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对适合自己的工作很重要,成功的机遇随时随地就在眼前 当一个男人在择业的时候,面对五花八门的职业选择,觉得眼花缭乱,不知道什么职业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当然,这也是很正常的。但你必须要知道,选择职业就是接受挑战。只有选择好职业,也就是从事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才能抓住机遇,才能获得成功。 成功的机遇来到你面前,最终能不能为你效力,能不能替你创造财富,这还要看你的选择的职业是否适合你。一个人在给予工作岗位错误的定位的时候,自然会没有兴趣,失去斗志,干工作也是得过且过。一个人如果有时间坐下来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时,多多少少总会有一些对当初选择的后悔。有人说:"人生的悲剧说穿了就是选择的悲剧。随便选择将失去更好的选择。" 我们姑且不论前半句话是否事实,但就成功而言,后半句话则值得重视。当我们面对职业的定位,不断增强自己的主动性时,每一次选择的结果也同样变得愈加重要。孙伟平是北方一所名牌大学的高才生,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时,一家国内知名企业执意要挽留他,另外也有几家外资企业要接收他。但他认为,凭着他的文凭,凭着他的学识,完全有能力在高一级的企业或机关任职,于是他断然拒绝了这些企业的聘请。 经过一番异常激烈的竞争,孙伟平终于在一家中央直属机关上班。在机关里,上司把他安排在大量数据的统计整理之中,这与他学的专业相距十万八千里。孙伟平最初的热情在消退,变得心灰意冷。工作不断出现失误,而且由于出差时私自旅游而耽误了工作受到主管领导的严厉批评。几年过去了,孙伟平原来的专业知识不但没有派上多大用场,反而慢慢忘得一干二净了。 有些时候,孙伟平也想过要调动工作,但专业知识已经忘得难以补救回来了。又过几年,因为他的工作没有多大起色而被单位炒了鱿鱼。这时他才深切体会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道理就每个选择职业的人来说,充分认识自我是最关键的一着棋如果孙伟平能够充分认识自己,不拒绝当年国企或外企的聘请,用己之长,避己之短,那么,他的命运便会截然不同,或许此时正迈步在人生事业的巅峰上。 苏联心理学家索尔格纳夫认为,在发挥自己的最佳才能时,不要把"想做的"和"能做的"以及"能做得最好的"混同起来。而这,又常常是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高才生孙伟平选择的职业,只是他最初想做的,而且在他看来,他也是"能做"的。数据统计和整理对于一个计算机专业的高才生来说,当然算不上什么。而关键的问题就在于,他选择的并不是自己"能够做得最好的",这就是悲剧的根源所在。 索尔格纳夫还说每一个人不要做他想做的,或者应该做的,而要做他可能做得最好的拿不到元帅杖,就拿枪;没有枪,就拿铁铲。如果拿铁铲拿出的名堂比拿元帅杖而总是打败仗要强千百倍,那么拿铁铲又何妨?索尔格纳夫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了选择的重要性。对于男人来说,究竟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才教授就为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自己工作的人,指出了职业的定位创造型人才:这类人在职业中需要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最好经营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产品或工艺,或是自己的公司,或是能反映个人成就的私人项目。他们认为只有这些实实在在的事物才能体现自己的才干。 技术型人才:持有这类职业定位的人出于自身个性与爱好考虑,往往并不愿意从事管理工作,而是愿意在自己所处的专业技术领域发展。在我国过去不培养专业经理的时候,经常将技术拔尖的科技人员提拔到领导岗位,但他们本人往往并不喜欢这个工作,更希望能继续研究自己的专业管理型人才:这类人有强烈的愿望去做管理人员,同时经验也告诉他们自己有能力达到高层领导职位,因此他们将职业目标定为有相当大职责的管理岗位。 安全型人才:有些人最关心的是职业的长期稳定性与安全性,他们为了安定的工作、可观的收入、优越的福利与养老制度等付出努力。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这种职业定位,很多情况下,这是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而并不完全是本人的意愿。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将不再被迫选择这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