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君子无故,身不离玉。"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玉,晶莹油糯,温润典雅,美轮美奂,寓意深远,深受国人喜爱。 和田玉挂件 玉在中国具有崇高的尊贵地位:"玉"和"王"古代是一个字,汉代后,"王"加点成"玉",汉字中,用作偏旁部首,在左边的用"王",如瑞,琼,珠;用在下边的用"玉",如宝,玺,璧。只有皇帝的印章才可以用"玉"制造,叫"玉玺"。公卿大臣的印章用黄金制作。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到了秦始皇手里,制作了一枚"受命于天,既寿永内昌""传国玉玺,成为历代正统皇帝的凭证。 玉石由"神玉"走进"礼玉"走进"王玉"之后,逐步走进"寻常百姓家",收藏经营玉石的热度破浪翻涌。 在厚重的玉石文化背景下,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我老家十几个村庄的玉商抓住改革开放的良机,异军突起,在玉石商圈大放异彩。 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玉石批发市场,在河南南阳镇平县石佛寺,号称"中国玉都"。市场上有不少封丘老板的店铺,加工批发,以明清两代玉为主,兼做新工,玉质优良,精雕细刻,顾客盈门。封丘玉商卖新工杂项的主要来此地进货(不懂的慎入,水深)。 其次,安徽省蚌埠的玉石批发市场,也是名扬海内外,也有一部分封丘人老板,主流是做仿古件,仿的逼真,仿的到位,仿的到代,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稍不留神,就走眼。 和田玉耳坠 北京潘家园,南京夫子庙,广州上海西安等大城市古玩城,都有封丘玉商的店铺和身影。郑州大学路上古玩城,郑州东区甲天下古玩城鉴宝中心,封丘玉商几乎占半壁江山。 最近两年,封丘的玉商,开始进军禹州神垕的古玩市场。神垕是一座美丽古老的山城,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玉石批发历史悠久,也是钧瓷的发源地和烧造地。 封丘周围附近,开封,新乡,鹤壁,濮阳,安阳,菏泽的古玩城,都是封丘玉商常来常往之地,当地人盛宴款待,希望封丘人能带动市场发展。 一次到开封市场摆摊,两个店老板六十岁左右,银须飘飘,两只胳膊上缠绕着玉石的玛瑙的菩提子的沉香木的手链,脖子里挂几件和田玉籽料雕件,右手指夹烟卷,左手掌把玩着带皮色籽料渔翁得利,浑身就是一副玉石货架,一派仙风道骨,玉石界大佬的气派。蹲到我对面,拿着一个俄料关公问我:"老师儿,这个啥价位?" 我看对方是同行,道上的老玩家,没敢多要,随意的说:"三千。"对方不屑一顾瞄我一眼,问:"啥料子?要这么贵?我手里这个能值多少?""俄料的,老坑熟料。您手里这件是和田籽料,价格不菲。您脖子上的三千一件我要。" 老物件 两位老人一脸的笑容,伸出来大拇指说:"听口音你是河北的,只是眼生。封丘玩玉的都不可小看。"站起来指着东边说,"收摊了去我店里喝茶,我去转转。"电视上许多鉴宝专家是"砖家",封丘的专家才是名副其实。 安阳市浚县大十字街,有一家成规模的玉石店,女老板四十多岁,用着两个店员。遇到封丘的就是徒弟,她不认料,完全靠那个小机器从比重密度来识别玉种。 我们封丘玩玉的靠的是眼力。缅甸翡翠,和田玉,俄料(俄国玉),韩料(韩国玉),青海料,南阳玉,岫玉,绿松石,南红玛瑙,眼前一过,分的清清楚楚。苏州工,扬州工,汉八刀,乾隆工,看的真真切切。是红山文化,龙山文化,夏商周战汉,唐宋元明清哪个朝代的宝物,诊断的不差分毫。 这都是在商海实战中,在一眼高底决定一生是荣华富贵,还是逃荒要饭中锻炼的火眼金睛,独门秘籍。 封丘玉商在市场远远看到某个人,拿着放大镜聚光灯,反复的左看右看,放大镜要进入眼球了,看半天不敢下结论,都会偷偷的笑,不是外行,就是刚刚入门的学员。 玉石摆件,太狮少狮 封丘县玩玉的都是哪些人呢? 男女老少都有,都是农村人。没有一个大学生,也没中专生,即使有,也是后来家族式中产生的,初中毕业的最多。 但是,不要小看了这些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文盲有文化。"我改了两个字。有看官说:"文盲会有文化吗?"有,一定有。有文凭的哪怕是大学文凭,不见得有文化。学问低的人,往往敢说敢干,心理素质好。为生计而自学,为生意而自学。董明珠说:"什么清华北大,都不如胆子大。" 这些人懂得行道规矩,说的都是"行话"。瓷罐有个裂纹,他说有冲。玉中有杂质,他说有绵有絮。马未都的《醉文明》,古方的玉石图书,他们都买都看。电视上的鉴宝,寻宝节目,每期必看。再个,大部分入道时都有师傅领路,在用中学,学以致用,学到的都是实战实用的。高手在民间,工匠精神在作坊。 玉镯 我的几个初中毕业的学生,早二十年都超过了我几辈子挣的钱。开宝马,住别墅,过得是大城市人的生活,谈茶论道,举手投足,一身的文化气息,雅致得体。"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古人说的真对。 我曾经和他们探讨过。