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就"教育功利化倾向影响美育"作出回复:只有取消了(特长生)加分,才有可能真正地实施学校的体育和美育,它(美育和体育)不再是个别优异的或者有特长的人去学就行了,而是每个人都必须去学的。 特长生加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被认为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的一种手段,很少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其依据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优势智力,体育和艺术特长生加分,就是鼓励学生发展这两种优势智力。 然而,在现行中高考制度下,没有特长加分的学科人人要学,而有特长加分的学科可以不学,难道没有体育艺术特长的学生,就不需要学习体育和艺术?显然这一做法有悖常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有违教育公平原则。正如王登峰司长所言:"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语文特长生加分,数学特长生加分,因为语文和数学是每个人都必须要学的,考试升学的时候要按照他真正的分值去录取。而体育和艺术特长生加分就表示,学生有特长就学,没准还能加两分,你要没这个特长就可以不用学了。" 体育和艺术与其他各门学科一样,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学科。体育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育,而且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说,是人人所需。艺术关涉人的精神成长,每个人几乎天生就是艺术家,不具备认识美和发现美的眼睛,不能用双手去创造美,生活也就失去了诗和远方。当然,我毫不怀疑有些人天生具备超出一般人的体育或艺术才能,这就如同有些人天生具备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才能一样。如果按照这一逻辑,体育艺术特长生要加分,那么其他学科的特长生也应当加分。 而事实上,如果其他学科的特长生加分,也会导致没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放弃学习。所以,取消体育艺术特长生加分,就如同其他学科的特长生不加分一样,是体育和艺术真正面向人人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引导学校重视体育艺术教育的上上之策。有些学校体育艺术课之所以开设不好,原因就在于学校把精力用在了少数加分有望的体育艺术特长生身上,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的体育艺术教育,从而导致教育的功利化。体育艺术特长生加分取消后,其实并不影响学生体育艺术特长的发挥,有这两方面特长的学生,自然会在该类考试中取得较高成绩,与单独加分并没有什么区别。 取消体育艺术特长生加分,就应当像其他文化课一样,将体育艺术纳入中考和高考必考科目。如果学了不考,仍然不会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近年来,许多地方已将体育纳入中考,这一举措对初中学校开足开全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却仍然采用特长生加分的方式,很少听说将其纳入中考或高考的成功做法。体育和艺术作为一种技能,不像其他文化课一样,有相对客观明确的评分标准,尤其是艺术类考试,不能只考知识不考动手操作,会给组织考试带来一定难度。考什么、如何考、怎样评分,都是下一步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将体育和艺术纳入中考或高考后,也给各地体育和艺术类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目前,体育和艺术课在农村学校普遍开设不理想,原因就在于缺少一支数量充足、专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很多农村学校的体育艺术师资队伍大多由一些年老体衰的文化课教师组成,教学质量堪忧。因此,师范类高校要扩大体育和艺术类学生招生数量,从源头解决农村中小学体育艺术师资不足的难题。同时,各地在进行教师招聘考试时,要适当增加体育艺术类教师招聘名额,尽快补齐农村学校艺体师资短板。 另外,要开足开好体育艺术课,各地还要加大体育和艺术教学研究力度。县级教研部门要配齐体育和艺术教研员,组织中小学体育艺术教师开展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展示和教学研究活动,并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比武、体育比赛或艺术节等活动,提高艺体教师的教学技能。学校要设计专门的艺体办(处),负责全校艺体教师的管理、艺体校本教研、艺体活动设计和艺体教学质量评价等工作,真正把体育艺术教学放在与其他文化课同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