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女儿八刀刺死父亲这世上最毒的一句话就


  01:
  前几天,卡娃在浏览新闻时,看到了一篇文章,标题是:   未满15岁女儿因补课与父争执,拿刀刺父亲令其身中8刀而亡。   因为补课,挥刀弑父?这也太惨烈了,这个社会究竟怎么了?卡娃随即搜了相关新闻。   看了警方通报和媒体报道,事件的起因确实是因为补课,但这仅仅是一个导火索。   高一学生罗珊在培训机构报了辅导班,一节数学课没来,老师便给她父亲罗中光打了电话。   罗中光对女儿的管理一直非常严格,回到家后,便质问女儿为什么没有去上课,罗珊说去别的地方读书了,他认为女儿在撒谎,于是两人爆发争吵,随后上升到肢体冲突。   妻子曾华春看到丈夫又打孩子,对他的教育方式不认同,两人为此发生口角,最后变成父亲打母亲。   女儿听见声音,想帮母亲,便随手拿了客厅的水果刀,在撕扯过程中不慎刺中父亲。这场谁也不曾料到的悲剧也由此发生。   看到这篇新闻,每个人心里都十分沉重,关于情理的东西,站在不同的角度身处不同的位置,会有不同的评判。   无独有偶,卡娃去翻了近几年发生的类似事件:   ◇2017年11月12日,湖南沅江市第三中学高三重点班47岁的班主任鲍方,在办公室里被自己16岁的学生罗某猛刺26刀后,因抢救无效死亡。   ◇2015年12月,湖南邵东创新实验学校高三班主任腾老师,在办公室约谈学生龙某及其家长,被龙某持水果刀杀害。   ◇2013年9月,江西抚州市临川二中,高三班主任孙老师在办公室备课时,被学生雷某割颈杀害。   我们了解不到细枝末节,无法感同身受。一个家庭的悲剧,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所以不去评判在这场事故中,究竟是父亲做错的多,还是孩子做错的多,仅来谈谈这其中最无法忽视的问题: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到底应该怎么做。   02:
  少一些拳头与责骂,抵制家庭暴力   隐藏在补课冲突背后的其实是家庭暴力。   "2018年春节前几天,罗中光以罗珊学习退步为由,对罗珊又进行了殴打,扯住罗珊头发往沙发上撞。正月初十,还是同样的理由同样的做法,罗珊一赌气离家出走三天。"   "罗中光性格容易急躁,脾气很犟,每次教育女儿的时候都比较凶。罗中光经常因为成绩问题批评女儿,说的话都很刻薄,怎么难听怎么骂,比如‘你给别人擦屁股都不配’。"   (文字采访来源于:澎湃新闻)   很难想象一个孩子在听到这些话时,心里在想些什么。一个父亲的死去,一个孩子的入狱,一个家庭的破碎,这些是不是也是推动因素呢?   别让你的错误杀死自己的同时,埋葬了孩子的一生。   之前网上有个热帖,长期遭受家暴的孩子,会对他的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   热门回答是一个女孩,她说自己的父亲时常对她拳打脚踢,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她对男性一直有种畏惧心理,无法与男生正常的交流;会下意识的感到自卑,否定自己,不敢去尝试,压抑自己;会暴躁易怒,更愿意用暴力的手段去解决问题;也不擅长与别人交流,将自己包裹在一个硬硬的壳中,对整个世界防备不信任,仿佛是这个世界上可有可无的人,找不到存在的意义。   可见,家庭暴力,摧毁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身体健康,而是他/她的整个人生。   关于家庭暴力的新闻层出不穷,惨案不在少数。   看着文字的描述,都觉得痛心,作为父母,怎么下得去手。   但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吗,我看不尽然。邻居也曾透露这个妈妈平时一个人带孩子学习生活,丈夫常年不在家,家长里短全靠一人,其实非常辛苦,可能也是如此,对于孩子犯的错误更加觉得力不从心,心力交瘁,盛怒之下,错手打死了孩子。   棍棒底下出孝子,棍棒底下也可能出的是人命。   孩子纵然有错,但真的罪该致死吗?我想父母在动手时,也未曾想过自己孩子的生命就可能这样离去。本该是孩子最亲最爱的人啊,却成为了杀害他们的刽子手!   教育和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不是只有打骂才能望子成才。不是你以为的爱,就是真的对孩子好。而你所谓的爱孩子方式,正在杀死你的孩子。   家长,也请控制你们的情绪,停止家庭暴力,不要以爱为借口,不要以为生命坚强,随意打骂,往往最后痛苦悔恨的是自己。   03:
  任何时候都不要主观臆断孩子的行为和心理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时常会因为他人的不信任和猜测受到了伤害,更何况是孩子呢。罗父的"认为女儿在撒谎"其实是很多父母的真实写照。主观臆断孩子的行为和想法,是很多矛盾冲突的源头,同样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阴影。   侄女依依小时候总喜欢带着几个玩的要好的小朋友到家里玩。几个小孩坐在客厅看动画片,桌上堆着几包零食袋。她妈妈下班回家,进到卧室发现挂在衣柜的衣服口袋里少了五十块钱,回想起进门桌上的零食袋,下意识就认为是依依拿了钱去买了零食,二话没说就走到孩子们面前教育小侄女。然而后来才发现,那张遗失的五十块钱掉落在了衣柜里,而买零食的钱是依依自己存下的零花钱。   看似是一件很小的事,但对于这件事的细节,小侄女说她如今依旧记得清清楚楚。   "从那以后,我再没有带我的朋友到家里玩过。"   