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2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康司在北京召开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座谈会暨监督执法研讨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处室负责人,以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司、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的相关负责人齐聚北京,总结交流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经验,分析当前职业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讨论2014年全国职业卫生监管执法工作。 集思广益 各有妙招 2010年以来,各地区在按照中央编办《关于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精神和《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在积极做好职业卫生监管职能划转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开展各项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据统计,目前全国除浙江、福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外,已有29个省(区、市)完成了职能划转,其中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湖北、海南、重庆、西藏、陕西、甘肃、新疆等13个地区省、市、县三级全部完成了划转,职业卫生监管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各地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拓宽监督执法覆盖面,河北省对箱包制鞋企业开展了许可证专项执法,对发生职业病危害事件或已经对劳动者造成职业损伤的(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开展了专门执法;广东省组织全省开展职业卫生执法检查联合行动,在2013年6月底至7月初联合行动期间,各地共检查企业9250家次,发现问题或隐患1万9120项。 河北、山西、江苏、山东、广东、陕西、青海等地安全监管部门用新思路、新办法,推动基层基础建设。江苏省制定了《江苏省开展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选择在石英砂制品、石棉制品、木质家具制造、电子产品制造、皮革箱包及制鞋、水泥生产和铅酸蓄电池生产等职业病危害重点行业的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山西省制订了《山西省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工作方案》,对职责分工、活动内容和年度工作目标进行了明确。结合山西省职业病专项治理行动,进一步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进行排查摸底。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湖北、宁夏积极推进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安徽省针对石英砂加工、木质家具制造、涉铅生产、金矿采选、制鞋、箱包加工6个职业病危害治理重点行业企业,提出了"八个必须"(必须依法进行职业病危害申报;必须按规定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必须按规定开展职业卫生培训;必须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规章制度和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必须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岗位、设备、设施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必须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将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必须按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和现状评价;必须按规定进行职业卫生"三同时")的要求,深入开展职业病危害治理工作。 各地区采取措施,严格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加强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管。山东省建立了安全监管局内部处(科)室间项目审查信息互通机制,对建设项目实施同步受理、分别按规定形成审查意见,既发挥了局机关的综合职能,又减轻了企业负担,推动了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的开展。黑龙江省印发了《关于规范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技术服务机构从业行为的通知》,对从事职业卫生检测评价人员资质管理和规范现场采样检测数据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重庆市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平稳过渡、有序衔接、注重规范"的要求,完成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换证工作,建立完善了职业卫生专家库,将专家库分类为职业卫生专家、检测检验专家、放射防护专家、工程防护专家4个小组,改变了原来专家库结构单一、数量不足的矛盾。 同时,北京、山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加强职业卫生法规标准建设,出台了一批地方性法规、标准及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了职业卫生法律标准体系。广东、江苏、山东、河北、湖北5个省完成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企业超过3万家。江西、河南、湖南、重庆、广西、四川等地以《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等活动为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对增强全民职业健康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北京、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安全监管局积极推动职业卫生培训,使职业卫生执法人员熟悉和掌握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卫生标准,做到依法行政,使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及劳动者知法、守法、知防、会防,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 交流探讨 找出问题 在交流经验的同时,各地安全监管部门的负责人也反映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一是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力量不足,部分市、县(区)安全监管局虽然已经进行了职业卫生工作的职能划转,但机构依然不健全、人员还没有到位,且大部分人员为兼职。 二是多数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基础薄弱,没有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大部分中小微型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设施简陋,生产工艺、技术落后,防护用品配备不到位。 三是部分地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能力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开展。 突出重点 开展工作 会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康司司长高世民也介绍了2014年工作的初步思路:继续推动各地做好职能划转和机构建设的工作,争取2014年,浙江省、福建省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上半年完成职业卫生工作职能划转;对各地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的情况进行督查;继续推进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水泥、石材等行业领域的粉尘危害专项治理工作;组织开展工矿商贸企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情况的调查摸底;继续加强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针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企业,实施重点执法和专项执法;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技术支撑体系;加快职业卫生法规规章标准建设;抓好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加强职业病危害源头控制,做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