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付资金(什么叫垫付资金) 2020年8月下旬,嘉祥县公安局会同济宁市公安局网警、刑警,铲除了一个从网上骗取并倒卖微信号,到最终实施诈骗犯罪的黑色产业链,并通过缜密侦查,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扣押作案电脑50余台、作案手机1400余部,封停涉案微信号码4.7万余个,避免了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突然接到"领导"的微信 今年8月中旬,济宁市某企业员工收到了一自称该企业领导李某某的微信,要求其添加微信好友。该名员工一看是自己单位的"领导",赶紧与其互加了微信好友。该"领导"在微信上对自己嘘寒问暖一番后,话题一转,称自己亲戚拿到了一个合同,由于资金一时周转不过来,想请该员工临时代为垫付部分资金。员工感觉此事蹊跷,遂向该领导电话核实,该领导回复没有这回事。该员工意识到其中有诈,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警方随后展开侦查。 冒充单位领导微信号的人是谁? 警方经过对该微信号调查发现注册人和使用人均是北方A市的中学生小兰(化名),于是立即赶赴该市见到了小兰。据小兰叙述, 7月份的一天,小兰在网上玩游戏时,与一个昵称是"周周"的网友聊天,几番对网络游戏的体验交流后,对方称可以帮其升级游戏"工具",能很快提高游戏"成绩",小兰是网游迷,欣然同意。 看到小兰发过来的渴望表情,"周周"便开始了所谓的游戏"升级"操作。首先热心的"周周"诚恳的请小兰先把微信中的十几元零钱转走,然后又指导小兰解绑了自己的银行卡。对方的一番热情"帮助"让渴望尽快提高游戏"成绩"的小兰更加深信不疑,在"周周"的帮助下,经过一番操作,小兰的微信号完成了"升级"。至此,"周周"成功将小兰的微信号搞到手。但小兰之后发现通过"周周"提供的升级工具却"升级"无望,自己的微信也无法使用了。 微信号踏上"旅程" 警方经过顺线侦查,发现骗取小兰微信号的"周周"在南方B市,在B市警方的大力配合下,办案民警发现"周周"背后有一个专门从事骗取、倒卖微信号的团伙,"周周"只是该团伙的一名"员工"。 经进一步侦查发现,该团伙内部分工明确,其中"周周"们是一线"员工",专门负责在网上骗取网友微信号,一旦得手马上解绑受骗人微信的注册手机号,更改登录密码,重新"包装"后再将微信号在网上批量转卖牟利。警方顺藤摸瓜,发现B市团伙将骗取到的微信号批量倒卖给了济宁市嘉祥县的一个团伙,嘉祥县的团伙又以同样手法将买来的微信号批量倒卖给南方C市的一个团伙,C市的团伙又以更高的价格将整理包装后的微信号批量卖给D地的诈骗犯罪团伙,于是便出现了本文开始的一幕。至此,在网上骗取、倒卖微信号非法牟利,最终实施网络诈骗犯罪的黑色产业链条完整地暴露出来。 警方提醒: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只是最显而易见的刑事罪名,一旦将自己的实名微信账户出售给他人,更有可能构成赌博、诈骗、传播淫秽信息等犯罪的共同犯罪或者是过失犯罪。 所以,市民一定要守好自己的微信号,虽然你的微信号很值钱,但如果因贪小便宜出售自己的微信号而被他人用来从事非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