他/她还是个小孩子,什么都不懂,转眼就会忘了。   其实忘记的只有大人而已。   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部电视剧《小别离》,三个不同阶层的家庭不约而同地想要送孩子出国,而动机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想着为了孩子好,希望他们拥有美好的前程。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金琴琴的家庭。   金琴琴是所有人眼中的"学神",本是最不需要出国的一个,但琴琴的妈妈吴佳妮想给琴琴所谓"好的教育",硬是想让琴琴出国深造,甚至为了孩子能在美国生活学习,打算把琴琴过继给自己在美国生活的姐姐,家庭也因此产生了分歧和隔阂,矛盾冲突不断。   而平日乖巧听话的琴琴在父母的重压下,也对父母说出了激烈的言辞,做出了反抗。"宝贝,为了你,砸锅卖铁也要出国"这一句话看似是父母对孩子无私的付出,但又何尝不是自己的自私,当这份爱变得偏执,不禁让我们停下来思考,这是爱吗,还是仅仅的自我满足呢?   父母想着为了孩子好,却不知道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们断定孩子能理解自己,断定孩子内心的想要的和自己一样。   别主观臆断孩子的心理,那只是父母自己的想法罢了。   别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也别以为孩子什么都能懂。孩子是降临在一个家庭的天使,是家庭和父母生命的延续,既然期待和迎接了他们的到来,就请好好照顾,带领他们,引导他们,去拥抱这个世界。   他们会走弯路,会犯很多次错,可是谁不是这样走过来的?这条路你走了几十年,不断地反思了自己的人生,总结出的道理,凭什么要求十几岁涉世未深的孩子就能理解呢?   04:
  别把自己的期望凌驾于孩子身上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很多家长的心态,一句"为了你好"深藏功与名。当我们决定成为父母的那一刻,就该明白,自己身上承担着的是怎样的责任,生下来就有教养的义务,他会是你一辈子的牵挂,但他不是你理想的寄托。   看过无数的家长,自己年轻时未完成的梦想,便让孩子去完成,却忘记了这本该是他们自己的人生。   大学时期认识的一个学姐,各方面都特别优秀,和她接触的人都能感受到这样一个女孩一定是生来就活在爱里,才会对外界抱有极大的温柔和善意。有一次学姐给我们做分享,说起她父亲曾对她说的一段话:   我们不会干涉你对人生的任何决定,因为你有你自己的生活,你有权利在你的人生中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因为你的到来,我们体会到了不一样的快乐和幸福,这就够了,这就是你对我们最大的回报。所以没有什么亏欠,未来的人生你还得自己走,我们不会去操心你的生活,也尽量不让你来操心我们的生活。   反之,想起之前刷屏的一则新闻:北大留美学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在他的一万五千字的信里,数落了父母对自己的过度控制,自私冷漠,歇斯底里,狂躁无知,炫耀的工具,一个个字眼全都是放不下的过去。   "如果教育的目的就是控制孩子,那我的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当一个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时,可见他的内心已经压抑了太久,反抗是他解救自我的开始。   令人唏嘘的是,这封万字抗议书依旧没能引起他父母的反思,父母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感慨着"明明‘正常’的孩子,咋就这样了呢?"   为了你好,世界上最自私的话莫过于为了你好。看似无私的爱,也许只是为了满足自己。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有时候是否该想想,为何作为父母的我们,在等待着孩子的感谢,而孩子们却在等待我们的道歉。   别让你的爱,反倒摧毁了孩子的一生。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里有一段话:母亲想念成长的孩子,总是单向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热切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见了。   你只负责带他来到这个世上,其他的是他自己的人生,就让他自己去选择吧。   最后,送上纪伯伦一首特别有意思的诗:《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you.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The archer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and He bends you with His might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 that flies, 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网站目录投稿:惜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