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偌大校园竟无实体书店容身之地


  近日,针对高校校园实体书店生存状况,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开展了问卷调查,覆盖全国100所高校。结果显示,30%的高校内不再有实体书店,78.57%的高校以教辅类书店为主。在阅读习惯上,76%的同学习惯阅读纸质书籍,每天阅读课外书不足1小时的占64%。(7月8日中国青年报)
  校园书店逐渐消失,在30%的高校内"片甲不留",是一个靠谱的调查结果,也引起了舆论的关注。新闻报道提到造成这种情况的三大原因——租金上涨、网络销售的冲击、阅读习惯的改变,但原因可能不止于此,影响也不是书店消失那么简单。
  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时代背景有关,当整个社会上的大量实体书店都屡屡遭遇生存困境而无奈关闭的时候,生存能力有限的校园书店景况可想而知。但对大学来说,缺少了实体书店营造的精神空间,恐怕意味着精神的进一步粗鄙化和文化营养格调的进一步下跌吧?
  当老师要求同学们去书店拍下不同报纸的报头,去寻找报刊杂志上出现的错误,可许多同学不知道学校哪里有卖杂志、报纸的时候,所谓的阅读环境和思考空间都是奢望吧?当大学生习惯于通过手机进行碎片化阅读,习惯于只阅读与考试、"过级"有关的工具书时,不就在事实上堵塞了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吗?说是资金问题,实则与人们对生活的追求日趋物质化而非诗意化有关。
  校园实体书店存在的意义,并非只是为社区读者提供书籍贩卖场所,而在于它带来的思考的乐趣。但对当下的大学生和教师来说,这些往往仅存于想象中,学生需要考试过关,需要拿证留学,教师需要柴油米盐,需要兑换成课题和项目,而形而上的精神品位早已在有意无意中被搁置了。
  当下,知识的工具性价值日益突显,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关注现实,理想淡化,更关心能带来竞争筹码和利益的功用书籍。大学有时候甚至被异化为个体争取未来利益的场所,成为培养赚钱技能的训练场,学历证书、专业证明成为受教育者的最重要追求。在这样浮躁的现实中,又有多少人愿意与书店亲密接触呢?
  正如浙江大学前校长竺可桢所说,"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 美国学者布鲁姆则说,"大学必须抗拒那种事事为社会服务的倾向,作为众多利益集团中的一个,大学必须警惕自己的利益由于人们的要求而更加实用,更为适应现实,更受大众喜爱而受损害"。大学校园实体书店的沦陷,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精神家园的逐渐失落。大学校园不仅仅是教学楼、图书馆等冷冰的建筑,也不仅是人才的集散地,更应有承载精神航向的书店。不能把读书简单化只是为了找到好工作,果真如此的话,读书又怎能具有精神追求的意义和价值?
网站目录投稿:冰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