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接管包商银行的公告,将对包商银行实行接管,接管期限一年。然而,包商银行并不是大范围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开始,而仅仅是个案。包商银行是由于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导致其信用风险和负债端压力大幅高于同行业;只有经济快速下行或者是流动性突然收紧,才有可能造成大范围银行业危机,然而这两种情况短期内还看不到。包商银行的独特性:曾被"明天系"控股 包商银行是"明天系"旗下最早、最核心的金融机构之一。包商银行于1998年12月2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前身为包头市商业银行,2007年9月28日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更名为包商银行,成为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包头市,并在北京、深圳、宁波、成都设有分行。在上世纪末国内城商行迎来改制潮时,包商银行成为最早被"明天系"控股的金融机构之一。 5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接管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告,将对包商银行实行接管,接管期限一年。包商银行作为"明天系"下最早最核心的金融机构之一,近年来经营不力、信用风险频发,被接管实属个例。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导致包商银行信用风险高、流动性压力大 近年来包商银行信用风险频发,各项指标均较同期上市城商行有一定差距。2016年以来,包商银行信用风险频出,出现多起违规放贷事件。从其资产质量指标看: 1、不良率。包商银行2011-2016年不良率从0.45%一路攀升至1.68%(同期上市城商行平均水平为1.28%),1Q17不良率达到1.7%。从不良净生成率看,2016年不良净生成率较2015年上升0.34个百分点至0.87%。 2、逾期率。逾期率从2011年的0.97%攀升至2016年4.71%,远高于同期上市城商行平均水平(2.14%)。 3、不良压力和不良认定。关注类贷款比例从2011年的0.82%上升到2016年的2.91%,1Q17也进一步上升至3.87%。从不良认定看,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比不良比例趋于上升,表明不良认定是趋于宽松的。2016年底这一比例为174.83%,同期上市城商行平均水平为111.1%。 4、拨覆率。拨覆率从2011年最高333%下降至2016年177%,而同期上市城商行拨覆率平均水平为251.%。考虑到包商银行并未披露其2017和2018年年报,但在2017年金融去杠杆的整体监管背景下,我们判断其资产质量仍是有压力的。 近年来经营不善,负债端依赖同业负债维持流动性。从可获得的数据看,包商银行资产端以债券投资为主,其中应收款项类投资占比在高位。同时负债端存款占比持续下降,从2014年近60%的占比一路下滑至2017年的40%左右的水平。且从2016年后,包商银行主要靠同业资金维持流动性,其同业存单利率高于市场一般水平。根据该行同业存单发行公告显示,2018年该行负债总额为5034亿元,其中吸收各项存款2293亿元,同业负债(含同业存单)为2211亿元,超40%的占比超过监管规定的三分之一。 资本充足率快速下降至监管线附近。截至2017年9月末,资本充足率为9.52%,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7.38%。按照监管要求,非系统性重要银行在2017年底、2018年底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7.1%和7.5%,一级资本充足率须达到8.1%和8.5%,包商银行资本充足水平快速下降至监管线附近,后续资本补充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二级资本债存在减记或转股可能。根据《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指导意见》,二级资本工具触发事件是指以下两种情形中的较早发生者:1、银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减记或转股,该商业银行将无法生存。2、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该商业银行将无法生存。包商银行在2015年发行了65亿二级资本债,若接管期间经营改善,信用风险缓解,资本得到补充,否则二级资本债将面临减记或转股的可能。包商银行被接管,为什么是个案? 包商银行的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太独特,相似银行很少。一方面,我国大、中、小银行由于历史原因,国有银行为主;2012-2016年,金融放开阶段,曾有不少民营资本入股国内银行,但取得控制权的较少。另一方面,银行由于涉及居民面广,金融监管更为审慎;从国内经验看,我国非银机构曾出现大规模接管活动(如1980-2007年间信托行业6次大规模整顿、2002-2005年券商大规模监管),相关案例仅有1998年的海南发展银行破产清盘。包商银行是国内银行接管20年来第一例。 银行业的整体财务指标明显好于包商银行,资产质量平稳。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1季度银行业经营情况,全行业总体资产质量是平稳的,不良率为1.80%,同口径下环比4季度持平。目前我国银行业格局相对稳定,截至2018年末我国有410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其中6家国有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资产规模占全行业的53%;其余有134家城商行和超过1400家农村金融机构。在众多中小银行中,受到区域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资产质量呈现分化。 我国中小银行系统性风险暴露,是经济快速下行和流动性突然收紧所致。从国外经验看,在货币紧缩和经济下行期,曾出现银行因经营不善导致的大规模接管活动,如美国20世纪80年代储贷协会就因资产质量問题,导致大批中小金融机构倒闭。从我们草根调研看,中小银行的资产质量总体还保持平稳,但分化比较明显,近期压力不算大。我国中小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未来的压力是经济快速下行,或者流动性突然收紧,这些短期还看不到。而包商银行是由于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导致其信用风险和负债端压力大幅高于同行业,属于个案。政策释放打破 "刚兑"的信号 包商银行接管后大部分业务不受影响。包商银行是因为出现严重信用风险被接管的。接管后,包商银行事实上获得了国家信用。对于:1)接管前储蓄存款:接管后本息得到全额保障。2)接管前对公存款和同业负债:5000万元(含)以下,接管后本息全额保障;5000万元以上的对公存款和同业负债,由接管组和债权人平等协商,依法保障。3)接管后新增储蓄存款、对公存款、同业负债:本息全额保障,不受任何影响。4)村镇银行:接管后继续独立经营。接管组将主导包商银行履行主发起行的责任,这些村镇银行的正常经营将得到更好保障。同时建设银行将全力帮助完善包商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风控体系,促进其正常经营和稳健发展,推动包商银行价值提升。 政策释放出打破银行"刚兑"的信号。本次处置,政策对5000万以上的公司存款和同业负债不明确担保。这表明政府有意逐渐撤出对各类银行的"隐形兜底";外部环境虽然不确定,金融供给侧改革仍然稳步推进,银行之间的分化会加大。 存量经济和金融供给侧改革是银行运营的大背景。这种背景下,银行业竞争格局是哑铃型。哑铃的一头是头部银行成为金融综合性服务平台,对标国际金融大型集团;哑铃的另一头是众多中小银行,聚焦当地,特色化服务实体经济。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所有金融机构都面临转型,头部金融机构最有能力转型成功,一部分金融机构面临淘汰。包商银行被接管是金融供给侧改革加速推进的信号,预计未来银行接管、并购和重组活动会加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