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种植业生产由于受时令、地域等限制,中职作物栽培技术课程不能完全仿效工科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近年来,笔者学校尝试了"三阶段、三层次、两循环"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说明了作物栽培技术课程"三阶段、三层次、两循环"教学模式的实施背景、内涵,具体阐述了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及应用效果。 关键词:作物栽培 教学模式 实践 探索 中职作物栽培技术课程功能定位是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结合区域农业生产实际,设计作物提质、提产栽培方案,开展新技术示范,具备指导作物生产能力。由于种植业生产受时令、地域等限制,该课程不能完全仿效工科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近年来,在作物生产技术课教学中,笔者学校在原"田园式"教学模式基础上,尝试了"三阶段、三层次、两循环"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三阶段、三层次、两循环"教学模式的实施背景 当前,作物栽培技术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很多中职学校仍采用传统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理论教学、轻实践,学生分析解决种植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弱,课程教学和涉农工作岗位对接上相互脱节,不能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二是现行教材中涉及栽培作物种类繁多,内容繁杂,且作物生长可控性差、周期长,理论教学进度和生产实际难以同步,很难让学生经历农作物栽培管理完整生长期。三是作物栽培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地域不同,种植制度、主栽作物种类及品种等都有很大差异。因此,教学中应结合区域农业实际,充分体现其应用性。而现行的中职作物栽培技术教材(南方本、北方本),覆盖面虽广,但和区域种植业生产结合度不够紧密,应用性较差。四是受环境条件和农作物本身生长发育期等影响,理论教学进度和生产实际难以同步,实践教学大多数采取单项、间断性实验和实训的形式,难以让学生把控农作物各个生长期之间的关联性,也难以充分了解如何因时、因地、因作物采取相应的农艺技术管理措施。 采用哪种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思学、乐学、有效学呢?各中职学校都在进行改革创新。我们基于农业生产过程,提出了作物栽培技术课程"三阶段、三层次、两循环"教学模式,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边理论、边实践。 二、"三阶段、三层次、两循环"教学模式内涵 结合当前中职作物栽培技术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提出了"三阶段、三层次、两循环"教学模式,即分为三个教学阶段(第一、二学期,第三、四、五学期,第六学期)、三个层次认知和训练(专业体验、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和运用)、学生完成主栽作物两个生产循环栽培任务。 该教学模式是让学生提前介入、进行分段培养,全程完成当地主栽作物两个栽培循环的管理任务,螺旋式、渐近式地让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核心技能和综合技能,达到课堂教学和作物生长季节同步,和栽培植物生育进程同步,课堂和田间融为一体,实现理实一体化。 三、"三阶段、三层次、两循环"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1.专业认知和基本专业技能训练阶段 在学生入学第一学年,利用第二课堂,结合农事、农时、农田,由专业教师安排学生在校内种植科技园做一些简单的农事操作。这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前置,改变了传统的先讲授理论再安排实操训练的教学安排。让学生对当地主要农作物栽培管理的全过程有比较完整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2.必要的专业理论学习和核心技能训练阶段 第三、四、五学期,结合必要作物栽培基本理论学习,进行相关核心技能训练,该阶段是学生专业能力发展和学科基本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 (1)围绕"农时、农事、农田",序化、整合教学内容,使"教、学、做、用"有机融合。这一阶段主要是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出发,围绕"农时、农事、农田",以作物栽培管理进程为导向,在调查分析基础上,选择典型工作项目、任务,整合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相统一,且时序化。如水稻栽培中,品种选择,肥床旱育,大田期间水、肥等管理,有害生物防治、测产等,既是典型工作任务,又是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我们做到教学内容和栽培管理任务、课程教学计划和大田作物栽培管理进度高度融合,让学生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 (2)以农作物生产季节为主线索,动态管理教学时数。传统作物栽培技术课程教学是分作物进行的,这样必然导致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脱节。为此,我们以农事季节为主线,将作物栽培分为春季作物栽培管理、夏季作物栽培管理、秋季作物栽培管理及冬季作物栽培管理。在学期课时分配上进行动态管理,按照农事生产进程安排教学时数,在栽培管理关键时期,其他课程要给作物栽培课程让路。总之,按农事季节需要组织教学,宜前则前、宜后则后、宜长则长、宜短则短,交叉进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程序。这样就能达到课堂教学和田间农事活动、大田技能训练同步进行,实现理实一体化。 (3)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有序化、整合教学内容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常规教学方法基础上,我们特别加强了以下教学方法的运用。 ①田园式教学法。