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挪威的森林》闻名于世的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从1982年33岁开始,坚持跑步到现年72岁,39年坚持跑步堪称"跑步作家"唯一人! 2006年他写作出版《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又是唯一一部谈论自己跑步的作品,15年来一直畅销于世。 为什么呢?这部以跑步为承载的随笔作品,渗透着作者一辈子的"人生智慧",我读了三遍,给大家梳理了8种! 亲爱的朋友,您可在睡前静心耐心读之,看看有否道理? 当然您如不是资深跑者,也不爱村上春树作品,可提前滑过不读。因为读需要耐心,如喝茶一样慢品! 跑步哲学一:磨砺的哲学——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 大家知道,全程42.195的全程马拉松跑完确不是件容易的事。 毕竟故事源起的雅典"飞毛腿士兵"——菲迪皮得斯跑过后,一句"我们胜利了",就再也没有起来。 所以跑了25次全马的作者认为:"不念咒语真言,便无法坚持到最后";当时另一运动员也介绍,跑步中自己心中一直默念着"咒语真言":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 这句话啥意思呢?村上春树是这样解释的: 假如说,跑着跑着突然觉得"啊呀呀,好累人啊,我不行啦",这个"好累人"是无法避免的事实,然而是不是果真"不行",还得听凭本人裁量。 我理解这是当人面对一个挑战时:如果去迎接,肯定是痛楚的,不舒服的,折磨人的;但有否勇气,有否担当,有否毅力,有否韧劲,就全在自我的表现和选择了。 选择挺过去,战胜它,就会"乌蒙磅礴走泥丸","柳暗花明又一村";选择逃避,就会只觉得"雄关漫道真如铁"、"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了。 是啊,磨难必然痛苦,但是否接受磨难全在自我。可历来就有愿意磨难的人,因为磨难终将成就人生。 韩非子说:"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拿习总书记的话说:优秀干部都是从基层大浪陶沙、百战磨砺而出的。 当然啦,在基层一线,必然吃苦受累,经风雨,历艰难,所以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总不愿去基层一线,其实也就等于逃避磨难。 "不经一番风霜苦,哪有寒梅鼻香"。孙悟空如没有在太上老君炼丹炉的一番磨难,就不会拥有"火眼金睛"了。 大至伟人、英雄无不是历经磨难,才成就一凡事业。如同我们初中学过的《孟子》: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任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呀,如果您是年轻的朋友,请不要怕磨难的痛楚吧!如果您拒绝了磨难,避免了痛楚,其实也就等于拒绝了成长,放弃了拥有大成就的可能! 毕竟,磨难,对于弱者来说是走向死亡的坟墓,而对于强者则是生发壮志的泥土。 跑步哲学二:,超越的哲学——实现目标、超越自我终将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 人常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但看是跟谁比。曾经喜欢的一句话是:向上比只会陷入无尽的挫败感,向下比,又会陷入虚假的自我安慰,这都是不正确的做法。人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才能保持成长,其他的都是假象。 作为一个健康的跑者应树立这样的理念,其实,人生也是如此 ,村上春树就是这一理念的实践者,他写道: "跑步以对我来说,不单是有益的体育锻炼,还是有效的隐喻。我每日一面跑步,或者说一面积累参赛经验,一面将目标的横杆一点点提高,通过超越这高度来提高自己。至少是立志提高自己,并为之日日付出努力。————我超越了昨天 的自己,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才更为重要。