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南京六合中专学校特色校企合作育才硕果累累


  在2017年南京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电话跟踪调查评比中,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六合中专")蝉联一等奖,同时荣获调查有效率100%奖和毕业生就业满意率100%奖,电话调查有效率、就业率、推荐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合同签订率、就业满意率、学生月收入等指标均位居南京市前列,就业形势喜人。是什么让六合中专毕业生在众多职校学子中脱颖而出,学校又是如何续写辉煌的呢?
  学校校长许本洲说:"学校积极响应国务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号召,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办学,积极开展工学交替,建设适应岗位的课程资源,在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时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创新了校企合作的思维与路径。"主动调整专业布局,全面对接产业发展
  《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主导产业优化升级的意见》和《南京市科技园区整合设立工作方案》提出,六合区以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以及文旅健康、生态农业等为主导发展产业。学校以"根据产业链构造专业链,根据技术链改造课程链"为指导思想,以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为导向,进行科学的动态化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2017年,学校开展了校部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了机电工程部、电气工程部、现代服务部、综合高中部以及智慧农业学院的"四部一学院"机构体系。在新的机构体系下,学校进一步推进专业结构调整,着力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新设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业机器人方向)、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社區公共事务管理专业、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重点打造了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现代服务等一批能够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现代化专业群。为了响应国务院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实施智慧农业工程的号召,学校乘势而上建设智慧农业学院,培养高度契合六合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现已与三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目前,智慧农业学院正积极筹建智慧农业现代化专业群,并于2018年秋季开始招生。
  为了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与时俱进,学校依托行业企业力量,在每个专业群都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同时充分发挥政、校、行、企专家顾问团在专业建设中的作用,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与论证工作,并根据行业企业发展情况,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与省内外30多家企业建立了深度的校企合作,以六合区主导产业为基础,优选与具有前瞻性、技术性强的优质企业进行合作。学校每一个骨干专业至少与一家企业深度合作,并逐渐探索出不同类型的校企合作模式:与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江苏议事园酒店合作设立了2个企业"冠名班",形成共建型校企合作模式;与棠昊机械实习工厂、南京邦烁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南京三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3家"校中厂",形成入驻型校企合作模式;与江苏毛勒桥梁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金陵石化公司、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康尼机电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4个产学研基地,形成校外型校企合作模式。深入开展工学交替,倾力培养技能人才
  在六合中专优美的校园中,矗立着一幢幢现代化的实训基地大楼,"新能源汽车实训体验基地""现代农业实训体验基地""数字化机电实训工厂"……这些新颖的名字让人耳目一新。它们融入了企业先进的文化和制度,散发着"雨花石"的文化气息,闪烁着科技与生命力的智慧火花,焕发出校企合作的勃勃生机。除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学校还有自主型的校办工厂、校企共建的"厂中校""校中厂""产学研一体化基地"等。集教学、生产、培训、服务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创设了模拟企业生产实践的实训场景,拉近了学习与岗位之间的距离。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不断加强"工学交替"教学,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骨干专业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到毕业,每个学期都由教师带领进入企业进行岗位见习,通过参观和考察企业岗位,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此外,骨干专业每学期还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工学交替,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融合,开展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企业师傅手把手指导,学校教师全程陪同。为了激发学生参加实习的热情,校企共建激励机制,根据学生表现和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分发"工学交替"奖金,并以总结表彰会的形式对表现出色的学生颁发"优秀实习生"证书。同时,加强流动性动态性考核,从纪律、技术规范、自我鉴定和总结等方面对学生实施工学交替考核。
  上学期,学校机电、电子、表演艺术等专业共7个班级分赴9家企业深入实际工作岗位参与生产劳动,借此机会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遵纪守规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作技能,让学生真实地了解企业生产和岗位责任,真切地感受企业文化,为以后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奠定基础。机电工程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陈其梅说:"工学交替帮助学生在生产第一线学好岗位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后,加深了对职业的认知和劳动的理解,不仅技能水平提升了,上课听讲也更加专注了。"以"三个衔接"为导向,完善课程资源建设
