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决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很好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关键因素。新课程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本文从创设教学情景、探究学习方式、合作交流、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阐述了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虽然初中数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背景下初中数学的发展并不明显。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国家教育单位对新课程改革的建设和实施,我国的初中数学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初中教师及时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理念,并积极学习和探索,敢于实践,逐渐地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手段和课堂模式,从而使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一、建立提高初中生积极探索知识意识的教学情境 建立数学情境,即初中教师可以根据数学课堂教授的内容,联系初中生看待事物的眼界和以往学习的知识掌握度,把课堂教学内容建立成具有挑战性、实际性的情境或者问题。我们知道,数学的基本知识是前辈们对生活的感悟和试验结果,所以我们应该把数字知识广泛地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建设数学情境,将抽象的事物转变为具体的数字或者字母内容,使其容易理解,以不断地激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提高其探索知识的意识和欲望。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1]初中生存有个性特点和差异。正如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初中生们也存在着个性特点和个体差异,其主要体现在不同的认知程度、不同的学习能力、不同的思维角度等。因此教师必须能够充分掌握和理解学生之间的个性特点,满足多元化的需要,以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 二、基础知识课采用"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教学的一般基本程序是:导入→探究→归纳→应用→总结。教学过程的导入环节就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如果设计安排的有艺术性,就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总的说来,新授课的导入要遵循简洁化、科学化和艺术化原则[2]。新授课的导入方式很多,如实例式导入、新旧知识类比导入、引趣式导入、设疑式导入等。 三、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多边教学活动 以人为本的教学,即以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的。现代教学体现以人为本,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学的中心应由教师转移到学生;另一方面,教学工作应反映出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因此,教学模式的变革应强调教学参与者的多边互动和多种学习方式的共存发展。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与学生分享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学习收获与灵感;教师要能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发现和提出问题,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充分表达研究成果;努力创造师生之间的彼此交往、互相质疑的机会,让学生的新发现和新思维能够互相影响、互相激励,产生链式反应[3]。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一种跨越时空和突破教与学界限的学习平台,鼓励学生积极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通过对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将视听效果融于其中,就能够对学生的求知欲得以激发。教学的内容选择以及方法的实施是比较重要的,选择内容时要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能够和生活情境相联系,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才能够更有学习的动力。对于抽象性的内容在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下进行形象化具体化,方便学生的理解。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用剪拼的方式来说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当到了结合图形让学生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时,很多学生都不能想到是如何证明,教师及时给出学生剪拼的过程flash模拟画面,学生都恍然大悟,构造平行线转化为平角,使学生对辅助线的认识起到点睛作用。多媒体完整再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使人的内隐思维活动外显啊,帮助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方法和归纳的推理形式认识事物和理解概念,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五、结语 总之,初中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指导下发展初中数学的课堂模式,不断将数学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手段,培养初中生独立学习、共同探索、不断创新的能力,为新一代的人才培养提供强大的背景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月华.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J]. 学周刊,2013,08:33. [2] 李青.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亚太教育,2015,19:34. [3] 姜玉宝.试论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形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0,23:81.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