼稚,要勇于尝试,去钻研不同专业的知识,不轻易否定不懂的领域,学会用开放的方式包容不同的观点,探索知识的空白领域。 学会找到不同专业之间的链接,寻找一下不同知识模块之间的关联和逻辑,不要形成专业的优越性,努力尝试着完成跨专业的混搭,提高触类旁通的能力,把知识变成服务自己的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的放下单纯记录这个习惯,尝试着"领悟",把灵感激发出来,并把灵感尝试着写下来,积少成多,就是不可多得的思想财富。 总之,根据我的观察,目前的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模式过于单一,由于中学的学习惯性,难以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大学里很有必要升级自己的学习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