  "校企合作离不开实训基地建设和设施设备等硬件投入,更离不开以课程资源为主的‘软件资源。"校长许本洲如是说。多年来,六合中专在校长许本洲的带领下,不仅关注硬件设备及时更新换代,更关注课程资源建设。学校积极利用企业资源,将抽象化、滞后化的课程进行立体化、系统化建设,校企双方携手打造开放式、互动性、共享式的课程资源。如电子技术应用(汽车电子方向)专业,学校教师通过与企业技术骨干沟通,发现新能源汽车的电控系统是专业学习的重难点,学校就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拓展专业课程,将电控系统划定为一项课程,并围绕课程与企业共同开发数十门微课资源。
  那么,怎样保证课程开发与岗位相匹配?学校围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新目标,遵循"职业素养+技术技能"的理念,以"三个衔接"推进校本教材开发,即与地域文化传承相衔接,与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相衔接,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相衔接,确保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确保校本课程的长效性、精致性、开放性和共享性发展。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构建了专业必修课程与文化基础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理论课程与活动课程相互融合补充的课程体系,探索出系统学习专业理论、开展工学交替、学科渗透学习、专家引领、团体辅导、社会实践活动等七大实施路径。从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出发,从学生认知和终身学习出发,从教师培养和队伍建设出发,增设了人文素养、环境教育等校本课程;聯合企业共同开设选修课程,专业课程体系形成知识链,为后续学习或顶岗实习打下基础。
  除了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学校还充分利用作为南京市数字化示范校的有利条件开展信息化教学。各专业充分利用大量的文字资源、视频资源、实物资源以及基地资源,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能满足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017年,学校共开发了11本教材,其中的《雨花石校本文化课程》获六合区优秀校本教材评比一等奖。此外,《立足地域文化推进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建设》一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育与职业》上发表,《基于"学习包"模式中职机电类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荣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与德育工作紧密融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校长许本洲认为:"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不仅是促进学生就业,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密不可分。"在育人过程中,学校坚持文化与素养并重而更重素养,知识与技能并重而更重技能,着力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此,学校提出"润心、怡情、尚美、导行"的育人理念,通过加强心理健康与德育辅导工作,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并在环境和人际交往方面提升学生的情趣和审美,净化和美化学生的心灵。同时,结合诚信教育、因材施教,抓生活点滴小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从而达到"集聚小成功,培养大智慧,成就美好人生"。如"雨花之星"的评选,激发了学生的各方面潜能,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为了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学校还有意识地营造尊重劳动的育人环境,积极构建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通过多种路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进企业参观、岗位见习、社团活动等,突出企业文化的认知教育,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注重学生专注品质的养成;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同组织实习岗前集训、就业调研等形式多样的就业专题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职业角色意识,培养职业道德感。例如在"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系列专题活动中,学生不仅认真聆听了专家讲座,而且进入企业参观,感受企业文化,进一步认识与体悟到工匠精神的具体行为和表现。学校还将专题活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发挥摄影特长、写作天赋、动漫绘画才能,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诠释自己对企业文化中蕴含的"工匠精神"的理解。如"简历"比拼大赛就吸引了许多学生,通过制作简历、参加面试的方式让全校学生参与到模拟应聘的环节,增强就业意识,提高简历制作能力。
  此外,学校还高度重视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从新生入学伊始,就分年级、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心理健康及就业心理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心态,树立了科学的职业生涯发展观和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使学生适应岗位转换的能力不断增强。学校还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列入课程,逐步形成了组织健全、氛围浓厚、保障有力的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和跟踪服务体系。学校还成立了"学生创业服务中心",先后建立了"创源超市""青苹果广告艺术中心"等11个创业项目,为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培养了一大批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毕业生,4名学生被评为省"三创"先进个人,有众多毕业生走上了成功创业之路。在2017年南京市创业能力大赛中,学校获得两个中职组三等奖。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第八届校园创新大赛,学生全员参与,选拔出6件优秀作品,准备参加2018年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
网站目录投稿:香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