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差别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差别性教学是指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水平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教学的方式方法,使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本文对教学过程中的几个比较重要的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使该方式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差别性教学;初中数学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是教师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受家庭环境、知识基础、主观努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显得尤为明显,表现为学习起点高低不一、层次多、差距大。毋庸置疑,过大差异的存在必将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学生信息技能的个性化发展。如何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是值得信息技术教师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差别性教学的作用
  1、通过差别性教学,学生更好地成长。由于学生处于不同的知识水平,他们对知识的运用并非相同,特别在数学领域,人们在应用推理、判断方面程度是不一样的,有较强推理、判断能力的学生常常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就掌握了,但是那些应用推理、判断能力较差的学生就要花费很久。因此,教师要是根据课本上的知识来教,那么好的学生没办法得到更长远的发展,而差的学生也没办法得到提高,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办法是不可取的。所以差别性教學教学有利于改善这一点,从每个学生的突出点出发,根据他们的突出点来制定符合他们成长的教学手段与内容,学生才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2、使学生更加自信。推理、判断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常常热衷于深入地研究难以解决的方面,这些学生在深入研究时能得到自信,要是直接采取同一种教育方式去教育所有的学生,那样就很难使学生获得自信,会使学生不愿意深入探究难以解决的方面。另一方面,那些应用推理、判断的程度比较浅的学生就因为太多的失败而不再相信自己了,产生放弃的念头,从而使他们渐渐地落后于其他人。因此,通过依据学生水平不同进行教学的方式,能使好的学生深入研究难以解决的方面,使落后的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进步,这样所有的学生就可以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更加相信自己。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差别性教学的实施办法
  1、从学生的水平出发,有序地分组。通常,学生可以分为三种层次:第一层次的学生是起点高,有好的方法和技巧,应用推理、判断程度高的;第二层次的学生是起点一般,但有较好的方法和技巧,应用推理、判断程度较高的;第三层次的学生是起点低的。我们应进行有序分组。有序分组的过程中应关注下面三个方面:首先,必须清楚地知道学生的突出点是什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应好好交流。其次,有序分组应理解学生的内在想法,不可只依据卷面测试结果来区分学生,分组应该是具有伸缩性的而不是硬性的。卷面测试结果属于有序分组的一部分,学生了解自身的状况,有自己的目标,所以我们应理解他们,不能忽略他们的内在想法,这样他们才会相信自己。待分组结束后,我们要进行差别性教学。最后,教师在看待不同组的学生时,应一视同仁,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
  2、依据分组后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我们要考虑到所有的学生,将差别性教学深入应用在课堂上。(1)引入新的内容。数学的内在关系是紧密相连的,教师可以回忆学过的内容来引入新的内容,此时则通过第三水平学生去回忆学过的内容,使其加深印象。第二层次的学生则解决新的内容的引出,第一层次的学生则完善第二层次的学生的内容。(2)解说新的内容。解说新的内容时要考虑到第三层次的学生,循序渐进。(3)课上操练。结束新的内容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操练,第一层次的学生比较得心应手,教师则让学生操练转变形式的习题,可以给第二层次的学生比较有难度的习题进行操练。另外教师要认真对待第三层次的学生,提供难度小的习题有助于他们加深记忆。
  3、依据分组后学生的情况,安排的任务有所不同。安排的任务要使学生可以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而有助于他们的成长。第一层次的学生可以多安排统合性较高的习题,加强他们的处理数学问题的规则和程序,使他们挖掘习题中那些数学处理的规则和程序。第二层次的学生,主要学会普通的题目和一部分难题的思考方向。第三层次的学生则重复做题,做很多的习题来巩固基础。
  4、依据分组后学生的情况,评估的方面有所不同。因为学生的核心目的有所不同,所以要使用不同的评估方法。举个例子,教师依据水平不同的学生,应把考试题目进行区分,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做不同的题目。第一层次的学生重点做难题;第二层次的学生重点则是中等题目,外加小部分难题;第三层次的学生重点放在基本的题目上,外加一小部分中等题目。那么,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范围内得到进步。
  三、结语
  差别性教学是根据从实际出发来解决问题的哲学思路来进行的,该方式可以一对一地处理学生遇到的困境,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鼓励学生学习,使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有助于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协调与进步。虽然其在很大程度上挑战着教师的综合素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教学能力,此外,其还可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而获取更大的进步空间,实现教学成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滕丽芳.初中数学教学中差异性教学探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2(10).
  [2] 张红艳.紧扣主体差异性,提升教学实效性——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 学策略的应用[J].考试周刊.
网站目录投稿:夏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