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孙瑞希 写在前面: 小米创始人雷军曾经说过:"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商业领域,也同样适用于职场。 从我经手的生涯咨询案例来看,很多时候,那些看上去勤奋努力的人,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份成功。为什么呢? 他们学了很多方法和工具,却没有真正用在一个方向和目标上。通俗点来说就是,你的勤奋根本没用到点上。 真正成功的人,都有靠谱的方向和目标,然后在对的方向上持续发力,在职场上做得风生水起,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 今天这篇文章,我用 14 年的职场经验告诉你,选择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有多么重要。 01:
你以为换个工作就顺心了? 对于很多人而言,职业占据了我们人生黄金年代三分之一的精力,我们在工作中收获了体面的生活、发挥了天赋与特长,我们也在工作中找寻自我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可是对于工作四年的赵黎(化名)来说,这一路走来更像是一部"试错史"。 我的来访者赵黎,四年前毕业于一所二本院校的会计专业。高考填报志愿时,父母认为女孩子学会计专业将来好就业。 另外,面对众多的专业选择,赵黎本身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她觉得父母毕竟有这么多年的社会经验,听他们的总不会错。 读了大学后,赵黎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一点都提不起兴趣。她是文科生,数学不好,学起专业课非常吃力。她花了些功夫学习,发现成绩还是平平,后来就干脆放弃了。 考试临阵突击,保证及格不抓补考。60分万岁,多一分都浪费,这就是她给自己定的学习目标。业余时间,她不是逛街就是沉浸在网络小说里。 好不容易混到了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她发现自己什么优势都没有。专业课成绩太差,社会实践经验也没有,选择面儿特别窄。 最后,一家食品生产企业给了她offer。这家企业的生产基地在一个镇子上,赵黎的职位是基地的出纳员。 没得选,她只好去了。 镇子很小,从东到西二里地。这二里地之外,就是大片的农田。每天的生活很单调,业余活动就是围着镇子转悠。 厂里的工人,之前都是本地的农民,办公室的很多职员也都是本地人。他们沾亲带故,赵黎感觉很难融入那个圈子,这让她感到特别孤独。 熬了一年,她感觉实在不适应那里的工作和生活,就辞职去了北京,在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做起了课程顾问。 课程顾问是个纯粹的销售岗位,主要是向潜在客户推荐英语课程。虽然这份工作有保底的工资,但是要想在北京生存下来,保底工资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拿到销售提成。 赵黎每天睁开眼想的就是销售任务,这让她倍感压力。不到一年,她就辞职了。 考虑到销售类的工作要背着业绩指标,她就换了一份行政助理的工作。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考研。 她读大学时专业课很差,门门都在及格线徘徊,现在离开学校两年了,学起来就更吃力了。 连续考研两年都没考上,而且成绩差距有点大,她感觉自己考研没戏,而行政助理又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就开始准备重新找一份工作。 这次找工作,她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和以前不一样了。 这些年,她不停地转行,更换了三次职业,最后发现自己在哪个领域都没有形成优势,做过的事情犹如"杂工"。 如果说刚毕业求职时,她迷茫,那么现在她不但迷茫而且还焦虑。 02:
努力和勤奋都很廉价,找准方向才是正经事儿 事实上,像赵黎一样的职场人士不在少数,他们每一次切换职业领域,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身处一个行业,如果混得不好,就瞄准另外一个行业,但是进入新行业之后,又开始重蹈在先前行业上的覆辙。 一只没有方向的小船,无论哪边吹过来的风,都是逆风。 人的一生,真正留给你的黄金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想要有好的职业发展,一定要尽早确定职业方向。 常见的职业发展方向大概有这么三种:横向职业路径、纵向职业路径、π型职业路径。 1、横向职业路径 横向职业路径是指专业技能的广度发展。通过岗位轮换或转岗成为一个"一专多能"的多面手。这种专业技能上的左右延伸,通常会为走向更高的管理岗位做铺垫。同时,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来说,岗位轮换也为他们提供了"试错"的机会,更有利于职业定位。 