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河南中医药大学为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实施"仲景学者"工程和"学科特区"计划,面向海内外招聘一批高端优秀人才,其中对"仲景杰出学者"开出200万元年薪、500万元安家费和200平方米周转房的待遇。(4月3日新华社) 高薪引进高端人才有助于弘扬尊重人才的时代精神,有助于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值得肯定。近年来,很多地方和高校也都纷纷推出许多吸引高端人才加盟的利好政策,一个"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时代正在到来。 不过,值得警惕的是在引进或招聘高端人才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和用人单位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有以"帽"取人的简单化倾向,即以对方是否有"院士""杰青""千人"等称号作为首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人才引进方往往聚焦于"帽子"人才,谁的"帽子"大,往往就会被赋予高端人才的标签;谁的"帽子"小或者没有"帽子",就可能会被排除在高端人才之外,这需要思辨。 一般而言,经有关权威机构认定并授予的"帽子"能够代表"帽子"拥有者的学术水平和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帽子"小或没有"帽子"的就不是高端人才。如果按照"帽子"大小取人,无博士学位、无留学经历、无院士头衔的"三无"学者——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很可能会被认定为非高端人才。如果真是这样,无疑是令人遗憾的。 当然,以"帽"取人,有其优势。在我看来,这种取人模式的长处在于能够缩短用人单位识别人才的时长,降低用人单位鉴定人才能力水平的难度。因为,有没有"帽子"、"帽子"大小一看便知,方便至极。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此举也有懒政怠政之嫌。不下一番踏踏实实、细致的功夫去认真考察带"帽"人才是否真有其才或是否才合我用,不结合自身实际在更大范围内发掘和培养能够适合我用、具有相当潜力的"无帽"的"千里马",就有可能出现用人偏差,或者错失良才。 因此,高薪引进高端人才的战略值得点赞,有助于激活和释放其创新创造的潜能。但在对高端人才的甄别方面,我认为既要瞄准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境)外著名学术机构的外籍院士、"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杰出人才等"帽子"人才,更要从实际出发不拘一格地选人用人,下大力气育人养人。在"帽子"人才之外,或许还有更多值得做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