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的确,如果人生是不断成长的话,最智慧的人是不断地超越昨天的自己,而不是别人,村上春树就是这样的人: "无论何事,赢了别人也罢输给别人也罢,都不太计较,倒是关心能否到达为自己设定的标准", 如果实现了自己设定的目标,就会有一种满足感,即使未曾实现,只要尽了全力,也就有了为下次奠定某种基础的满足,也算大功告成。 拿他的话来说, "换言之,对长跑选手而言,在跑完全程时能否感到自豪或类似自豪的东西,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我和所有跑步的人都交流过,他们之所以爱上跑步,无疑都有这样一种跑完后的成就感。 当然啦,亲们!你我在社会上行走,整天在各种羁绊中挣扎。不是所有自我设定的目标能在这纷乱红尘中实现,心想事成,心如所愿。"我本将心照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的事常常发生,让我们沮丧失落。 但跑步无欺,只要您一步一步向前,就会不断向目标靠近,最终实现目标。 一滴滴汗水就会换来实实在在的成果。有时,我私下想,人们坚持跑步,恐怕因为跑步是只要努力就有收获的最直观宣示吧! 跑步哲学三:喜欢的哲学——喜欢才会坚持,坚持会更加喜欢,最终收获成就。 不知为什么?现在的教育观、职业观一直以"将来能挣更多的钱"为导向,我不敢妄言其正确否? 我只觉得世间百人百性,而"360行行行出状元"亘古未变,每个人的性格性情、天赋才华各有其喜好特长、职业匹配。 所以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不泯然于众人,只遵从内心真实的感觉欣然向前。 村上春树无疑就是一个范例,大学毕业开餐馆,生意很好,但他不喜欢这种忙累的日子。 决定写小说,又因要保持体力和健康,便从33岁开始跑步。如今72岁了,写作了近40年,坚持跑步了39年,两方面相得益彰,可谓是成功的一生。 所以他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感悟最具发言权: "人生向来如此,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怎么也坚持不了。" 村上春树坚持跑步和写作几十年被很多人钦佩意志坚强,但村上不这么认为,觉得每天坚持跑步与意志强弱没多大关系,更可能是跑步合乎自己的性情,从而能做到每天跑步,享受跑步, "跑步如同一日三餐、睡眠、家务和工作一样,被组编进了生活循环。" 也才会跑了半程跑全程,一直跑到百公里越野,铁人三项----- "倘若是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在自己想做的时间爱做多少就做多少,我会做得比别人更加卖力。" 我们大家又何曾不是这样呢?仅凭意志力,仅凭毅力,我们能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跑步吗? 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从骨子里爱上了跑步,当然有坚持的成份,越坚持越获得了跑步的益处,才会越热爱。村上春树感言: "我知道对感兴趣的领域和相关的事物,按照与自己相配的节奏,借助自己喜欢的方法探求,就能极其高效地掌握知识和技术。" 亲们,我们跑步不也一样吗?我们从事的工作,选择的职业不也同样道理吗?所以全力挖掘你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喜欢因素,这是赢得幸福成功人生的最大功课!不是吗? 跑步哲学四:坚持的哲学——坚持才有效果,量积累到一定状态就会产生质的变化。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就是坚持的力量,"长期坚持跑步,身体的肌肉会发生巨变。" 因为坚持跑步,村上春树两个半月减重七磅(三公斤); 因为坚持跑步,村上春树拥有了写小说的强大能量; 因为坚持跑步,村上春树才能得到百公里越野的生命体验。 在坚持跑步上,村上春树是切身经验的: "即使练习量有所下降,也不可中断练习两天以上,这是积累奔跑量时的基本规则。肌肉很像记忆力良好的动物,只要注意分阶段地增加负荷量,它就能自然地适应和承受。" 这就是但凡学习做事需要坚持的原理吧,坚持或者反复,才能使某种思想印迹和行动能力得以记忆强化,从而形成自身的一种本领。