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关于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困境与反思


  摘要: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改进程的推进,语文教学在方法、教育理念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在改革过程中,新课标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这是值得反思的。本文基于课程改革的新形式,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困境加以概述的基础上,对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困境;反思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有了本质的转变,对于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样也要认识到,改革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依然面临着一系列困境,要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就要针对这些困境加以反思,以寻找到新的出路。
  一、当前高中语文新课程所面临的困境
  1、教育理念没有得到转变。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以实现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但是当前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依然没有得到转变,重视应试教育,将语文课程的重心放在了知识的教学上,以应付考试的需求。忽视了学生各方面素养,导致语文新课程标准难以落实[1]。
  2、过于凸显学生主体性地位。高中语文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凸显学生主体性地位,使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能动性。但是有的教师在实践中并未能把握朱准确收"、"放"的度,过于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将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这就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目的性,导致语文教学的效果不佳。
  3、教师综合素质较低。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不但要求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同时还要求教师掌握过硬的教与学理论与心理学知识,从而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但是部分学校在高中语文教师的选拔方面只注重其语文素养与教学技能,忽视了教师其他方面的综合才能,导致教师素质不高,不利于改善教学质量[2]。
  二、关于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1、教師课堂角色的转变。传统的课堂中往往是以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而学生始终出处在一个被动接受的状态,导致了师生关系的不平等,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而新课改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着,而教师则起到辅助引导的作用,从而建立起平等、和谐的良性师生关系。当前,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更加注重对知识的引导,而非知识的传授,例如在对《再别康桥》这首诗歌开展教学时,教师为了强化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并不是像传统课堂中直接对徐志摩生平进行讲解。而是在上课之前让学生通过上网查询、资料查找等方式自己去了解徐志摩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从而加深对诗歌情感的体会。
  2、教学形式的转变。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以"独白式"的方式一味地教授知识,使得学生缺少各抒己见的机会,这样的课堂形式显得十分僵硬固化,不利于激发课堂的趣味性。而当前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已经逐渐有意识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为学生提供了更的自我思考与发言的空间。例如在对《沁园春·长沙》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教学质量,通过科学的导学案进行引导,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并依据导学案的步骤开展教学活动,层层深入,使学生对词作的思想情感与重点词句产生独到的见解,以提高其语文素养。
  3、教学手段的转变。过去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在教学实践中所能应用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知识的教学只能借助口头表达与板书展现出来。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与应用,使得教学手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体会。例如在《林黛玉进贾府》的课文学习中,为了加深学生对《红楼梦》以及小说人物的了解,教师可以直接在互联网上找到电视剧片段进行播放,通过栩栩如生的电视剧将人物性格等呈现出来,不但能够让学生形成更加深刻直观的印象,同时也能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
  三、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1、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每个学生都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知识接受能力都是不尽相同的,如果教师采取一视同仁的方式,会导致有的学生难以跟上进度,从而影响整体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作业设计方面更加细化、优化,使之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相适应。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诗歌鉴赏中,教师要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针对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深入体会诗歌情感的前提下进一步进行知识的拓展,让学生学会利用"诗言志"这一诗词认知手段来进一步把握诗词的本质特征。而针对语文较差的学生,则应当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李煜的生平简介、诗歌情感认知等方面。
  2、重视生活资源的应用。语文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应当是源于生活而又要为生活服务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以增强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语言的学习与应用提供更加广阔的生活舞台。
  例如,在完成了与《师说》相关的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创作一篇关于名为《我的老师》的作文,通过对课文思想情感的理解将之延伸到生活实际中,联系不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态度,使学生能够从作文创作中体会到教师的关怀,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此同时,也能够从学生的作文中反映出教师的不足,为教师教学技能的改进提供有效的依据。
  3、重视语文素养的培养。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提升则依赖于情感教育。语文是中华文明最直观的呈现方式,除了基本的语言、文字教育之外,还涉及到了历史、人文等其他方面的知识,要深入体会这些知识与情感教育也是息息相关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标地强化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体会,从中体会中华文化的渊源,有效提升其语文素养。
  四、结语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高中语文从内容、形式、教学策略等方面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当认识到这些困境,并依据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积极转变课堂角色、课堂形式以及教学手段,并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采取分层教学的模式,同时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为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实现优化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汤定琼.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反思探讨[J].课外语文,2016,03:70.
  [2] 崔晓香.关于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困境与反思[J].课外语文,2015,10:28.
网站目录投稿:其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