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如何推进以人为的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着重从树立新的城镇化规划理念、深化体制改革、构建城镇化产业支撑、构建人性化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人性化城镇管理等方面,探讨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途径及政策取向。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人性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其最终的目的是让人生活得更舒适,因此新型城镇化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使其真正体现人性化特征的城镇化,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学习借鉴他人研究基础上,结合个人思考,对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实现途径及政策取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树立新的城镇化规划理念 树立新的城镇化规划理念是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灵魂。因此,首先,要根据我国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地域和民族特色不同的特点,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推动城镇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形成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城镇体系。其次,要立足于区域产业发展特色、环境保护、人口增长、交通运输、新区开发、旧城改造等实际和彼此间的关系,制定科学的区域城镇布局和发展格局。第三,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城乡发展规划,优化城镇布局和城镇化形态,促进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综合发挥城镇的集聚作用和扩散效应,构建以特大城市为核心、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中小城市和重点镇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布局合理、层级清晰、功能完善的现代城镇体系。 二、以体制改革为动力,释放广大群众参与城镇化的巨大能量 新型城镇化需要各级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推动作用,但最根本的动力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人既是城镇化的手段,也是城镇化发展的目的。传统的城镇化忽视了人的主体性,而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因此,深化传统体制的改革是目前和将来一段时期新型城镇化的最大动力。通过深化改革消除机制、体制、制度方面的束缚和障碍,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城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破除历史遗留的城乡二元结构。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我国的城镇常住人口内部逐步产生了二元结构。因此,改革僵化的非人性的户籍制度,代之以人性化的居住登记制度,是城镇健康发展、消除"伪城市化"的基本前提。有了这个前提,不管是在城镇工作和生活的农民工还是大学毕业生,皆能顺利融入其所在的城镇,同时还能让农民分享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等各个方面公共资源,促进城镇公共服务公平化、平等化。 (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改革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让土地依法在各个产权主体和市场主体间自由、有序地流转,才能实现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加,带动城乡经济比翼齐飞。农村土地从征用补偿向可流转交易转变后,政府可以通过财税制度改革,以土地交易增值税和土地出让金等方式获得税收,用于公共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方面进一步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基础上,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动;另一方面提高对农民土地征收的补偿标准,降低土地供给的垄断。前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和促进集约用地;后者有利于控制城镇地价和房价的不合理上升。此外,在打破土地供给垄断方面,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建立完善、统一的城乡土地流转市场,这方面的改革涉及的问题较多,未来的发展有待于更明确的政策方向。 (三)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建设资金,提高有限资源效率。首先,是将政府全包全揽的投资体制转变为市场多元化投资,建立以"市场化投资为主,公共财政引导相结合"的城乡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聚集,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创新市政基础设施的筹资、运营和管理模式,利用财税制度对产业投资的引导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三、合理规划和引导区域产业发展,构建城镇化的产业支撑体系 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只会是"空城"。农民进城后需要相应的就业岗位和发展机会,以及能享受到较为优质的公共服务,就必须依赖于城镇化过程中的产业发展的支撑。李克强总理在谈到处理好城镇化和产业、就业的关系时强调,兴城首先要兴业,有产业支撑才能有就业,特别是要发挥好服务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这一最大就业容纳器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各类产业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推动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协调发展,让城镇具有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和旺盛生命力,有效避免缺乏产业的"空心城镇化"。要围绕构建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强化中小城镇产业功能,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根据特色优势找准产业发展定位,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以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为载体,引进和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提升产业规模和水平,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四、构建人性化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城镇的主要功能是居住,高品质的生活需要有完善的、高质量的城市设施支撑,因此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决定着城镇的规模和质量。特别是,我国东南部城镇人口密度相对较高,造成城镇人均生活用水、人均道路面积等指标偏低,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亟待提高。因此,要坚持把"宜居"放在首位,注重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质量。要适度超前规划和加快建设与城市规模、容量相匹配的市政设施,重视规划和建设人性化的生活、休闲设施,提高交通、能源、供排水、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的运行保障能力;要以制度创新为重点破题人口城镇化在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制约,让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居民。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农村居民科学文化修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转变生活方式,解决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伦理困境,减少或避免行为的失范、精神的失调、价值的失衡等现象。 五、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价值体系,实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 建设生态文明美好家园,必须建立城镇生态文明的价值体系。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全过程,牢固树立生态价值观、生态政绩观、绿色增长和绿色消费观;限制资源低效高耗、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基础上的生态公正和人文关怀,实现人与自然权益平等相宜、经济运行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协调;用法制建设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激励,建立多元化的补偿机制,调动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强化生态保护的正面导向,促进全社会保护生态、共同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要用生态文化引领制度创新,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生态绩效评价体系,将生态效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特别是,走"绿色"发展道路,要让绿色农业、绿色科技、绿色市场等蓬勃兴起,使绿色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和城镇化的驱动力。 六、推进人性化的城镇管理,提升现代化城镇管理水平 随着科技进步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镇管理更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加强精细化的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满足日益拓展和深化的城镇功能和服务需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积极应对未来城镇化进程衍生出来的更多人性化需求;着眼经济全球化趋势潮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对接,提高对外开放度,提升城镇管理和服务的国际化水平。 【参考资料】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03-16. [2]盛广耀.新型城镇化理论初探[J].学习与实践,2013(02). [3]翁贞林等.中部地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