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实行学区制改革原乡镇教办人员如何安置


  近日,我与一位乡镇中心学校校长座谈,说到学区制改革,该校长大吐苦水。起因是实行学区制改革后,分到该校的9位教育干部既有乡镇教办副主任,又有乡镇教研室教研员。如果把他们按一般教师使用,面子上过不去,可学校又没有空闲的管理岗位,一时难以决策。该校长说出了时下学区制改革后中心学校校长的共同心声。
  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学区制改革既摒弃了乡镇教办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体制弊端,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又发挥了学区中心学校的辐射作用、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效促进了学区教育的均衡发展。可问题的关键是,乡镇教办撤销后,原乡镇教办人员如何安置成为时下学区制改革的一大难题。
  作为基层教育管理单位,现行的乡镇教办一般设有主任3—5人,同时,设有乡镇教研室,配备了多名学科教研员。规模大一点的乡镇教办人员达到数十人,且进入乡镇教办的人员多数为乡镇教育的优秀教师。实行学区制改革,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将这些乡镇教办人员下放到学校出任一般教师,显然有悖于常理,也不利于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违背了学区制改革的初衷。
  实行学区制改革,学区中心学校成为学区内教育教学管理的核心,承担着本学区教育教学管理的任务。如何发挥学区中心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枢纽作用,成为学区制改革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我认为,妥善安置原乡镇教办和教研室人员,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一是在学区中心学校设置教育督查室,安置乡镇教办管理人员,并承担学区教育管理和督查任务。乡镇教办管理人员大多具有较为丰富的乡镇教育管理经验,便于承担学区教育管理任务。设置教育督查室,既解决了乡镇教办撤销后学区教育管理空白的问题,更利于发挥乡镇教办管理人员的作用,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减少了内耗,利于推动学区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是在学区中心学校设置学术委员会,安置乡镇教研室人员,承担学区教学研究、管理与指导任务。乡镇教研员多为学区内的学科拔尖人才,是学科教学的行家里手,是学区教学研究、指导、管理与评价的优质资源,如果将其安排为一般的学科教师,既浪费了优质资源,也不利于学区教研工作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聘请教研员任学术委员,承担起全学区教学研究、管理与指导的任务。这样既解决了乡镇教办撤销后,学区教学研究与管理空白的难题,也利于发挥学科教研员的专业指导作用,推进学区教研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网站目录投稿:友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