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松 在动荡不安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需要有定海神针才能屹立不倒,这个定海神针就是组织的使命与文化,它是企业组织的灵魂。组织学习的重要任务就是帮助组织寻找它的使命,炼造它的文化,为组织注入灵魂。 然而,这项工作是极其复杂的。企业的使命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获得组织成员及相关方的认同?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炼造? 近年来,中国企业家掀起了学国学的热潮。许多企业家试图将国学运用到自身的企业管理之中。然而,由于没有领会真谛,大部分企业将它变成一场运动,甚至当作给员工洗脑的工具。结果可想而知。 方太董事长茅忠群近年来将儒家智慧运用到方太的文化建设与组织战略中去,倡导儒道治企,试图为方太企业文化接引更高的精神能量。那么他具体是如何做的,得失如何,对其他想要将中国文化引入企业的企业家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带着这样一些问题,我与几位专家共同访问了方太,与方太董事长茅忠群开了一天的闭门研讨会,又花了半天时间对方太管理层进行了访谈,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使命就是旗帜 传统观点认为企业使命是企业家的事情,与组织其它成员无关。然而,这个看法的视野是狭窄的。企业组织的使命或许是企业家及最高领导层最先提出来的,但是必须获得组织全体成员发自内心的认同,甚至得到包括客户、供应商、银行、公众等所有利益相关方的拥护。 企业使命的本质就是一面大旗,它看似是无形的,却对相关人群的心理具有重大影响,从而产生了极大的场力,为组织集聚发展的能量。三国时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打出了正宗朝廷的大旗,这对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的吸引是巨大的。在官渡之战中,许攸叛逃曹操正是出于这面大旗的魔力,这是曹操能够以弱胜强击败袁绍的关键。 如何树立企业组织的旗帜,形成对组织成员与公众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这样的旗帜必须高远,有极强的感召力。又必须亲近,让人们产生共鸣。 方太提出的企业使命是:"让家的感觉更好。"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用户层面:打造健康环保有品位有文化的生活方式;二是员工层面:成就员工物质精神两方面幸福。"让家的感觉更好"与方太厨电产品属性有直接的关联,同时对家的情感是人们最浓厚的情感之一。帮助用户与成就员工两方面的结合,定义了方太是一个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 根据这个企业使命,方太提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企业愿景,那就是"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什么是伟大的企业,伟大的企业是规模最大的企业吗?不是。方太认为,一般的企业是:"满足需求,刺激人欲,令心不安"的。一个伟大的企业是"创造需求,导人向善,以安人心"的。方太提出了伟大企业的四大特征,分别是经营可持续,顾客得安心,员工得幸福,社会得正气。那么伟大企业与一般企业之间核心的差别究竟是什么呢? 利己与利他。 一般的企业的出发点是利己,以股东的盈利为根本目的,他们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为此,它可以过度营销与刺激消费者的欲望,利用与满足人性的弱点。这样的企业尽管获得了利润,但这样的利润却是建立在损害社会与他人的基础上的。 而伟大的企业的出发点是利他。为顾客创造价值,成就员工,奉献社会是它的使命与生存的目的与意义。企业使命达成了,利润回报是自然而然的事。当然,既然是企业就应当讲绩效,利润是衡量商业绩效的方法,也是证明企业健康的指标。 简而言之,伟大的企业是以利他之心服务顾客、成就员工、奉献社会的高绩效企业,方太进一步将它提炼为"因爱伟大" 这一口号,作为方太前进的旗帜。 "因爱伟大"这个口号非常特殊,为什么会诞生在方太,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接引中国文化的精神能量 方太自1996年创建以来,前十年都是学习西方管理为主。自2003年起,茅忠群开始研究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2008年起尝试将儒家传统文化运用到方太的管理之中,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方太儒道"。 