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各个行业都有一个细分的规则,作为监管的红线,但是因为没有任何模型或者经验能证明出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那个确切标准,所以也没法将其整合起来装订成册。 解读我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找出控制系统性风险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预防阶段,防患于未然,但这种方法不一定是最有效的。第二阶段是控制苗头,但是一定要有政策的回旋余地,要不然就像日本一样。第三阶段是果断刹车,如果已经发生了,就一定要果断解决,不能拖延,为下一次系统性金融风险埋下隐患。 而我们刚才所说的有个专业名词,叫宏观审慎政策。在央行发布的《2015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称,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角度出发,抑制短期投机性交易,防范以加杠杆为主要特征的顺周期行为和货币错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总体看具有市场化、价格型、透明、非歧视、动态调整等特征,并非行政管制,也不是资本管制。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李波撰文指出,宏观审慎政策主要包括两类工具。一通过对资本水平、杠杆率等提出动态的逆周期要求,以实现"以丰补歉",平滑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波动;二通过识别和提高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的流动性和资本要求、适当限制机构规模和业务范围、降低杠杆率和风险敞口等,防范风险在不同机构和市场之间的传染。 比如,2015年8月,银行代客远期售汇和人民币购售业务量大幅增长,明显超出了正常水平,存在一定投机套利和顺周期行为。为对外汇流动性进行逆周期调节,抑制部分企业及境外主体汇率方面的投机行为,央行于2015年8月底及9月中旬对银行远期售汇以及人民币购售业务采取宏观审慎管理措施,要求金融机构按其远期售汇(含期权和掉期)签约额的20%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并提高了跨境人民币购售业务存在异常的个别银行购售平盘手续费率。 几个月前,央行又公布了金融机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prudential Assessment,MPA),MPA借鉴国际经验,将单一指标拓展为七个方面的十多项指标,将对狭义贷款的关注拓展为对广义信贷的关注,兼顾量和价、兼顾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由事前引导转为事中监测和事后评估。这个指标更加科学的对风险进行评估,但是行使起来是否有效还需要市场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