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课堂的生命,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教学内容问题化,实际上是将"定论"形式陈述的材料,转化为引导职校生探究"问题"的形式,变被动吸收式学习为主动探求式学习。教学内容问题化的关键是真正挑起职校生认识上的矛盾,形成"认识冲突",使处于"问题"情境中的职校生产生强烈的追本求源的欲望,引导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建构知识、发展智慧与能力。 一、教学内容问题化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学习者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学习者在实际情况下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顺应当前的认知内容。"情景"、"协作"、"对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意义建构"是指把握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其中的关键是"以问题为核心来驱动学习"。建构主义所阐述的学习就是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探索、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问题构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 二、职校历史课堂教学内容问题化的方法初探 1.转变传统的教学设计方式 课程设计的关键是通过提出适当的问题激发职校生思考。传统的课程设计方式是,各种问题围绕专家认可的答案提出并展开,在这种情况下,职校生原本具有的、自由探寻知识的冲动被压制,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被摧残,主动探究的意识被扼杀。新课程设计方式要求职校生不唯书、不唯上、不满足和不局限于教材已有的结论,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敢于大胆地提出质疑,并产生一种主动探究历史真实的欲望,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寻找答案。 新课程设计方式就是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和怀疑精神,赞赏他们具有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注重培养职校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职校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职校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状态。探究"问题"必须要有问题意识。例如,针对苏联解体的史实,有的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为什么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能够存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问题意识能够激发职校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会激发职校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培养职校生的问题意识,首先需要教师营造和谐的氛围,职校生可以无拘无束地提出问题;其次,要求职校生关注现实社会和自然的真实问题,学以致用,探究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第三,兼顾职校生的先验概念,找准职校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设计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3.注重设计发散类、探究类的问题 从问题涉及的内容来看,把问题类型分为四类:第一,判断型问题,指对历史事实、概念、结论等做出判断或识别的一类问题,代表性词语有"对不对"、"是不是";第二,叙述型问题,指对历史事实、概念、结论等加以陈述和说明,代表性词语有"是什么"、"怎么样"等;第三,探索类问题,指对历史事物发生的条件与原因、条件与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等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类问题,代表性词语有"为什么"等问句;第四,发散类问题,指从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去认识历史事物,可设计"对……你有怎样的评价"等类型的问句。前两类问题是封闭性问题,直接影响到职校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但对于促进学习和强化记忆历史基础知识仍具有一定的作用。后两类问题的最根本问题是答案不惟一,对于培养职校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 4.注重问题设计的广阔性、价值性、层次性 问题的广阔性是指问题所涵盖的内容能辐射到整个专题,又延伸联系到古今中外,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究性学习空间。 问题的价值性是指问题能引发思考,是学习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包括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基本的历史概念和结论等。只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联系热点的问题,才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如针对今年新疆"7·5"事件,可设计问题"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民族问题的认识"。 问题的层次性是指围绕某个总"问题"的解决,而设计一些子"问题"做铺垫,来降低思维难度。其基本点是把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解决子问题,逐步消除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从而获得问题的解决。除此之外,还要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问题的设计要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面上获得成功。 (作者单位:江苏省铜山县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