这其中就会面临许多问题,为什么将诞生于两千年前的儒家文化作为方太的企业文化根基?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够相互融合吗? 前文提到,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内部成员相互交往的基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企业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根植在现实的土壤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现实环境的影响。企业文化要获得员工发自内心的认同,就必须在更高层级的文化中寻找根源。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国社会几千年,尽管在五四以降受到批判与破坏,但还是存留在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之中。它就像是埋藏在中国人心智中的星星之火,稍加发掘必将成燎原之势。因此,方太以儒道治企,将儒家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接引了中国文化精神层面的最高能量,是非常有智慧的做法。 传统儒家文化如何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相互融合呢?方太提出了"中学明道,西学优术,中西合璧,以道御术"。何为道,何为术?道是做事的意义,术为做事的方法。现代公司诞生于西方,西方经营管理的技术与方法当然要学习。事实上,方太主要高管层是从可口可乐等国际公司挖过来的,方太构建起一整套的西方管理制度体系,包括战略规划、部署、执行体系,产品创新体系,精工品质体系,市场营销体系,至诚服务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绩效管理体系,流程化组织,项目化管理,信息化系统等。西方的术是方太成功的基石。 然而,为什么要经营企业?组织成员为什么要在一起努力奋斗?除了养家糊口以外,总是要找到一些意义的。这就必然要涉及信仰、信念、世界观等观念层面。本书前文提到,在道的层面,西方企业的精神源泉是基督教,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精辟的分析了西方企业家为什么拼命赚钱、拼命捐钱的深层精神根源。基督教是西方人的道,却难以成为东方人的道。中国企业应当有中国之魂,找寻东方文化作为立企之道,以中学之道御西学之术,是中国企业应走的正道。 此外,儒家文化是过去的,如何让它适应当下呢?这就必须理解什么是儒家文化之体。事实上,真正的道是不可言说的,是永恒不变的,这个根本大道就是儒家文化之体。孔子、孟子等圣贤以文字的方式揭示这个道,并将之运用到古代社会的真实情境之中,形成了系列的思想方法。在社会巨变的当下,针对古代社会情境的言语与思想方法过时了,但儒家文化的道永恒不变。本质是儒家文化之用过时了,它的体仍然发挥作用。 因此,要想将儒家文化运用到企业经营的情境之中,就不能拘泥于圣贤之言,而要体味把握圣贤之言背后之意,把握儒家文化之体,并在当下企业经营的情境中表达出来。庄子曾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忘言才能使理解臻入上层,并恰当的将之应用到新的情境中。 方太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方太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廉、耻、勤、勇、严,放到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中。但与此同时,也强调"人品、企品、产品三品合一,尽心尽责,·齐心协力,专注极致,创新突破"。在这个价值观中,能够明显的看出,方太试图将儒家的精神与现代企业的情境相结合。 例如,在阐释儒家的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时,方太进一步将之发展为现代企业中的伦理关系,企员道、上下道、同事道。企员道是指:"企爱员忠;企业行"爱道"、员工行"忠道"。企业要提供五感环境,成就员工,关爱员工,严爱结合;员工应尽心尽责,成就企业,热爱顾客,合作共赢。"上下道是指:"上爱下忠,上级行"爱道"、下级行"忠道"。上级要用心关爱,五感落实,以身作则,修己安人,严爱结合。下级应尽心尽责,竭尽心力,全力以赴,诚实守信,自主自发"。同事道是指:"同事信和;同事之间行"信道""和道"。同事之间应信守承诺,互相信任;团结和谐,齐心协力。" 再如,方太从儒家的仁爱之心出发,提出了企业的五大文化,创新文化、品质文化、工匠文化、服务文化与品牌文化。通过五大文化的落地来让顾客安心。 尽管方太做出了许多努力,但其中还有诸多矛盾还未能彻底解决。