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长安号"从西安出发,驶向拉脱维亚首都里加。记者 王健 摄 两千年前,汉人张骞手执旌节,穿越大漠戈壁的飞沙走石,出使西域。这被称为"凿空之旅"的开拓之行,在汉室长安与中亚各国之间,打开了一条横贯东西的通道,中原和西域从此互通往来、生生不息。两千年后,在这条誉满全球的丝绸之路上,执着奋进的西安人并未停下步伐。 10月30日下午,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长安号"缓缓驶出站台,穿过秋天的原野,奔向遥远的欧洲,这是今年开行的第1030列中欧班列"长安号"。昨日,西安国际港务区捷报频传:2018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首超1000列;1~9月,"长安号"的重载率、货运量和实际开行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2018首届"长安号"集装箱购物节拉开帷幕 市民不出国门享受"买全球 卖全球"的便捷 2017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全年开行194列,年度开行总量排名全国第17位。今年,迄今为止,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已达1030列,且重载率、货运量和实际开行量均居全国第一,这是"西安速度""西安效率"在国际港务区的生动体现。 "前几年要想买一些进口牛奶还不太容易,现在可方便多了。"市民王先生很感慨地对记者说。记者在国际港务区内的Ulife走访时发现,德国的厨具、澳洲的奶粉、哈萨克斯坦的蜂蜜、乌兹别克斯坦的绿豆、东南亚的小吃,应有尽有,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机械设备、工业原材料、建材、日用百货、汽车零配件等出口货物也是琳琅满目、蔚为壮观,一派标准的"买全球、卖全球"的昌盛场景。 然而,不为普通人所了解的是,在"进口商品"随处可见的背后,是西安大力发展流动经济、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把对外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的努力,是高质量发展征程中不断突破、不断创新的结果,是中欧班列(长安号)带来的"货畅天下"的便利。 10月29日,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国际陆港集团举办的2018首届"长安号"集装箱购物节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以集装箱主题为载体,通过对中欧班列"长安号"所承运商品集中售卖,打造一个国际港务区港口建设成果的展示平台。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活动商品品类丰富,有来自欧洲、澳洲、日韩、中亚、东南亚等地区40多个国家的生活用品、厨具、日化、家居用品、保健品、酒水饮料、食品、母婴用品、生鲜等13个大类,5000余种商品,通过"长安号"中欧班列直接送达西安市民朋友的手中,使西安市民朋友享受到西安港中欧班列长安号"买全球、卖全球、享全球"的便捷。 搭乘"长安号"让产业"落地生根" 西安,昔日古丝绸之路从这里出发,驼铃声声带来盛世繁荣;今天中欧班列"长安号"在这里启程,轮轨铿锵承载着助力陕西、西安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光荣使命。时光荏苒中,昔日的丝路驼铃,已经变成了汽笛声声。 从2013年11月28日,中欧班列(长安号)国际集装箱货运班列从西安港——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发车,到今年开行首超1000列,这背后是大西安开拓创新、勇于向西、敢于迈步的最真实诠释,是国际港务区用汗水凝结成"奋斗"的铿锵誓言。 2018年,西安国际港务区围绕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1000列的"小目标",借鉴PPP模式,确定了"全面对接市场,一企一线"的运营思路,让有实力的物流企业以承包运行线路的方式共同参与班列运营。同时,西安国际港务区和铁路、海关等部门,同频共振,通过多种方式降本提质,"线上订仓平台"提高班列运行效率;"舱单归并"节约企业成本;与北斗所合作研发"北斗在途监测系统"实时掌握货物运送情况,光感、温度、湿度全程监控,提高货物运输的安全性;首创中欧班列"延误险",给企业吃上"定心丸",保障企业客户的利益。 这一点,80后企业家元朝晖感触最为深刻。2015年初,元朝晖在西安国际港务区注册成立了西安丝绸之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潜心打造"丝路跨越境电子商务平台",成为第一家进入哈萨克斯坦市场,为企业提供海外仓派送、国际快递、海外B2B电商平台的高科技公司。近年来,他通过"长安号"把近百个"丝路驿站"布局在了广袤的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境内,2017年该公司跨境电商贸易额突破900万美元。 如今,京东的全球购,沃尔沃整车进口落户西安港。冠捷电子落户陕西,生产的电子显示屏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运往波兰,爱菊粮油通过中欧班列搭建的物流通道到哈萨克斯坦设立加工基地……不少企业、产业搭乘着中欧班列"长安号",在西安"落地生根",为陕西和西安带来了贸易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的快速聚集。 "舱单归并"促进贸易便利化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聚集产业,去年以来,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海关根据"长安号"进出口货物主要为棉纱、板材、机械等大宗货物的特点,推行铁路运输"舱单归并"新模式,助推班列通关时效进一步提升。 9月初,一列从哈萨克斯坦满载4000多吨小麦的国际货运班列停靠在国际港务区,西安海关工作人员现场验核,企业通过"舱单归并"一票报关,3小时内就完成了报关手续,效率高、成本低的铁路运输"舱单归并"新模式,被国务院作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进行复制推广。 "铁路运输方式舱单归并新模式",是指企业同一品名、同一规格、同一合同、同一公司、同一批次的大宗进口货物,几十节车厢的舱单归并成1个舱单,用1票报关单申报。此项举措将原来的"一柜一单"模式改为"舱单归并"。企业采用"舱单归并"模式进行申报,可节省90%以上通关费用,显著提升了中欧班列通关效率。 西安爱菊集团从哈萨克斯坦采购2000吨初榨食用油,通过"舱单归并"的新模式,将原来需要申报86票的货物缩减为2票,节约通关费用97%,使企业充分享受到贸易便利化的福利。 "以前报关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舱单归并’推行之后,在国际港务区就可以直接‘一单报关’,两三个小时内就可以完成报关,极大节省了时间。"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刘东萌告诉记者,自从国际港务区推进通关一体化、"无纸化通关"、"舱单归并"等改革举措后,减少了企业申报时间和成本,优化了营商环境,大大促进了贸易便利化。 "自‘舱单归并’正式推行以来,于2017年2月完成了第一单。随着新模式的推行,由‘长安号’运输的小麦、绿豆等大宗商品从1周1列,发展到现在的1周2~3列的进口量,‘舱单归并’高效率、低成本的模式,为陕西地区实现了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港口局负责人白秦滨说。 建设开放大通道 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长安号"班列的运力提升,有效带动了陕西对中亚地区贸易的快速增长。2018年前三季度,陕西对中亚地区贸易额达7.6亿元,同比增长71.2%。其中,出口6.4亿元,进口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1%和15.1%。 借助"长安号",陕西正全方位逐步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国际、国内、区域三级海陆空物流大通道体系初步形成,实现了"中国创造""走出去",也使得国外的特色产品"引进来",促进了资源的聚集与贸易的发展。 目前,中欧班列"长安号"已开通西安至中亚五国、伊朗(阿富汗)、德国汉堡、芬兰科沃拉、匈牙利布达佩斯、波兰马拉舍维奇(华沙)、比利时根特、意大利米兰、白俄罗斯明斯克及俄罗斯、拉脱维亚里加等11条干线,基本覆盖中亚、中东及欧洲主要货源地。 由"长安号"、陆海联运、空铁联运共同形成的立体物流大通道,正在加速商贸物流产业的聚集,西安的西部物流枢纽地位日益突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与日俱增。2017年"长安号"货源仅10%来源于陕西,而2018年则达到30%。目前,"长安号"的货物品类包括工业原材料、机械设备、建材、工业零配件、食品、轻工产品6大类共计206个品种。 作为发展"三个经济"的新实践,西安国际港务区依托"长安号"物流枢纽节点,着力打造"一带一路上最大的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港、商贸物流集散地和大西安东部城市新中心"。 "‘三个经济’为中欧班列揽货出口、进口分销提供了更大的商机,‘长安号’迎来井喷增长。"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孙艺民表示,下一步,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开行,将充分体现高质量、市场化,利用中欧班列形成的开放大通道,推动陕西的贸易快速发展、产业迅速聚集,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西安晚报 记者 康乔娜 高乐 实习生 李佳欣新闻链接中欧班列(长安号)重载率近100% 本报讯 (记者 高乐 康乔娜) 10月30日,西安国际港务区传来好消息,作为衡量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今年1—10月份,中欧班列(长安号)重载率达到99.9%,大幅超出第二名20%。 据了解, 如何提高班列重载率,实现高质量发展,一直是全国有关政策研究机构及地方运营机构探讨的焦点。近年来,中欧班列(长安号)从开放机制、流程再造、硬件提升等几方面着手,尤其2018年前10个月,开行量相较去年全年翻五番的同时,重载率实现了全国各地中欧班列梦寐以求的目标,为"一带一路"建设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自中铁联运的权威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各地中欧班列开行量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特别是中西部城市发展势头良好。西安国际港务区和铁路、海关等部门同频共振,通过多种方式降本提质。国际港务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长安号"高达99.93%的重载率,是中欧班列"长安号"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