下边是摘录他们的话: 黄金有价玉无价。金镶玉是完美组合,富贵与雅致达到极致。"玉"和"金"永远是一对孪生姐妹。你有金枝我有玉叶,你有金口我有玉言。不过,"有眼不识金镶玉"要重新认识,许多金镶玉中的玉质是劣等的,好玉比黄金贵,何必要镶玉呢? 杨玉环亭亭玉立,玉树临风;贾宝玉林黛玉玉壶冰心。 中国的历史公认的有五千年历史。而内蒙赤峰兴隆洼出土的玉玦,有八千年的历史,也是世界公认。《鸿门宴》中,"举所佩玉玦以示者三",发暗号要项羽杀刘邦,"玦"就是决断,当机立断,可惜,项羽错失良机,遗恨终生了。 中国史前文化,最有力的证据是辽宁的红山文化(玉器),浙江的龙山文化(玉器)。 当年,吕不韦在邯郸干的就是玉石买卖,成为暴发户。为结交权贵,把自己的姬妾赵姬送跟秦国公子嬴异人,后来赵姬生下秦始皇。玉石成就了大秦帝国,吕不韦圆了高官梦。 和田玉观音牌子 玉石界交易,有个怪异:喜欢就是价格。要价高,说你漫天要价;要价底,说你的货不真。 相反,那些有点儿学问的,自持头脑聪明的,看看玉石书籍,纸上谈兵,按图索骥,大显身手,等着吧,不被淹死也要淹个半死。当年我班的学习委员大都是教师,知足常乐,安贫乐道,稍有大富大贵的。 有时候,"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只能当做励志名言。 封丘没有玉石矿产资源,为啥会出现玉石商人呢? 一个字"穷"。正如毛主席说的:穷则思变,要变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章,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我老家戚城村那一带,地势低洼,十年九涝,盐碱地多,生活困难,故铤而走险。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戚城周围裴固闫店小辛庄大辛庄双炉马圪当老庄西柳园铁路等村庄,家家户户,三人一群,五人一伙,亲戚朋友组合,兜里装个一百两百的,和要饭无疑,千军万马,偷偷摸摸,跑遍全国各地收玛瑙玉石老物件。 一时间,戚城周围被附近几个县称为"金三角"。三教九流的人都来光顾,正道的邪道的,盗墓的收购的,鱼龙混杂。县乡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有的是例行公事执法;有的是顺手牵羊发财;有的当了保护伞,坐收渔利;有的跳进去,扑腾腾发了大财。 和田玉挂链 当时虽然改革放开的号角嘹亮吹响,但是投机倒把依然禁止,倒卖文物是犯法行为。有的人一夜暴富,有的人走上小康,有的人进了大牢,有的家破人亡,都有一把辛酸泪。 和田玉的繁荣,要归功于港台地区的玉商。80年代初期,和田玉,昆仑玉,俄罗斯玉价格相差无几,国内玉石市场和民间哪里知道外国玉?80年代末,港台玉商疯狂收购和田玉,是和田玉成为最昂贵的玉料,现在和田白玉的抛光工艺也是台湾玉商提出来的。几千年的手工工艺逐渐被电动电脑工艺取代。 80年代初期下乡吆喝着收购,收来的和田玉最多,手工做的老物件最多,假货很少,没有机工。来得易得,走的容易,都是解燃眉之需,能赚钱就卖,没有收藏意识。有卖到国营文物商店的,有广州香港南蛮来收购的。最大利益获得者是老板。 和田玉手镯和玉牌子 八九十年代,有一部分玉石商贩,把"老改"——老料和田玉,有伤残的,加工修复,行语是老料新工,当老物件高价卖跟当地官员或外地老板,赚了钱,洋洋得意。十年后,开始后悔莫及,而且,越来越后悔,永远后悔。单是那块料子现在几乎绝迹。 还有许多人后悔,如果,我那一块玉璧现在卖,能买下封丘县城。如果我那个翡翠鼻烟壶放到现在,我一家都在北京生活了。人生就是这样,有许多的如果,有无尽的遗憾。"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和决断是少数人。 摸打滚爬中,悟出经验,自己当老板,不只是收购,还有部分人开始加工批发玉石。从玉石发展到瓷器,木器,石头,字画等杂项,凡老物件皆囊括,规模越来越大。 长垣人凭借一根焊条,一把勺子,一根棉签,一把刷子走向成功,戚城乡凭借一片瓷片,一片玛瑙,一块玉石脱贫致富。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也有,不过,"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 和田玉手链和观音牌子 进入两千年,戚城玉石市场应运而生,在大工河河堤,在全国来说,农村的古玩市场,除了山西介休市张来镇,为数不多。逢周三开市,山东,河北的客商慕名而来。后来,封丘古玩市场成立,冲淡瓦解了戚城的市场。但是,封丘古玩市场中,开店设点的,戚城附近的人占了绝大部分。 有同行没同利,大浪淘沙,几十年间,封丘玉商已经整体固定为一个群体,散落在全国各地,年轻人居多。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封丘玉商做到了。借此文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人知道封丘玉商,了解玉石知识。愿封丘玉商生意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