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往往自称是"天朝上国",而将其他的国家贬斥为蛮夷。甚至认为其他国家都是中国的属国,其他国家来和中国贸易就叫做"来朝""进贡"。这反映出了中国古人封闭自守、妄自尊大的心理。这样的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呢?一,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 在世界各大文明中,中国的地理位置是最特别的。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端,太平洋西北沿岸。西北部千里无人烟的戈壁荒漠,东北是林海雪原,南部的中南半岛是热带雨林,西部则是难以逾越的青藏高原,东方是孤悬海外的岛屿。总之,中国的地理环境是十分封闭的。如此的地理环境给予了中国人更多的安全感,更多的优越感。只要能够解决北方游牧民族侵犯的问题,那么整个中原华夏就高枕无忧。 在这些封闭的环境内部,却是处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黄河、长江流域,十分适合于农业生产。在华夏先民到达此地后,就发展除了农耕,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继而进入了文明时代。华夏先民在环顾四周,发现周边的民族都处于野蛮时代(新石器时代),于是开始认为自己才是中心,周边均是蛮夷。于是将自己的国度叫做"中国",无比的优越感就出现了。 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了,社会进步了,对周边民族也产生巨大的冲击。于是,周边的一些民族开始被迫臣服于这个国家,于是产生了早期的封建制度。史书记载黄帝时,"诸侯咸来宾从"、"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便是这种封建制度的萌芽。大禹,王权基本形成,"执玉帛者万国",封建制度开始建立。 到了周朝,人们进一步将这这种封建制度完善,并且开始设想一种理想的"五服制度"。也就是周边的蛮夷应该距离的远近和"中国"不同的朝贡体制。至此,华夏族以我为中心的天下观基本形成。《禹贡》写到: 令天子之国以外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緫,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甸服外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任国,三百里诸侯。侯服外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绥服外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要服外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和中国形成对比,地中海一带是人类最早出现文明的地区,这里出现了古埃及、苏美尔、亚述、波斯、赫梯、吕底亚、腓尼基、犹太、希腊、罗马等文明古国,文明之间的交流、冲突十分剧烈。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很容易就被其他文明所灭,一个文明也必须大量吸收他国的优秀文化。因此这一带的文明总体比较开放,难以出现妄自尊大的心理。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平等,双方会多次缔结条约,这就是国际法的开端。 地中海世界 二,农耕文明的保守性 世界上的古文明主要有农耕文明、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三种类型,其中农耕文明属于原生文明,其他两者属于派生文明。三大文明的特点各不相同,农耕文明十分稳定,但是发展速度很慢,比较封闭保守;游牧文明缺乏稳定的物质积累,飘荡不安,形成了很强的掠夺性,但它成为了各大文明交流的中介;海洋文明又叫做商业文明,以工商业为本,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稳定性也不足。 中国古代就是传统的农耕文明国家,甚至是最典型的农耕文明国家。中国古代一直将农业作为立国之本,农业可以给国家提供稳定的赋税、兵员、徭役,同时农民的流动性小,更容易控制。农业的稳定就是国家稳定的保障,为了防止劳动力转移到其他行业,国家制定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农耕文明的基本特征就是自给自足、封闭保守。而商业从未独立形成,一直依附于农业。 如果我们把中国看作一个家庭,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家庭根本不需要外来的资源,因为自己什么都可以生产。乾隆曾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中国皇帝还认为许多外国蛮夷依赖于中国物质。当然,中国古代也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和世界联系,但是这些商业路线的交流还是十分有限的。在明清时期,民间贸易被限制、禁止,只允许官方贸易,其目的就是为了官方垄断,推行了朝贡贸易。所谓朝贡就是将自己看作"宗主",他国为蛮夷、附属。属国必须向"天朝"朝贡。但是没人愿意主动朝贡,于是明清就禁止民间贸易,并且大量向外国朝贡的人进行"赏赐",通过利益来诱导他国来朝贡,制造"万国来朝"的虚假繁荣景象。 这就导致中国的社会越来越封闭,丝绸之路不再畅通了,人们对外界的认识也越来越少了。至少在汉朝时期,人们还直到"西海之外"有方圆五千公里的罗马帝国(大秦),并记载于《后汉书》。在唐朝还直到阿拉伯、东罗马,然而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就认为世界除了中国之外都是蛮夷小国。郑和在印度洋狂了一圈,更是加深了中国人的这种认识。以至于后来利玛窦在向中国人介绍世界地图的时候,被中国士大夫讽刺。后来利玛窦将世界地图进行了改造,把中国放在世界中央,才勉强让一部分士大夫认可了。利玛窦还说"朝贡关系的本质,不是世界向中国朝贡,而是中国向世界朝贡"。 三,专制主义帝制的影响 《诗经》中有一句话"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这句话用在海内是没问题的。但是,自从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后,就开始变化了。中国的皇帝就将以前的分封制范围进行了扩大:过去王畿地区成为帝国的郡县、道路、行省地区,为皇帝直接管辖地区;将外围的"蛮夷"进行了大规模的册封,产生了羁縻的关系。这些册封一般都是名义上的,并无实际上的意义。因此自己是皇帝,对外的册封最高只能到王的级别。 两汉时期,这种册封就开始盛行了,汉朝皇帝几乎把周边的民族或者国家册封了一个遍,如刘秀就册封日本的"倭奴国王"。到了南北朝,日本统一了,也明白了中国皇帝的意思,于是不再接受这种册封,自称为"天皇"。中国史书记载外国君主,从未用过皇帝一词。如称呼罗马皇帝安东尼为"安敦王"。唐朝史书记载阿拉伯君主为"大食王",阿拉伯派遣大使来访问中国,就被记载为"遣使者朝贡"。 即使是两国是敌对关系,册封依然不能停下来。如唐朝和周边的南诏、渤海、吐蕃不断战争,但是名义上还是册封他们为"西海郡王""云南王""渤海郡王"。这种思想曾经在南北朝和两宋时期遭到了重大打击,如宋朝被迫承认辽、金皇帝,甚至南宋一度被迫向金国称臣纳贡。到了明朝,这种面子上无比光荣的事情又被发扬光大了。明朝几乎把整个东亚、东南亚的国家都册封完了,册封连打进北京的俺答汗也册封为了"顺义王",日本的丰臣秀吉被册封为"日本王"(实际上并非国王),估计就差册封荷兰、俄罗斯了。 这就是中国古人的"天下"观,认为世界都是皇帝的世界。这也就导致中国不会产生平等的外交关系。于是,在君主得意忘形的自我陶醉中,在这个社会愚昧无知的自我封闭中,中国人就产生了妄自尊大、天朝上国的心理。1842年,清朝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但是依然没有改变这种心理,清朝官方依然将英法称为"蛮夷"。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了北京,清朝才不敢称呼外国为蛮夷,天朝上国的心理才真正遭到了冲击。然而,只要中国国力稍微恢复,这种心理就会重新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