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进一步促进就业鼓励创业,以稳就业惠民生助发展。《意见》如何确保落实营造宽松便捷准入环境?将从何角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享受1年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的申请流程和条件是什么?5月26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局长信长星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访谈》联合专访,回答网友所关心的问题。 记者: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中又有许多企业面临裁员压力,有哪些措施来解决结构调整中的失业问题? 信长星:应该说结构调整不可避免地会伴随着结构性的失业,所以在当前深入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结构性矛盾越来越复杂。而且今后一个时期,仍将面临这个问题,它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彻底解决的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化解结构性就业难题,往往比解决总量问题耗时还要长一些。从今年来看,在一些地区,结构性矛盾、结构性失业问题有所凸显。我们要按照国务院下发的23号文件的要求,既要从长谋划,也要加大现实工作中的就业政策扶持、就业服务帮扶方面的力度。 第一,要重点落实调整失业保险费率的政策。今年年初国务院常务会确定,从今年3月1日起,失业保险费率暂从过去的3%降到2%。这项举措至少可以减轻企业和职工负担400多亿。 第二,将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岗政策由目前的三类企业扩大到所有依法缴费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的企业,主要用于职工生活补助、缴纳失业保险费、转岗培训、技能提升等相关支出,目的也是为了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岗位。企业遇到阶段性困难可能需要裁减人员,但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暂时不裁员,和职工抱团取暖,那可以用失业保险支持企业。 第三,对于确实需要裁员的企业,我们要求按照法律和相关政策规定,企业必须制定人员安置方案,同时实施专项帮扶行动,妥善处理好劳动关系以及职工十分关心的社会保险接续等相关问题。 第四,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就业困难人员,按照中央的要求,社会政策要托底,要为他们提供托底安置,提供就业援助,通过公益性岗位这些措施来提供帮扶。我们将密切关注就业变化,加大这个政策的落实力度。 记者:劳动者失业后,可以申请就业服务和扶持政策,那么能否给我们谈一些具体的措施呢? 信长星: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处于无业状态的城镇常住人员可以持本人的身份证件到常住地就业公共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各地就业公共服务机构会及时为登记失业人员提供均等化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方面的就业服务和普惠性的就业政策,同时逐步使外地劳动者和本地户籍人口享受同等的就业扶持政策。 记者:央视新闻联播最近推出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有一技之长的技能人才受到了大家的追捧。正如总理在今年两会上所言:"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政府在提升劳动者技能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呢? 信长星:加强职业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意义非常重大。从产业转型升级来看,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这是实现"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也是实现从产业中低端走向产业中高端的必由之路。没有这样一支高技能、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我们怎么实现中国创造,怎么实现走向产业的中高端?当然走向产业中高端还需要更多的条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但是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 从就业角度来看,职业培训也是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手段。从国际上来看,化解结构性矛盾,有效地解决治理结构性失业,职业培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所以国务院23号文件,在职业培训、创业培训方面也都提出了一些新的措施。在这更早之前,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职业培训、职业教育意见也提出了一整套的措施,这个文件从就业角度又对职业培训提出新的措施、新的要求。这包括:第一,强调顺应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水平、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要求,提出要开展职业培训,特别是提出要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包括推广订单式培训、校企合作等等,也提出要积极开展新型学徒制的培训,就是依托企业开展这种培训,这样培训的针对性更强。第二,积极应对经济下行的影响,组织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下岗失业人员的转业转岗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实施农民工技能提升计划,就是我们这支农民工队伍和过去的产业中低端水平需求相适应的,但产业要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必然有一个农民工技能水平要有大的提升,这个过程是需要比较长时间的努力,这样才能支撑未来中高端产业对劳动者素质的需求。一些企业要退出,一些产业要转型升级,同时新的产业会提出新的岗位需求,下岗失业人员从传统领域走向新的岗位需求,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必须具备新的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和素质,就要对他们开展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还有就是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劳动者的职业肯定也是变化的,在不断变化过程中,那么人就要有较好地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第三,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创新培训模式,建立高水平、专兼职的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同时落实好职业培训补贴,合理确定职业补贴标准。第四,完善有利于劳动者成长成才的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畅通技能人才职业上升通道,推动形成劳动力、技能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也使技能劳动者能够获得与他能力、业绩相适应的工资待遇。我们说劳动者光荣,鼓励劳动者学技能,做一个优秀的技术工人,那需要我们培养和引导,同时也需要在待遇上给予与他们贡献相适应的待遇,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氛围,形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氛围,同时给这些技术工人职业上升通道,让他们获得成就感。 (稿件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