比如,儒家核心价值中的礼,是出自周礼,周文王以德治天下,就必须建立一整套的身份体系与礼制规范。这就是古代社会的封建宗法制度。将人群分为天子、诸侯、大夫、家臣、庶人,强调社会中的尊卑秩序与行为规范。并以礼乐制度来固化这一秩序,从而形成古代社会的超稳定结构。然而,这个强调尊卑关系与上下秩序的礼与互联网个体的崛起的时代是格格不入的。如果在企业内部过度推行礼乐制度,强调身份区别,就会形成集权专制的企业文化,从而压抑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从来不是通过秩序产生的,创新往往是藐视权威打破秩序破土而出的。从全球视角来看,为什么中国企业在创新上乏善可陈,并非中国人不聪明,而是与中国文化强调秩序尊卑有极大的关系。 要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把握礼之体。礼的本质是制度规范,它的核心是为取得群体结构的维护,而恰当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从这个含义去理解,礼是永远被需要的,只不过它的表现发生了改变。上下尊卑秩序是礼,为什么民主平等与自组织不能成为礼? 哈默在《管理的未来》一书中提出了未来企业组织管理的全新范式,并以谷歌、全食超市等公司为案例说明了管理社区化、民主化的具体做法。在管理未来的新范式中,公司被重新定义。然而,如果企业还是一个组织,那么组织作为一个群体就必须进行协作,组织成员之间的协作规范就必须用礼来规范,只不过这个礼需要重新定义。从尊卑秩序的礼变为平等共创的礼。 尽管还存在诸多矛盾未能完全解决,但是方太在提出企业使命愿景的时候,还是成功的把握住了儒家精神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仁,是利他,是爱。而且这个根本是具有普世意义的,是东西方宗教与文化共同的。在我看来,无论是基督教、犹太教还是伊斯兰教、佛教、儒家、道教,它们是接引不同人群的法门,但其接引的方向是一致的。普世意义的价值观更容易得到公众的拥护,这正是方太高明之处。方太提出了做一个"伟大的企业"的愿景,并以"因爱伟大"定义了这个目标。成功的为组织注入了灵魂,将方太塑造成一个真正的生生不息的生命体。 理想很远大,但是如果没有落实到组织内每个人的心中,那么这个理想就只是口号而已,是企业家的自嗨。那么如何让组织的使命与文化真正进入每个人的心中呢? 共修家园 共同修炼。 如果让组织成员发自内心的相信组织的使命与文化,在工作中找寻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实现与成就自我。就需要促使人不断反省,破除人性中自私自我的迷障,实现觉醒,找到自我的天命。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这个过程必然需要艰苦的修炼。事实上,每个人的一生自觉不自觉的都走在自我修炼的道路上,作为企业组织有责任帮助员工。企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修炼的平台,它不仅是员工经济收入的来源,更是员工获得尊严、提升自我的场所。 这个修炼是组织集体的修炼,而不是个体的修炼。这是因为组织修炼的情景是共同的,使命与文化是一致的,组织成员之间需要共同协作成就事业,组织成员在工作中共同修炼,在成就事业的同时,成就更完美的自己。 那么,修炼修什么? 在方太,茅忠群提出方太员工应当性命双修,修身心,做快乐的学习者;尽本分,做快乐的奋斗者。 修身心是指修性、修慧、修德,修仁、义、礼、智、信五常大德。应当通过学习思,转知见,灭私欲,化情绪,去习气 ,做到中正圆满。人负有特殊的天命,人当活出人生的意义。通过修身心找寻到自己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尽本分是指修命、修福、行道,人生是一场修炼、工作是修炼的平台,应当立身行道活出人生的价值。修命不修性,活不出人生意义;修性不修命,活不出人生价值。欲性命双修,欲获得幸福,就必定要成为快乐的学习者和快乐的奋斗者。 在修炼的过程中,员工应当做到三要,感恩、立志、笃行。而企业应当为员工做到五感,安全感、归属感、使命感、成长感与成就感。 这样,企业得以实现使命和愿景,个人得以获得圆满幸福的人生!就将个人的修炼与进步与企业使命愿景的实现融合在一起。 如何在实际工作中修炼呢?如何落地企业文化,让员工发自内心的认同呢? 方太提出了文化落地的五个方法: 教育熏化:教以伦理道德,敬畏因果天命,唤醒自主意识; 关爱感化:施以五感环境,关爱员工成长,激发自主意识; 礼制固化:约以礼仪制度,激以奖惩机制,培养自主行为; 专业强化:培以专业技能,鼓励事上磨炼,发展自主能力; 领导垂范:先以领导垂范,本诸上行下效,引领全员自主。 方太在公司内部推行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公司各个部门在上班前会自发组织传统文化早课学习,研读交流《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弟子规》、《了凡四训》等经典著作。针对员工的层次不同,研读的内容也有区别。