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你,你知道中国有一个少数民族叫作"穿青人"吗?你肯定回答不知道。 我的家乡是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我的民族就是穿青人。 每次我在"民族"一栏填下"穿青人"的时候,身边的同学朋友都会疑惑,"咦?怎么没听说过这个民族?" 穿青人不在我国56个民族中,是中国最大的未识别民族。从小到大,我一直生活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云贵高原。五十六枝民族之花或许没有唱到我们,但我们依旧在歌声之外悄然绽放。 穿青色的民族 先说说我的这个民族吧。 "穿青人"的"穿青"二字来源于我们的传统青色服饰。据传,这一称呼最先是他称,后来逐渐被接受成为穿青人的自称。穿青人的女性传统服饰一般为三节衣,即青色上衣直至腰部,蓝色下装直至小腿,腰间绑上青色的腰带,衣脚均装饰有白布镶边。不过,穿青人姑娘的服饰则略有不同,一般上下一色。 行走在屯堡小巷里的穿青人 近年来,随着穿青人的不断汉化,大部分地区的穿青人已经不再保留他们独特的服色,富有穿青特色的许多传统活动也只停留在老一辈的记忆当中。 传统上,穿青人在过大年之前,要提前做好"三十条工",也就是三十件准备工作。其中一项是打糯米粑粑:将煮熟的糯米捶打之后,捏成小块团状,再从中取五个作为"神粑",搭配五碗饭和五杯酒,用来供奉"五显神"。 这五个"神粑",一个在大年初五之后由全家人分食,寓意保佑全家平安;剩余四个则在正月十五时拿到菜园中进行"吃菜虫"仪式。 "吃菜虫"时,穿青人会一边吃神粑一边进行祈福。祈福仪式首先是用肉"喂"树,将果树砍一个小口后,再由两个年轻人一问一答。一人问:"你开不开花?"一人将肉填入小口后回答:"开花!"第一人问:"果子繁不繁密?"第二人回:"繁密!"第一人再问:"果子甜不甜?"第二人回:"甜!"以此祈愿果树来年能够果硕肉肥。 "剃头礼"是少数仍在流传的传统穿青习俗,也叫"成丁礼"。如果家中的小孩体弱多病,为了保佑其茁壮成长,穿青人会将小孩子的头发留长,之后在三岁、六岁、九岁、十二岁当中的某一年举行"剃头礼",以此祝福小孩子健康成长,无病无灾。而"剃头礼"一般由生辰八字符合条件,而且儿孙满堂的长辈举行。在这一天,小孩子的亲朋好友都要送新衣服表示庆祝,还要宴请邻里,十分隆重。 官方态度:从否认到承认 对于穿青人的族属起源,学界莫衷一是,众说纷纭。 民国初年安顺的穿青人照片 有学者认为,穿青人最早是随同明朝军队服役南征的汉人移民,后来成为一个稳定的聚居群体,是汉人的一支;有的认为穿青人与江西畲族同出一氏,应归入少数民族畲族;也有的认为穿青人的祖先并非单一民族,而是一个多民族的人们共同体。这样复杂而不明确的起源,使各方对"穿青人是否为一民族"的问题产生了不少争议,因此,穿青人的民族认定一波三折。 1955年,为了解决穿青人的族属问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派人前往贵州西北部进行实地调查。在综合考量了穿青人的语言特点和历史发展后,委员会得出了穿青人是汉人的结论。之后一段时间内,在实际工作中,穿青人都与汉族受到同等对待。 这样的处理方式,激起了许多穿青人的不满。在他们眼里,祖宗留下来的身份,不能随意说改就改、说断就断。 穿青人申请单一民族的媒体报道照片 1986年,主要由穿青人组成的"贵州省民族识别工作队"重新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认为穿青人是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一年后,公安厅与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下发文件,规定穿青人可以享受少数民族待遇。但至今,穿青人的民族身份仍然不被官方认可。 关于穿青人身份的争议,其实是中国民族识别问题的遗留,但这个识别过程并非易事。 建国后,为了实现民族平等,国家鼓励少数民族公开民族成分并提出族名。然而,从解放初至1953年,上报的少数民族族名据称有四百余个,其中存在许多重复和误用,比如同一民族的自称和他称重复,或民族内部不同分支上报了不同的族名。单是辨明这些名称的关系,就需要耗费很大精力。 此外,民族的人口流动、周边的文化影响、民族之间的融合等情况,都会增加识别的难度。判别一个群体是否成为一个民族,需要多方面考虑地域特征、文化特征、历史演变、心理素质等特性,决非一日之功。现有的55个少数民族,就花了近三十年才识别完成。 在民族识别过程中,没有被官方认定为独立民族的群体,就被称为"未识别民族"。他们有的被归入了其他民族,但部分划分存在争议(如龙家人、木佬人);有的在进行了民族识别后,尚不能确定民族身份的归属(如克木人、蔡家人);有的还没有被纳入民族识别的程序中。穿青人过去曾是第一种情况,而今则回归为未识别民族。 《百苗图》中的龙家人 在今天的中国,未识别民族这一群体的数量仍然不小。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未识别民族人口约有64万人。2003年,公安部下发文件,规定穿青人居民在身份证上的民族一栏上可以填写"穿青人",作为一种过渡办法。 由于未识别民族的民族信息在公安系统中的记录较为特殊,现在还有部分有关机构查不到信息,给穿青人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我住酒店时就常常需要额外的登记。但在一些场合,穿青人已被视为少数民族对待。在贵州省,高考报名的民族选项栏里就有特意设定的穿青人选项。 我眼中的穿青人 在我的家乡,穿青人的密度很高,我小学的班级中,大约有一半学生都是穿青人。 在我的家乡,穿青人汉化严重,除了汉族的鬼节日期为七月十五日,穿青人的鬼节是七月十三日外,在其他习俗上和汉族没有差异。我甚至从来没有见过穿青人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也从未听说过自己民族的特殊节日和对"五显神"的崇拜。 这种汉化从很早前就已开始,连我的外公外婆也没穿过穿青人的民族服饰。我向外婆问起穿青人与汉人的差别时,外婆说,除了在旧社会时,汉人女子裹小脚,而穿青女子不裹,就没有别的差异了。 穿青人的孩子们不再穿青色服饰 我认为,严重汉化不仅仅是穿青人面临的问题,也是绝大多数少数民族的趋势。除苗族等个别民族外,其他少数民族已经很少使用民族语言。各少数民族的特色习俗也因民族融合出现了传承危机。我曾前往彝族村落,参与火把节庆祝活动,却发现庆祝仪式和其他民族的类似活动没有太大区别。 穿青人是未识别民族,大家对它的了解程度不高,即使在主要聚居的贵州,也少有人熟悉,贵州以外就更没人知道了。由于过去关于未识别民族的制度不够完善,很多穿青人被迫在户籍登记中将自己记为汉族。一些人希望能够实现穿青人的民族识别,开始收集本民族的相关信息。 我内心里希望穿青人和别的民族不要混为一谈,但客观来看,我和汉族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没有特殊的语言和服饰,我也不认同那些类似"封建迷信"的民族文化,其实我没有资格说我就是一个穿青人。 但我也记得,在2014年,家乡政府出台政策,允许穿青人自愿改变自己的民族身份时,我外公挺生气的——可能有一种情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