2、纵向职业路径 纵向职业路径是指专业技能的深度发展。适合那些不想走管理晋升通道,而想专门钻研本岗位业务的人。 通常情况下,他们可以从初学者一步步成长为有经验者、专家、高级专家、资深专家等。很多岗位都可以走纵向职业路径,因为企业里的管理岗位毕竟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在专业领域修炼自己的技能,拥有一技之长,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家型人才。 3、π型职业路径 π型职业路径是指专业技能的深度+广度发展,同时发展管理技能。通常情况下,走这类职业路径的人,他们的职业目标是分阶段实现的,比如李开复。 1988年,李开复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做助理教授,这是在专业领域的深度发展。 1990年-1996年,李开复在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先后担任语音组经理、多媒体实验室主任、互动多媒体部全球副总裁。 这期间,他的专业技能开始向广度发展,同时发展管理技能。 后来李开复先后担任美国硅谷图形公司SGI电脑公司互联网部门副总裁兼总经理、微软服务部门副总裁、微软全球副总裁、Google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以及成立创新工场,这些都是在走π型职业路径。 大多数人的职业发展,无非就是这三种路径。所以,当我们在考虑自己职业方向的时候,要分析清楚,你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适合走哪条职业路径? 方向所在,要么是你感兴趣的,要么是你擅长的,要么是你既感兴趣又擅长的。找准了之后,就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努力耕耘。 03:
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是职场成功的一半 职场14年,我发现那些努力工作但没有什么职业成就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没有找对职业方向,总是在不同的领域里试错。 回到本文的案例中,赵黎告诉我,毕业四年多来,不少同学开始崭露头角。他们选择了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这些年持续在这个方向上精耕细作。 同一寝室的莉莉毕业后进入一家民企。刚工作那年先后在不同的岗位上轮岗。一年后进入公司审计部,现在已经是审计部的副经理了。 班长上学时就是个学霸,本科毕业后他考取一所重点院校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北京一家很不错的外企。 性格外向张扬的同学金宁在一家公司从基层的出纳一路做到了财务部副经理。正职经理岗位空缺,实际上他是副职代行正职的权力。目前金宁正筹备创业,准备开一家财务公司。 只有赵黎,职场晃荡了4年多,既没有学到技能,也没有收获人脉。当然,对于她来说,想要改变还为时未晚,通过职业规划做系统的定位,未来仍然有无限可能。 只是,如果能够在一开始就确立职业方向这件事,有些弯路是可以避免的。那么,我们需要如何去做呢?三个关键点! 1、职业倾向,性格、兴趣、价值观。你是什么样的性格,你的性格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你对什么样的工作感兴趣?如果一份工作让你感到满意,那是因为它满足了你的哪些需求? 2、资源实力,知识、技能、资源。你掌握哪些知识?你拥有什么技能?你有哪些人脉/社会资源? 3、现实可能性,社会需求、组织需求。你想要去的方向,宏观的产业政策是什么样的?微观的企业需求是什么样的?你实现它的可能性有多少? 很多人都说:"我拥有勤奋的品质,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成功?"其实,你只是缺少一个方向而已。 不要让你的勤奋变得很廉价!选对方向再努力,你才会走得更远。 爱默生说:"上帝为每个灵魂提供了选择的机会,或是拥有真理,或是得到安宁。你可以任选其一,但不能兼而有之。" 控制你的欲望,当你感兴趣的方向太多,超过了你的能力和时间,请你找出那些与你未来发展方向最相关的部分,聚焦一处。 即便你将来切换了行业或者岗位,你也会感谢聚焦的过程。因为当你持续聚焦一处形成核心竞争力时,你才更容易迁移到别的领域。你会发现,任何领域的通用能力到最后,其实都差不多。 相信专注的力量,相信时间的复利。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选对方向,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时间就会给你想要的回报。 作者简介:孙瑞希,生涯咨询师,个人成长教练。十余年HR从业经验,经历了从一线员工到高管的职业发展历程。热衷并努力践行"向上生长,正向影响年轻人"的理念,如果你正处在职场困境中,请为自己找一个靠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