一线工人研读《弟子规》等基础著作,中层干部研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最高管理层研读交流《传习录》,探讨阳明心学。 除了以部门为主体的集体学习交流外,方太还在员工中推行五个一修身功夫,既立一个志、读一本经、改一个过、行一次孝、日行一善。将修身落实到自己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之中。鼓励员工修身、齐家、治企、立功德。此外,方太通过文化手册、方太人报、内网、教育课、学习会、微信群等营造整体的学习氛围,创造修炼场域。 据我的访谈与观察,方太儒道深入人心,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在访谈方太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时候,从他们的言语与眼神中能够强烈的感受到信念的力量。有位高管听到猎头电话接都不接直接挂掉,有的员工说道动情之处潸然泪下。一个有灵魂的组织是战无不胜的组织。 茅忠群在总结方太儒道效果时提到:"从08年开始的4年间,方太每年违纪错误下降一半。很多年轻员工懂得孝敬父母,外地员工经常主动电话问候父母,员工之间也更加互帮互助。员工更爱公司,公司发展快,员工有时也需要加班,但都无怨言,而且离职率还大大下降。这几年虽然大的经济环境不太好,但方太每年都在比较快的增长,去年首次突破50亿,纳税6个多亿,效益非常不错。所以只要把因做好了,果一定是好的。" 东施效颦很难成功 然而,必须清醒的看到,方太儒道产生于特定的企业,完全照搬很难成功。我认为,方太儒道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思考。 企业家信仰坚定。 组织要有灵魂,就必须发自一颗至诚的内心,这颗心来自方太创始人茅忠群。茅忠群将儒道作为自己的信仰,每天坚持研读经典做修炼功课。他相信真正的领导力出自"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企业家的至诚最为关键,如果企业家自己不信,只是将儒道视作统治与束缚员工的工具,注定会失败。 传统文化的推广方式是润物细无声的。 许多中国企业家在学习传统文化之后,往往在自己公司内开展轰轰烈烈的学习传统文化的运动,结果往往收效甚微。主要原因在于信仰与精神层面很敏感,不能勉强。应当采用引导与感化的方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展开。方太并没有一开始就强制各个部门集体学习传统经典,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由各个部门自发开展起来的。方太不仅教育员工要奉献,也同时强调企业对员工的关爱与责任。外部的强制只会激起员工的逆反心理。要促使员工内心的自觉与觉醒,是需要长期的过程,要有耐心。 西方管理与成功经营是基础。 方太儒道是中西合璧的,在开展传统文化学习之前,方太的西方管理体系已经非常扎实了。包括品牌管理、六个西格玛等管理制度与工具方法体系已经在企业落地。尤其是方太所坚持的高端品牌定位,创新与高质量的厨电产品支撑,精细化的生产运营,保证了方太的健康发展。公司才有能力给员工行业内的高薪资福利,还推出身股制让员工享受利润分红。经营的成功与物质的保障,正是方太儒道成功的基础。如果企业原本经营管理的基础不好,指望传统文化成为拯救企业的救命稻草,这明显是不现实的妄想。 组织的灵魂需要共修共创。 如何赋予组织灵魂?在方太,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企业家的觉醒,当他通过自我修炼找寻到自己的天命,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自然希望立身行道,将方太作为个人自利利他实现天命的平台。这个志向与愿望是真诚的。至诚无息,不断努力探寻,就能做到悠远、博厚、高明,"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在这个过程中,方太采用了共修的方式,将方太视为修炼的平台,提出了明确的修炼目标,带动所有员工共同精进。组织灵魂要想渗入到组织的血液与每一个细胞之中,就应当采用共修的方式,让每名员工发自内心的接受。 当然,方太所采取的一些方法手段如教育熏化、关爱感化,更多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的,这与方太所从事的传统制造业有一定的关系。在互联网的时代,面向未来的管理组织,能否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共启愿景与使命,让每名员工参与到组织灵魂的塑造中来,这是组织学习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摘自东方出版社《敏捷共创:让学习直接创造成果》2018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