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化不断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为其带来了新的血液,也让我们在思维以及管理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它为新时代下的审计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会与挑战。本文综合大数据的背景,浅析了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现状以及相关问题,从大数据角度为内部审计信息化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内部审计信息化;措施 如今,处于信息化技术高速前进背景下,内部审计信息化已然步入了新的轨道,传统的人力审计方式已经没有办法达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需求,经济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正逐渐从本质上完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观念与方法。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奋力完善其信息化发展改造。同时,在信息化不断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为其带来了新的血液,也让我们在思维以及管理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它为新时代下的审计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会与挑战。在新一轮的审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我们应当跟随大数据发展潮流,从对大量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分析中探索新的财富,为实现审计事业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一、大数据库和内部审计信息化现状 大数据是指不能在允许的时间内用普通软件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分析的数据集合,而是具备更加高效的决断力、发现力和优化处理能力的多元化信息资产。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科技发达,信息流通,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生活也越来越方便,大数据就是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产物。对于很多行业而言,如何利用这些大规模数据是成为赢得竞争的关键。 当下,中国内部审计信息化进程仍旧处在相对初始状态,但也还是达到了相当不错的成果。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在国内各个区域内都建立了各自独特的相关审计信息服务网站,通过这些网站,广大从事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都能及时快速的获取自己所需的内部审计信息,这些网站已然成为服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学习与交流的综合性平台。2009年1月1 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8号——信息系统审计》,该准则全面规范了我国内部审计管理以及相关审计信息系统开展工作,为内部审计信息化活动开展具备了更加明确的规范依据。如今,除了内部审计通用软件,国内企业单位已经成功研发了形式多样化的專用审计软件,旨在满足我国各个地方及单位对于所需软件的要求,更加高效有用的服务各单位内部审计信息的工作。 二、内部审计信息化中现有的相关问题 (一)内部审计信息化不能降低固有风险 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以及检查风险。内部审计信息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但是固有风险,即使是在一个内部控制良好的系统中,其也是审计部门无法降低的,财务数据甚至财务报表都可能存在重大误报所带来的偏差。事实证明,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内部审计控制背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多数公司审计违规行为都与信息化系统管理者有着莫大的牵连。所以,审计信息化技术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工作能力都将给内部审计信息化带来潜在的风险,这方面的改善对于审计信息化工作的进程来说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信息孤岛"现象仍然无法有效解决 目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由于没有特定的统一规划,导致企业各个部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步调不一致,浪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使得大量信息重复建设,从而变成一个个没有多少价值的"信息孤岛"。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内部审计信息化在目前企业的整体信息化前进道路上并非占据着特别重要的位置,更甚者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拖沓。因此,如何解决信息化发展进程中企业存在的此项问题,还有待信息化系统建设更加完善,提高资源共享使用效果。 (三)内部审计人员面临巨大挑战 目前,尽管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者整体职业素养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在信息化高速成长的时代背景下,真正意义上满足现代化内部审计信息标准的职业素养还远远不足。我国各级单位内审计机构中即熟练计算机技术又了解审计业务需求的全面型人才少之又少,甚至具备较高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人才也并不是很多。因此,具有过硬计算机水平与熟悉审计工作的相关性人才培养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四)内部审计信息化方面的指标体系还不完善 目前,相比ROIC、EVA等很多现行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相对完善的内部审计信息化评价体系。没有一套完整的、合理的评价体系,我过内部信息化进程将很难有相对性的完善与改进。在我国现行的审计信息化考核体制下,增加内部审计信息化考核指标,这将必然带动企业在该方面的硬件、软件以及人员培养上的提高与完善。 三、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信息化改进措施 (一)积极推进部门、行业数据共享数据 共享的目标即是将各环节的工作运行数据保留于信息系统内,将工作过程固定化,以便于管理层、决策者及时准确地获取数据内容。"十二五"期间,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所有综合性业务成为了该时期经济开展建设的主要任务,这些工作很难单方面由独个部门来实现,而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信息联动才是使得公共政策目标上下统一、保障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的途径。在大数据时代,充分利用数据仓库、共同分析、数据探究和数据可视化等应用技术,把离散储存于各自系统中的海量数据相互关联进行深层次探究分析,能够对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情况、相关政策实行的成效进行评估,从而得出客观的审计结论。 (二)注重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其可以处理和某个特殊现象相关的所有数据,不再依赖于随机抽样。既要求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和管理数据等结构化数据,也要求会议纲要、政策法则等非结构化数据;既需要内部数据,也需要主管部门等外部数据。也就是说大数据审计从根本上更加注重数据的完整性和复杂性,将能从超量的、错综复杂的所有数据中发掘潜在的有价值信息和被审计单位运用的基本规则与相关特性,预计出被审计单位发展趋向,从宏观层面上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发展状况。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数据的安全性关系着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单纯依靠技术手段进行保护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做到物理隔离,保证各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 (三)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是所有企业强大的基础,免疫系统水平和建设性效果是否显露成效,最基本的还得取决于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激情以及工作能力和水平。当下的审计工作与数据完全接触百分百对于数据依赖度逐渐升高,这就必需审计具备一支数据分析的专家级团队,既熟悉工作业务又了解数据技术,能将其完全尽可能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达到审计的巨大成效,这也将成为将来审计工作的唯一趋向。因此,首先,要把好人员培训关。将计算机应用培训放到重要位置上,并将现有的计算机骨干人才进一步回炉深造,培养更高端的复合型人才。其次,要把好人员组合关。在实行每一个工作之前,科学有效合理分配审计组人员,发挥好审计业务能力、经验程度、计算机应用才能的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1]赵鑫.大数据时代国家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的创新模式思考[J].理论探讨,2014. [2]杨泽东.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的困惑于对策[J].审计月刊,2010. [3]胡玲玲.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研究[J].管理信息化,2012. [4]曹燕,常京萍. 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战略研究[J]. 会计之友,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