一旦中断时间过长,就会加大恢复的成本—— "肌肉也同有血有肉的动物一般无二,它也愿意过更舒服的日子,不继续给它负荷,它便会心安理得地将记忆除去。想再度输入的话,必须得从头开始,将同样的模式重复一遍。"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大意是说要想在某一方面成为行家里手、专家大师,必须坚持做该事一万小时以上,按每天8小时算,大致是5年时间。 所以呀,亲们,我们常感叹我们在某方面能力不强,成就不大,但我们为之坚持了多少呢?因为我们大多败在半途而废上,真是"行百里者半九十"! 拿破仑说:"胜利就在最后的5分钟"!我理解,这就是凡事一定要坚持到底,才会胜利,才会成功。 但坚持不是那么的容易,除了喜欢外,更多还需要自律。我们还是应该向村上春树学习: "不管奔跑速度降低了多少,我都不能走,这是原则。违背了自己定下的原则,哪怕只有一次,以后就将违背更多的原则,想跑完这场比赛就难上加难了。" 这是村上春树对自己跑步比赛时原则的一种坚持; "每天跑步对我来说好比生命线,不能说忙就抛开不管,或者停下不跑了。忙就中断跑步的话,我一辈子都无法跑步了。坚持跑步的理由一丝半点,中断跑步的理由却足够装一辆大型载重卡车。我们只能将那"一丝半点的理由"一个个慎之又慎不断打磨,见缝插针,得空就孜孜不倦地打磨它们。" 这是村上春树对日常跑步频率的一种坚持; "自己处于这深度疲劳中,将这疲劳全盘接纳,不能扎扎实实地继续奔跑——对我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这更高的愿望了" 这是村上春树对跑步比赛状态的一种坚持。 "我不是人,是一架纯粹的机器,所以什么也无须感觉,唯有向前奔跑。""我跑,故我在。" 这是村上春树对跑步比赛时精神意志的坚持。 一切改变,一切成就,一切胜利无不是坚持的结果。当然能坚持有喜欢的因素,这是一种自觉,但坚持更需要自律,这更是一种意志的磨炼。 唯其如此,我们的坚持才有了意义,跑步如此,所有你为之坚持的东西无不如此?跑步哲学五:接受的哲学——接受自己的局限,接受自己的独特。 似乎人一生都以超越为自豪,以实现超越为幸福。这是一种出人头地,以比别人优越而陶醉于自我价值肯定的幸福心理,这可能是攀比心的根源吧。 "凡事跟人比""凡事想从外部获得认可",同时相反,就极易产生自卑心理,沮丧心理。如何活得通透而智慧呢? 村上结合自己的跑步也谈了感悟,这里我权且将之称为接受的哲学。 接受自己的与众不同:我们似乎一生都在按世俗的样子去修行自身,羡慕别人机灵热情的性格,羡慕别人幽默活泼的谈吐,羡慕别人深沉机敏的气质——唯独讨厌自己所有的天性,甚至穷尽一生在改变自己。 但我们忘记了:这世上正是因为有了我这个独一无二的存在,我才成了我,社会才多彩。 "别人自有别人的价值观和与之相配的活法,我也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与之相配的活法。""正是跟别人多少有所不同,人才得以确立自我,一直作为独立的存在。" 当然就少不了非难和误解了,会使心灵受到伤害。但作者看得很通透: "我就是我,不是别人,这是我的一份重要的资产。心灵所受的伤,便是人为了这种自立性不得不支付给世界的代价。" 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性,面对非难时,作者的消解办法是跑步—— "我总是比平日跑得更远一些。跑长于平日的距离,让肉体更多地消耗一些,好像重新认识自己是个能力有限的软弱人类——从最深处物理性地认识到这一点。——发怒的话,就将那份怒气冲自着自己发好了。感到懊恼的话,就用那份懊恼来磨炼自己好了。" 接受自己的停滞不前:各人情况不同,所以做事的效果肯定不同,特别是人到中年的时候要学会"认怂",这不是消极,而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智慧。村上在年近花甲时,尽管每次比赛前都认真扎实的训练,但比赛纪录就是不能提高。他写道: "我已经到了一定的年纪,时间自会拿走它那份额度,怨不得任何人。这就是游戏规则,就如同河水向着大海源源不断地流去一样。只能把自己这种形象当作自然光景的一部分,原封不动地接受"。 虽然无可奈何,但他想得很开: "至此为止的人生,我好歹也大致(即便不能说充分)享受了其中的乐趣。" 