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巇第四 【原文】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 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巇(xī)者,罅(xià)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 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 【译文】 世间万物都有自然发展的规律,万事都有聚合分离的法则。虽然距离很近却互不认识,虽然距离很远却能互相了解; 距离近的所以看不见,那是因为没有考察对方言辞;距离远的所以可以知晓,那是因为能经常来往,互相体察。 巇,也就是罅。罅是由小的裂缝开始,像山涧发展成大裂隙一样。 在裂痕刚出现时就要通过"抵"使其闭塞,通过"抵"使其减小,通过"抵"使破裂停止,通过抵的方法而使之消失,通过抵的方法而获得成功,这就是用"抵巇"之术堵塞缝隙的道理。 【原文】 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用。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 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 其施外,兆萌芽蘖之谋,皆由抵巇。抵巇隙,为道术。 【译文】 当事情有了危险的征兆时,只有圣人才能觉察出来,而且能够独自发挥应有的作用。顺应变化分析事物,善于使用计谋,发现细微之处,并提前预防。 事情初起时如秋毫之末那样微小,发展起来就可以形成震动泰山的效果。 当圣人德政推行到外方以后,那么奸邪小人的一切阴谋诡计,都可以利用抵巇之术。抵巇堵塞缝隙,就是一种道术。 【原文】 天下分错,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窜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牙巇罅"。 圣人见萌牙巇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 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 【译文】 天下分崩离析,上没有圣明的君主,公侯丧失道德,那么进谗言干坏事的小人就会出现,贤良的人得不到任用,圣人逃跑隐藏,贪图利益和弄虚作假的人兴风作浪,君主和臣子之间出现猜疑,以致国家纲纪土崩瓦解;民众之间互相攻击射杀,父子关系离散,甚至反目为仇,这就是国家大乱的征兆。 当圣人看见国家出现裂痕之后,就会采取"抵巇"之术堵塞裂隙。 圣人认为:当世道可以治理的时候,可以用抵巇方法堵塞缝隙,当不可以治理的时候,则可用抵巇的方法获得它。或者堵塞缝隙,或者得到天下,或者恢复天下,或者取代天下。 传说中上古五帝之时,是以抵巇之术堵塞天下,上古三王之时,是以抵巇之术得到天下。诸侯之间互相用抵巇之术争夺的很多。此时,善于运用抵巇之术者就能成功。 【原文】 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 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 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译文】 与天地有离合一样,裂隙逆乱总是相伴相随,不能不明察秋毫。要想考察这些问题,就要用"捭阖之术",能用此道的就是圣人。 圣人,乃是天地所派遣的特使,假如世间没有裂隙需要抵塞,那么就深深地隐藏以等待时机;遇到裂隙出现需要抵塞,那么就为此谋划。 这样,对上可以合作,对下可以督察。既能有所根据,又能有所遵循,这就是天地的守护神。 【评析】 "抵巇"的谋略就是在裂痕刚刚出现时,就要通过抵御来使其得以控制或使破镜重圆,在裂痕不可弥补时就要通过破坏使其彻底瓦解,并重建"完整"。 重建"完整"有两种方法,一是弥补,二是征服。 弥补的结果是恢复原样,征服就是加以改造重新获得。 由堵塞小的缝隙,就可以悟出"防患于未然"的道理。堵塞小缝隙,实际就是治国的谋略。 五帝时代可以用弥补的方法,三王时代只能用征服的办法。至于诸侯之间的征伐更是不计其数。 在天下大乱之时,就要靠"抵巇"取胜。所谓裂缝,可指事变、奸计。明察裂缝,可以窥察奸人。 另外,明察裂缝,也可指识别敌对阵营中的隔阂,用离间计使敌人的裂缝变大,最终分裂他们。 经典案例一:墨子班门弄斧 话说中国有句成语叫做 班门弄斧,就是说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那是自不量力,不知天高地厚。这是人们普遍的认识。 然而在中国历史上还真有那么一位敢于在鲁班门前弄斧,还战胜鲁班的人,他就是中国古代唯一的一位平民圣人,这个就叫墨翟,人们称为墨子。他被誉为大爱无言的圣贤。 墨子也是鬼谷子最好最好的朋友,鬼谷子很多弟子去找工作竞聘都是墨子推荐的。 那么墨子又是怎么班门弄斧的呢? 当时楚国有一位能工巧匠叫鲁班,又叫公输盘。人称木匠的鼻祖。 有一回,楚国要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国特地设计制造了一种云梯,准备攻城之用。 那时墨子正在齐国,得到这个消息,心想着大国进攻小国,而且是无理由的进攻,感动非常气愤。 于是他急忙赶到楚国去劝阻,一直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国的郢都立刻找到鲁班一同去见楚王。 墨子竭力说服楚王和鲁班别攻宋国。楚王终于同意了,但是他们都舍不得放弃新造起来的攻城器械,想在实战中试试它的威力。 墨子说:"那好,咱们就当场试试吧。"说着,解下衣带,围作城墙,用木片作为武器,让鲁班同他分别代表攻守两方进行表演。 鲁班多次使用不同方法攻城,多次都被墨子挡住了。鲁班攻城的器械已经使尽,而墨子守城计策还绰绰有余。 鲁班不肯认输,说道:"我有办法对付你,但是我不说。" 墨子说:"我知道你要怎样对付我,但是我也不说。" 楚王听不懂,问是什么意思。墨子说:"公输子是想杀害我。他以为杀了我,就没有人帮宋国守城了。他哪里知道我的门徒约有三百人早已守在那里等着你们去进攻。" 楚王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好吧,我们取消攻打宋国的计划。"这时墨子才带着胜利的微笑,告别楚王而去。 就这样,墨子用他的智慧制止了一场侵略战争。 案例2——为一钱丢前程的书生 话说南昌有位书生,他父亲在国子监里当助教,他也随父亲住在京城。 有一天,他偶然路过寿寺大街,见有一间书肆,便走了进去。 书肆里有一个少年书生,挑中了一部《吕氏春秋》,点数铜钱交钱时,不小心,一个铜钱掉在地上,轱辘到一边去了,少年并没有发觉。 南昌书生看见了,暗中把钱踩在脚下,没有作声。等买书少年走后,他俯下身子把铜钱拾了起来,装入自己衣袋中。 俗话说:隔墙有耳,窗外岂无人。 他不知道旁边坐着的一位老者,已经凝视了他很久,老者忽地起来,问他姓名。听罢,冷笑一声走了。 后来这个书生读书倒也刻苦,进了誊录馆,接着拜求选举,被授予江苏常熟县县尉职务。 他春风得意,整理行装赴任途中,投递名片去拜见上司,这时候,汤公任江苏巡抚,一见递上来的名片,就传话说不见。 书生多次求见,一次也见不到汤公的面儿。巡捕传达汤公的话说:"你不用去赴任了,你的名字已经被写到弹劾书上了!" 书生一听愣了,便问:"下官因何事被弹劾?"巡捕传说:"贪。" 书生考虑,一定是弄错了,于是急切要求面见巡抚大人陈述理由。 巡捕进去禀报后,汤公还是不见,仍让巡捕出来传话说:"你不记得当年书肆中发生的事了吧。当秀才时,就把一个小钱儿看得像命一样,如今侥幸当了地方官,能不贪财,作头戴乌纱的窃贼吗?你赶紧解职回去吧。" 这个时候,那个书生才明白,当年问自己姓名的人就是潜庵汤公,于是十分羞愧的辞官离开了。 这正是,天地日月离合始,离中有合 合中有离, 女娲后羿举手治。 人间百事矛盾系,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攻守兼备万事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