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从单选到多选


  国家"单独二胎"政策一出台,可谓是有人欢笑有人愁!尤其是那些符合生二孩条件的职场妈妈,顿时陷入"要工作还是要二胎"、"要升职还是要生育"的选择迷茫当中。不仅如此,该政策对正在找工作或准备跳槽的女性来说也是个不小的冲击。不少人断言,是在职场奋斗还是升级为妈妈2.0,将是一道单选题!似乎选择了一方就意味对另一方的永久放弃。事实果真如此吗?
  不敢生"二孩"的职场妈妈
  35岁的唐娜是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在一家民营公司做设计工作。虽然她很想再生一个宝宝,但又有所顾忌:"生个孩子至少得有两年时间不能专心工作。对于设计人员来说,软件更新很快,两年之后,我恐怕会彻底被这个行业所抛弃,到那时,我不只要重新学习,甚至还面临重新择业……"此外,唐娜还有一种担忧,"生第一个孩子休产假理直气壮,但因生二胎向公司请假却觉得底气不足。"
  唐娜的顾虑不完全是杞人忧天。据调查,在国企或事业单位,符合条件的员工生二孩时的产假待遇还能基本得到保障。但就某些民企、私企来说,其用人制度尚不完善,一些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剥夺三期女员工的福利待遇和权益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因此,唐娜的"心虚"也就不难理解了。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符合"单独二胎"政策的夫妇中,大约50%-60%愿意生育第二个孩子。在上海市,符合二胎政策的家庭真正生二胎的并不多,其中上海户籍的80后家庭平均生育意愿仅为1.2个孩子。常州市人口计生委的调查数据显示,符合条件并表示愿意再生一个的女性只占26.9%。
  34岁的李慧在广州一家外企任中层干部,女儿已经6岁。她的丈夫是独生子,夫妻俩都很想再生一个孩子,但李慧说,"再生一个不难,难的是孩子出生后谁来带?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我辞职做全职妈妈,要么把孩子交给老人带。对我来说,这两条路都走不通。所以,只能放弃生二胎。"
  有专家直言,生活成本高、压力大等都是降低生育意愿的原因。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不敢生"是不少职场妈妈的普遍心态。即使在福利待遇较为规范的外企,一些白领对生二胎也是顾虑重重,对她们来说,因怀孕生子而丧失职业发展机遇比暂时告别职场更可怕。
  众所周知,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在24-28岁之间,但是我国有一半以上职场女性在29-34岁之间才生第一个孩子。35岁高龄孕妇再生育风险很高,随着年龄的
  增长,生育的可能性会逐年下降。因此,对于唐娜和李慧这一年龄段的职场妈妈来说,生二孩的念头与其说是"长期搁置",不如说是主动放弃。
  "已婚两孩"员工更吃香
  "单独新政"不仅是对职场妈妈们考验的升级,而且迅速产生了连锁反应,使一些正在求职的年轻女性也受到牵连。事实上,女性在求职过程中始终受到婚育问题困扰。不少用人单位公然在招聘启事上注明"已婚已育者优先"。不过,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已婚已育"也丧失了绝对优势,对于这一微妙变化,一些女性求职者的感受最为直接。王静最近参加了几场招聘会,她称自己明显感觉到"被嫌弃","每当得知我是80后,儿子已经4岁,对方总是会追问我有没有要二胎的打算"。不少网友调侃,"各位HR大人,今后你们是否连已婚已育的女员工也不敢轻易聘用了呢?"
  对此,一位企业人力资源总监表示,"站在用人企业的角度,以后招聘时,恐怕还真得问问应聘者是否有心生二胎"。
  某企业营销总监李先生说:"从面试者的角度看,被问及这类问题或许会感到尴尬,甚至觉得受了歧视。但从企业角度看,又很正常。企业用人是要考虑成本的。现在企业都是因岗择人,一个萝卜一个坑。女员工休生育假期间,企业如果找不到合适人选顶替,工作就可能受影响;‘单独新政出台后,符合条件的女员工再生一个孩子的话,相当于一个人休两次产假,企业负担的成本也会随之增加。"为避免这种情况,很多企业招录女员工时会刻意考虑孩子已经上学或无意再生二孩的,认为这类员工工作相对稳定,录用后能做得比较长久。至于是否有性别歧视之嫌,李先生则认为,"企业又不是慈善机构,国家不给补贴,企业也没有办法。"
  李先生的观点带有一定普遍性。相对而言,已育有二孩的职场女性或许会因此而更受企业的青睐。刚刚在年初生下第二个孩子的姜女士,最近正在考虑重新回到职场,因为拥有良好的专业背景,特别是二孩母亲"头衔",很多企业向她抛出了橄榄枝。"我们这个年纪的女人,在家庭逐渐稳固之后,其实非常期待回到职场中来,"姜女士说,"经过两次生育,已经离开职场很久了,如果能再次得到工作机会,我一定会倍加珍惜。"
  对于招聘企业来说,像姜女士这样的潜在员工,更是他们心目中理想的招聘对象。正在招聘行政主管的人力资源经理郝先生最近已在数十份求职简历中圈定了几个人选,其中的女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二孩母亲"。用郝先生的话说,她们
  要比其他年龄段的女性具有更强的职业归属感和责任感,会更加珍惜重新获得的工作机会。
  "升"与"生",并非水火难容
  韩国开发研究院曾对女性工资和生二胎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发表报告称:"女性工资每提高10个百分点,生第二胎的几率就下降0.56至0.92个百分点。"意即越是收入高的职业女性越不愿意多生孩子。大部分职场女性不考虑生二孩,主要源于职场竞争压力和歧视。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反就业性别歧视法,相关的《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也没有给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机制,因此,也就不能真正起到反就业歧视的作用。
  中南大学社会学教授李斌认为,"生育是社会责任,不能由女性独自承担,更不能使她们因这一无法替代的贡献而堕入弱势群体。就业性别歧视影响民生与社会稳定,伤及社会公平,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和警惕。"
  可悲的是,现实中,不少职场女性被迫认同了职场歧视对她们的错误定位,要么在生育后自暴自弃止步于职场,要么忍痛放弃要二孩的念头。
  不可否认,工作和孩子占用了职场女性绝大部分精力。养育一个孩子时,她们还能勉强维持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第二个孩子的出生对于大多数职场妈妈来说,确实是一项不小的挑战,但这绝不意味着无路可走。如果在职涯发展中做好规划,不同时期各有侧重,职场妈妈照样会事业与生儿育女两不误。
  横观中外,事业、孩子兼顾的成功女性不乏其人:乌尔苏拉·冯德莱恩是德国历史上首位女国防部长,同时,她又是七个孩子的母亲,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妇女们能职业、家庭两头兼顾。意大利女议员龙祖洛,在女儿出生后的第七个星期就带着孩子去上班,此后又数次带女儿出席会议。龙祖洛从政前曾担任护士、医院管理人员,工作繁忙的她在生完孩子后,成功转型为职场辣妈。国内著名媒体人杨澜也认为,努力工作的女人争取到的不仅仅是一份收入,更能传递给孩子一种非常积极的榜样力量。
  舆情相向而出是正常的,可当事者更期待"要不要二孩"从纠结变为明晰。我们或许可以客观地说,虽然"单独新政"令职场妈妈们面临着比第一次生育更为艰难的抉择,但"二孩"与工作绝不是水火难容、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社会环境的进步,无论是企业还是女员工个人定能找到齐美之策。
网站目录投稿:绮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