但在现实中,不论是跑步还是做事,总有一部分人"不服老",大有一种把"争强好胜"进行到底的架势,喜欢与年轻人"PK",真不知道是该赞呢,还是该劝?但我想,只要不伤身心健康,任由其吧! 接受自己的能力局限:生而为人,我们必须相信,尽管我们很努力,并一定能做到"第一";甚至,尽管我们很努力,但不一定取得应有的结果。村上在跑步上也是败绩连连—— "与之相比,我对败绩早已习以为常。这绝非自夸。人世间令我徒叹无奈的事情多如牛毛,使尽吃奶的力气都无法战胜的对手也不计其数。" 但不努力,是什么也不会降临的。所以不在结果上,而在于享受努力过程的酸甜苦辣。 接受自己的缺陷:不要以为别人都比自己优秀,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卑的地方。客观地讲这叫"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但有人常常会陷入不如人的自怨自悲,自艾自叹当中,这其实还是不成熟的一种心态。作者却非常达观,他认为与其盯在自己的不足上,不如发扬自己的优点来面对世界: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了形形色色的失误,该拾起来的拾起来,该抛弃掉的摒弃掉,才会有这样的认识:‘’缺点和缺陷,如果一样样去数,势将没完没了。可是优点肯定也有一些。我们只能凭着手头现有的东西去面对世界。" 曾读过一篇鸡汤文章,说是人到中年要学会认怂,不再为不可为之事。要对自己、家庭负责,这不是向生活妥协,而是一种认清自我的清醒和负责。 这与村上春树的感悟有相似的地方,看来,我们这中年人真不要争强好胜了,接受真实的自己吧,少点妄想,少点不甘,多点务实,多点坦然,才是生存智慧。 当我们真正明白了当下的自己,包括自己的年龄、生理、能力、境遇,我们就知道了自己能成为"最好自己"的最大限度,在最大努力中坦然接受自己,这不是最大的人生智慧吗?跑步哲学六:重复的哲学——重复虽是生活常态,重复仍有快乐感觉。 就像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人生的某些事情其实就是不断的重复,如同我们日复一日的上班,做着同样的工作。 不要梦想每天去经历不同的风景,大多数人都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度过日子,其实生命也不过是一日一日的重复而已。 只不过我们换个角度,就会觉得重复如同吃饭、睡觉、做爱一样是生命所需,就不会抱怨日子的枯燥和单调了;甚至看似重复,只要你态度认真,总会不断发现新奇的东西,这当然又是一番生命的意义和乐趣了。 村上对于跑步就是这样认为的: "已经连续四个月,我都在扎扎实实地坚持跑步。这并不是机械的重复,也不是规定的仪式,是身体自然地要求来到路上跑步,如同干渴的躯体要求水灵灵的新鲜水果。" 尽管是重复,但成了一种需求,我记得自己从教时,过着重复的上课日子,时常在紧张繁杂的教学中抱怨牢骚,但一个暑假未在校园课堂,便又有一种渴望。 后来从事行政工作,写不完的公文,加不完的班,一日一日的重复,让我产生极度的厌倦。 但一场大病,在家休了半年假,看着户外的阳光,听着知了的聒噪,躺在床上,竟非常怀念在办公室忙碌的感觉,仿佛只有工作着,才像是没有被社会抛弃,被同事遗忘。 所以不要抱怨生活中的重复吧,其实它也是我们的一种需求! 村上在几十年如一日的跑步中发现了一个事实: 二十多年已经逝去,我也跑过了几乎与年数相等的全程马拉松赛次,可是跑完四十二公里后的感受,与最初那一次相比似乎没有多大的变化。现在依然如故,每次跑马拉松,我都体会经历相同的心路。跑到三十公里,总觉得"这次没准出好成绩呢。"过了三十五公里,体内的燃料便消耗殆尽,开始对各种事物大为光火。到了最后,则生出"揣着空空如也的汽油箱继续行驶的汽车"般的心情。然而跑完后不久,曾经的痛苦可悲的念头眨眼间忘得一干二净,还下定决心:"下次要跑的更好!"任凭积累了多少经验,增添了多少岁,还是一再重复相同的旧事。 其实,我们每天的生活不也是这样吗?重复、重复、还是重复,在这重复中有过偶得或暂得的喜悦、成就,或是快乐幸福,也常伴有不得或事与愿违的沮丧、失落、懊恼和痛苦,但因为我们一直坚信坚持下去,如同"下次要跑的更好"一样,"我要生活的更好",所以日子就一天一天在希冀中度过了,重复的是自己手头的工作、眼前的生活,不重复的是对"美好不断升级"的追求,所以重复就有了极其重要的意义!或者用作者的话说: "不论到了多大年龄,只要人活着,对自己就会有新的发现。" 