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三个课堂是实现教育优质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日,教育部发布《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面实现"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在广大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建立健全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课的问题得到根本改变,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持续优化,学校办学水平普遍提升,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有效弥合,推动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疫情虽然暂时延缓了学生返校的进程,却为在线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教育部准确把握在线教育发展态势,适时发布《指导意见》,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实现教育优质发展的重要举措。
  所谓"三个课堂"应用,是指"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虽然都包含"课堂"二字,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线下课堂,而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网络连接的"空中课堂"。
  "专递课堂"强调专门性,主要针对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缺少师资、开不出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采用网上专门开课或同步上课、利用互联网按照教学进度推送适切的优质教育资源等形式,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农村中小学因师资老化、结构性缺编,开不出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等所谓的副科,更是师资紧张,开课率低,这已成为制约农村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有了"专递课堂",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网络按时上课,也能和城里的学生一样,享受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
  "名师课堂"强调共享性,主要针对教师教学能力不强、专业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通过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等方式,发挥名师名课示范效应,探索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的新形态,以优秀教师带动普通教师水平提升,使名师资源在更大范围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师资水平是制约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以校为本的读书、学习、反思、研究是学校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而听课、评课、研讨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载体。常规做法是推荐部分教师现场上示范课、研讨课,为全体教师提供学习和研讨的样本。然而,受教师课堂教学水平限制,这样的示范课年复一年地开展,在专业上很容易进入平台期和倦怠期。通过网络共享"名师课堂",研究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授课特点,不仅可以让教师走出"平台期",也可以让教师在更高起点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整体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名校网络课堂"强调开放性,主要针对有效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差距的迫切需求,以优质学校为主体,通过网络学校、网络课程等形式,系统性、全方位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或全国范围内共享,满足学生对个性化发展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这类课程能够帮助薄弱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享受名校优质课堂教学资源。如前段时间媒体报道,云南禄劝一中让学生全程观看成都七中的网络直播课,大幅提高了高考升学率,圆了贫困地区孩子的大学梦。随着"名校网络课堂"的逐步开放和共享,这类农村薄弱学校也会走出低谷,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办学成绩。
  "三个课堂"的应用,抓住了课堂教学这一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引导学校开全课程、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改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等途径,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薄弱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逐步缩小其与优质学校的差距,是一项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上上之策。
网站目录投稿:千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