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武志红 00:00 04:50 "无条件的爱"这个词,相信大部分父母都不陌生。现在随便翻开一本育儿书籍,基本都会提到这个词。 但我相信,很多父母和我当初一样有个困惑 —— 无条件的爱,和溺爱有什么区别啊? 孩子是需要管教的,不能一味无条件的爱吧? 我当时就是带着这样的疑问在养育孩子,并且,在实践过程中慢慢变得清晰了。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 Chapter 1 溺爱:"取悦型"家长的误区 没有一个家长是不希望孩子快乐的。 但当我们把"希望孩子时刻快乐"作为养育的终极目标,这就是溺爱的温床。 我们这代的情感教育是缺失的。 从小,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孩子不哭"。 所以,我们一直以来对情感是有偏见的。开心愉快是好的,难过愤怒是不好的。 这样的潜意识就会造就一类"取悦型"家长,他们不希望孩子哭,更加见不得孩子哭。 于是,只要孩子一哭,马上缴械投降,把之前学到的所有育儿知识都抛在脑后,第一反应就是,如何让孩子不哭。 这个应激反应是很危险的。 它只是在掩盖问题,得不到玩具哭了,马上买一个;吃饭时想要看电视,一哭马上打开电视机。 它没有教会孩子,怎样是与他人、与世界的有效互动方式。 长久下来,会给孩子一个错觉—— 外面的世界是围绕着我的,而且是围绕着我的哭声建立。这就是自我中心,这就是溺爱造成的结果。 Chapter 2 有条件的爱:将"爱"作为教育孩子的交换条件 我小时候有段时间是外婆带的。 外婆最习惯说的就是——"外婆带你很辛苦的,你一定要懂事成绩好,不然外婆就不喜欢你了"。 这其实就是最典型的"有条件的爱"。 这让我很小就明白了,外婆对我的爱是要基于我乖、成绩好的。 我那时的确是很乖,成绩也很好。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其实是缺少爱的滋养的。 我更多的是害怕。 另外一种更加极端的就是"威胁"。 比如—— "你这样,父母的脸都被你丢光了!" "你这样是要气死我啊!"。 要知道,再顽劣的孩子,他们都是爱我们的。 对孩子最大的惩罚莫过于说这样的话。 这是用爱在绑架孩子,给孩子深深的愧疚感。 有条件爱的根源,其实是界限感模糊,分不清"对事"和"对人"的区别。 孩子一定会犯错,但我们需要时刻让孩子明白的是—— "妈妈仍然爱你,但我不喜欢这个行为。" 而不是因为孩子的一个行为,全盘否定孩子这个人。 更加不该把"爱"变成让孩子听话的筹码。 说个题外话,在生活中区分"对人"还是"对事",真的可以少了很多无谓的争吵或者自己生闷气的。 多少夫妻一吵架就是人身攻击,其实就是气头上把"对事"变成了"对人"。 有条件的爱会让孩子学会一种不健康的关系互动模式,以交换和威胁作为基础的。 比如我们成年后,总能听到有些人喜欢把"分手、离婚"挂嘴边——"你再XX,我们就分手"—— 但其实她并不是真的想分手。 更容易让孩子的自信心受损,就像我自己童年的这段经历。 当我尽了最大努力却没有达到外婆要求时,我是感到自卑的。 这让我很长一段时间都从骨子里认为自己不够好,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 Chapter 3 无条件的爱:情感上温柔,执行时坚定 谈到无条件的爱,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它的概念就不谈了。 今天就想特别谈一下,在管教孩子时,怎么做才是真正地践行"无条件的爱"。 我以前写过很多关于孩子的文章,里面提到过无数次"温柔坚定"这个词。在我看来,这是最好的注释了。 比如,我家执行的零食规则有一条是—— 零食只能在零食时间吃(一般是上下午两次),吃零食时也必须坐在餐椅上吃。 小D有段时间在吃正餐的时候会要吃零食,我就会重申我们的零食规则: "现在在吃午饭,零食只能在零食时间吃,午饭时间没有零食"。 她肯定会反抗啊,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把碗和食物全部扔在地上,然后自己就大哭大叫起来。 这时,我温柔的是对她情绪的反馈——"嗯,我知道你很生气,因为你很想很想吃零食,最好马上吃到"。 但我坚定的是规则的执行——"但是妈妈告诉过你,零食只能在零食时间吃。我们需要先吃完午饭,然后去午睡,睡醒了我们就可以吃零食了"。 这些说完,她还是会很难过,拼命哭大声叫。 我会继续特别温柔平静地告诉她——"我知道吃不到零食,你很难过很难过。你可以哭一会,妈妈陪着你,直到你平静下来"。 然后,我会观察她的哭声。如果发现她哭声有转弱的趋势,我会及时说——"我们需要让身体平静下来,深呼吸,吸气~吐气~,我们要学会让自己平静下来"。 这整个过程,我接纳了小D的情绪,而不是去制止她不许哭。 但我是用爱陪伴着她,去度过这段不好受的情绪,并且告诉她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整个过程中我自己的情绪控制,温柔的语气本身也是在向她演示如何控制情绪)。 同时,我没有因为她的哭而妥协我对于规则的执行。 这整个过程,小D能感受到我的爱,而且是我对她的结纳。即使是她的脾气,我也是接纳和理解的。 但更重要的是,她也开始明白了,世界真的不是围绕着她转的,有些规则尽管不让人开心,但我们需要遵守。 而这点上,很多父母却常常容易弄反了。 孩子一哭,他们情感上是粗暴的——"不许哭,怎么这么不听话?再哭,妈妈打你了"。 执行上却是软弱的。有时孩子还是继续哭,哭到最后他们没招了,就会说——"好好好,那你不要哭了,妈妈去给你拿零食。这次吃完,下次不吃了哦"。 或者运用哄骗——"你现在把饭吃了,回头我给你买汽车模型"。 但我们都知道啊,这次吃完,一定还有下次。 慢慢地,你觉得自己管教不好孩子,而孩子也开始知道自己哭声的威力。 最关键的是,整个过程中,孩子是没有得到爱的滋养的,他接受到的就是,妈妈在威胁我不哭,我可以进一步用哭来威胁她。 无条件的爱,爱本身是没有条件的,但对孩子的行为是有要求、有约束、有规则的。 无条件的爱,是不拿"爱"当做交换条件,而是父母出于爱、带着爱去教育引导孩子。 爱的态度应该无条件,但爱的方法是需要有策略的。 温柔而坚定 ——情感上温柔,执行时坚定! 作者|大J,坐标纽约,曾经知名外企经理,现全职妈妈,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没有理论翻译,只有在儿医指导下的实践心得和运用企业带人智慧的聪明育儿方法。新书《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正在当当、京东、亚马逊、天猫等各大电商持续热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