跑步哲学七:努力的哲学——结果可能一般,但努力更值得敬佩。 有时想人生就是由一个个努力过程和一个个结果构成。我们都盼望凡事有一个好的结果,当然为了这个结果,我们在努力过程中会经历很多: 有痛苦,你看作者结合跑步是咋说的: 正因为痛苦,正因为刻意经历这痛苦,我们才能从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活着的感觉,至少是发现一部分,才能最终认识到(如果顺利的话):生存的质量并非成绩、数字和名次之类固定的东西,而是包含于行为中的流动性的东西。 这句话我反复读了多遍,一直想弄清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决定生存质量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包含于行为中的流动性的东西。",我理解应该是在我们生存过程中,自己的感受到底如何,就像穿一双让外人看来又新又漂亮的鞋子,如果老是夹脚,生存质量那是极低的。 有抗争,随着一些诸如年龄等条件的制约,我们的一些努力很是低效,所以作者很清楚这一点,认为这种努力 "就算这是往底上漏了个小孔的旧锅子里倒水般的虚妄行径,起码曾经努力过的事实会留存下来。不管有无效能,是否好看,对我们至关重要的东西几乎都是肉眼无法看见,然而用心灵可以感受到的。而且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往往通过效率甚低的营生方才获得。" 那么啥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呢?就这里来说,是一种不屈生命的抗争精神,让自己最大限度、最长时间的保持优秀。亲爱的读者啊!您又是如何认为的? 有专注力,如果自己想做的事,认准的事,只有全力以赴去做,才不会后悔和遗憾。我们生活中的所有遗憾,常常是当时没有全力以赴而导致的啊!"如果当时,如果再——就——"过后我们常常会这样感慨,但事实上是没有办法来弥补过您的这个"如果的"。村上春树却是一个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要做的事一定要全力以赴: "无论做什么事,一旦去做,我非得全力以赴不可,否则不得安心。——竭尽全力埋头苦干还是干不好,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撂开手了。然而,如果因为模棱两可、三心二意以失败告终,懊悔之情只怕久久无法拂去" 这是一种人的性格,一种执着的力量。这性格会使人不断地去努力,村上春树无疑是这样的人: "我属于比较执拗的性格,假如有什么事情未能做成,就会一直做到成功,否则便抛舍不下,心情也无法平静。" 其实,我也是这样的人,这种人有个缺点,就是爱钻牛角尖,必须时常提醒自己,学会适时变通。 跑步哲学八:成就的哲学——让自己一生无怨无悔,让结果无限接近目标。 这里所说的成就其实就是成功。只不过,我们都是平凡人,只能在此说说成就,毕竟成就可大可小。 我们行走于世,其实都是"追梦人",否则靠什么活着呢?因为心中一直有"念想"呀!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尽管我们全力以赴的努力"追梦",可结果常常并不是"梦中的样子"。是不是就不算成就,不是很成功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要无怨无悔努力过了,或者结果只要是在无限接近目标,都是成功的人生。 这种认识,村上春树悟的更透: "成绩也好,名次也好,外观也好,别人如何评论也好,都不过是次要问题。对于我这样的跑者,最重要的是用双脚实实在在地跑过一个个终点,让自己无怨无悔:应当尽的力我都尽了,应当忍耐地我都忍耐了。从那些失败和喜悦之中,具体地(如何琐细都没有关系)不断汲取教训。并且投入时间投入年月,一次次累积这样的比赛,最终到达一个自己完全接受的境界,抑或无限相近的所在。" 尽管村上春树这里是说跑步,其实,我们一生追求的事情是不是和跑步相似呢?这里作才跑出一种人生哲学:只要竭尽全力追求梦想,让自己做到无怨无悔,达到一个让自己按受的境界,这其实就是人生的成功,人活一世的价值和成就。 当然啦,也是最幸福的人生,我是这样认为的。亲爱的朋友!您意如何呢?欢迎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