在教学中,我们坚持凡是能够在田间进行现场教学的内容,都必须进行田园化教学。如种子处理、整地、播种、有害生物防治、田间水肥管理等。教师提出具体工作任务,实施现场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现场分组操作,学生遇到不懂问题,可现场解决。这样,以真实的场景进行教学,学生边学边练,实现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在学中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又能让学生联系作物栽培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合作学习。 ②生产实践教学法。该环节主要利用业余时间,在关键季节停课进行生产实习。以班级为单位分配1~2亩生产试验用地,完成一年两季(春播作物、秋播作物)生产任务。各班以小组(10人左右)为生产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作物栽培方案设计。品种选择、整地、精量播种、配方施肥、节水灌溉、有害生物综合防治、適期收获各个栽培环节,主要由各组独立完成,指导教师负责督促、检查,发现学生栽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答疑解惑。 ③开放式教学法。让学生走出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专业实践活动(如进行农业生产情况调查、小麦一喷三防治活动、秸秆全量还田宣传,参观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开阔学生眼界,让学生全面了解"三农"现状、农业科技前沿和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我们聘请农业生产一线专家围绕当前种植业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等举办专题讲座,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建立学生考核评价体系。一是做到考核目标综合化。根据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并重的原则,重点考核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以水稻旱育稀植教学模块中旱育考核为例,其考核包括学习态度、技术方案设计、苗床管理、效益分析等方面,分值分别定为30%、10%、45%、15%。 二是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如小麦栽培技术考核,学校成立由校内专业课教师、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学生代表共同组成的考核小组。采用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师评、专评、综合评价等相结合方式进行。学生自我评价主要围绕自己在小麦栽培管理任务中所起作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等方面进行;组间互评主要是各组介绍栽培管理方案设计、关键技术应用等,比较组间小麦产量、品质等方面的差异,找出解决对策,分享成功经验。组内互评主要根据分工以及在组内重要性等方面进行,师评、专评是从学生学习态度、操作熟练程度、沟通合作能力等角度进行;最后由项目考核小组根据自评、互评、师评、专评等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综合评定学生学科成绩。 三是以形成性评价为理念,改革过去以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的模式。做到考核全程化,注重过程性考核,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树立诚实学习风气。 3.综合能力培养和运用的顶岗实习阶段 从第六学期开始,组织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为强化实习管理,避免出现"放散马"的现象,学校成立了顶岗实习领导小组,结合合作企业实际,科学制订实习计划,实习期间,由校内专职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负责全程指导,即"双指导制",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进行顶岗实习鉴定及成绩评定。 通过顶岗实习,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就当前种植业生产中较为复杂的问题,能够科学设计解决方案,实现了专业技能和岗位技能零距离衔接,促进了学生学农、爱农、乐农意识的形成,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实现了从学生到员工的身份转变。 四、应用效果 一是学生通过完成当地主栽作物两个生产循环栽培管理,熟练掌握了当地主栽作物及主推品种栽培技术。通过真实环境的情境教学,学生知道了区域性农业生产实际,会运用大田作物精量播种、壮苗培育、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管理、有害生物防治、适期收获等关键技术,能够结合区域农业资源,设计并实施提质、提产栽培方案等。 二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培养路径,递进式地提高了学生的核心专业技能。实践证明,"三阶段、三层次、两循环"教学模式将学生在校三年学习分为三个阶段、三个层次、两个农作物生产周期的栽培管理,学生从最初专业体验、认知到熟悉作物生产过程,掌握大田栽培关键技术,再到能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种植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等。这种分阶段、多环节、分层次递进式教学,让学生实践技能训练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有效提高了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和综合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盼.园艺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和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1(24). [2]王晔,赵波,康恩宽.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