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素养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根据实地调研发现,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有待加强,各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刍议 一、前言 职业素养是个体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活动中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职业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也特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有的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兴趣、职业责任、职业情感等,属于综合素质中比较隐形的部分,一个人的职业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学生就业后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一方面必须有过硬的技术技能,另外,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个体在职业过程中的表现,较高的职业素养可以促进职业发展,反之,则直接影响个体是否可以继续从事职业活动。同时,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职业素质教育的高职教育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 二、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有待提升 当前,全国高职院校都通过不同形式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但是多数高职院校存在认识不到位的情况,第一,校领导重视不够,忽略了学生综合素养尤其是职业素养在实现就业过程中的作用。第二,辅导员队伍受普通本科教育的影响,从思想上没有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特点和规律,忽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第三,由于部分高校受经济条件的制约,缺少职业素养提升环节的经费预算,即使教师重视,依然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结果。 (二)相关师资建设有待加強 师资队伍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一名优秀的职业素养课程教师,一方面必须具备全面系统的职业素养教育理论知识,更应该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然而,现实中,相当一部分高校职业素养教师由于自身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的限制,即使掌握了系统的基础理论,但是无法做到理论和现实的有机融合,不能有效把握最新的就业形势以及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准职业人"的新特点。 (三)规范化管理有待加强 职业素养提升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基本保障,必须加强职业素养教育的规范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在教育教学标准、教育教学目标以及内容等方面全面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然而现实中,部分高职院校没有重视这一环节,更没有建立常态化的管理机制,甚至有些高职院校没有基本的职业素养教育,直接影响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建议 (一)完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构建 1.完善管理体系 首先,校领导务必发挥学校层面的管理职能,有针对性地调动学校资源为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提供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以分管校领导为组长的职业素养教育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和安排相关事宜。其次,建立专门的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机构。专门机构的设置可以大大提高工作实效,该机构可以挂靠学团部门,也可以单独设置为二级部门。第三,学校各部门联动。面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学校各部门都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日常工作中各部门务必充分协调,立足自身实际,形成职业素养教育合力。 2.完善教学体系 第一,系统开设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是加强学生基础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高职院校要科学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同时要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其高中阶段教育情况,做到全面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第二,专门开设成长成才相关课程。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务必开设成长成才课程,相比基础课和通识教育课程,成长成才课程对于高职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第三,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内容。专业课占了学生在校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各专业课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要结合专业特点和自身经历,将职业素质内容有机融入到课堂中,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感受职业素质的重要意义。 3.完善活动体系 第一,加强学团组织建设,提高组织活动能力。各高职院校要重视学团组织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学团组织优秀师资,提升学生教育管理能力。第二,加强学生会组织建设。高职院校学生会组织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平台,学校要加强学生会组织的业务指导,开展常态化培训,提升其工作能力,为职业素养提升活动提供人力和组织保障。第三,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学生社团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的重要载体。在基于学生社团联合会基础上,加强学生社团管理,围绕职业素养提升成立专门社团,其它社团日常活动也要有针对性地围绕职业文化来开展。 (二)完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内容的设置 1.思想道德素养 第一,诚信意识。诚信的基本含义就是诚实守信,要求个体具有诚实的品德和境界,高职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必须把诚信教育作为职业素养课程的基础内容。第二,自律意识。自律意识包括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高职学生日常教育中的自律意识教育是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要内容,在校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将遵纪上升为习惯,是高职学生毕业后职业过程中健康发展的前提。第三,公德意识。公德意识是每位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企业准员工来说,这是做一个合格员工的前提,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必须系统接受公德意识教育,这是做人之需,更是职业所需。 2.职业态度 第一,爱岗。爱岗是职业态度的核心,是对自己工作岗位高度认同的态度,高职院校必须营造浓厚的"爱岗"氛围,教师要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相关课程中必须有机融入"爱岗"教育。第二,合作。一个职业人首先要懂得团队的力量,要有合作的意识和能力。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尽可能通过多种形式实现人与人的合作,从中体会团队的力量,高职院校也要将合作精神的培养纳入职业素养提升课程。第三,务实。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高职学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比如"眼高手低"、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等现象,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学生务实精神教育,促其养成务实习惯。 3.职业能力 第一,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基本能力,是与人沟通交流的基本素质,职业院校要将语言能力纳入职业素养提升课程体系,创造条件使学生锻炼语言的使用,学生自己务必重视,利用一切机会加强训练。第二,环境适应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个体基本生存能力的组成部分。大学阶段是训练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时期,必须锻炼不同环境的应对和适应能力,做到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正常学习和工作。第三,挫折承受能力。个体在职业过程中时刻充满着未知,遇到困难和挫折,能用平和心态去对待,用理智思维去处理,是高职学生所必备的能力,高职院校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过程中,加强挫折教育,提升学生抗压能力。 【参考文献】 [1]杜新安,高职生职业基本素养课程内容体系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2(26). [2]高海霞,段宏毅.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体系建设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