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发现哮喘经常在夜间发作的原因
据外媒报道,大多数哮喘患者都知道,他们的症状往往在夜间更严重,这种现象已经被观察了几个世纪。但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项有趣的新研究对十几名哮喘患者进行了两项严格的实验,结果发现身体的生物钟可能是罪魁祸首。
1698年,英国内科医生约翰·弗洛耶爵士出版了一篇题为《A Treatise of the Asthma》的主题论文。这是对哮喘这种常见疾病的首批有力调查之一,而弗洛耶的关键观察之一是,哮喘发作往往更频繁地发生在深夜,导致这种情况被非正式地称为“夜间哮喘”。
多达四分之三的哮喘患者报告称,夜间症状会恶化,这种现象通常被认为是由于各种行为和环境因素,其中包括姿势变化、空气温度和睡眠环境。
一些研究人员则还推测,昼夜节律可能在哮喘发作的起起落落中发挥作用。我们知道我们的生物钟会影响各种生理过程,但研究人员从未完全关注昼夜节律系统对哮喘严重程度的影响。
这项新研究的论文共同通讯作者Frank Scheer指出:“这是第一个将昼夜节律系统的影响跟包括睡眠在内的其他行为和环境因素隔离开来的研究。”
为了分离昼夜节律对哮喘的影响,研究人员对17名哮喘患者进行了两项彻底的实验室研究。第一个实验被称为“恒定常规”测试。在这里,参与者在持续昏暗的光线条件下保持38小时不睡觉。研究对象连续38小时保持固定坐姿,每两小时摄入相同热量的零食。
该实验的目的是尽可能消除许多行为和环境因素,从而允许对哮喘症状的昼夜节律进行直接调查。
第二个实验被称为“强迫非同步”并将队列置于一个7天28小时的睡眠/觉醒周期中,每天的行为平均安排在每个28小时的一天中。这一过程持续196个小时,旨在有效地将日常行为跟内部24小时的昼夜节律周期分离开来。所以在实验结束时,睡眠和饮食阶段完全脱离了昼夜节律。
两项实验都表明,昼夜节律在日常周期内调节肺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趣的是,强迫非同步实验显示,睡眠阶段在哮喘严重程度中发挥着显著作用,而不受昼夜节律影响。
然而昼夜节律周期对哮喘的影响与睡眠/觉醒行为周期同样相关,最低的肺功能在相当于昼夜节律的凌晨4点左右被检测到。因此,哮喘在夜间加重的最终原因是睡眠行为和昼夜节律周期的相对均衡组合。
“我们观察到,哮喘最严重的人通常是那些在夜间遭受最大的昼夜节律性肺功能下降的人,也有最大的行为变化,包括睡眠,”该研究的论文共同通信作者Steven Shea说道,“我们还发现,这些结果在临床上很重要,因为当在实验室进行研究时有症状的支气管扩张剂吸入器在昼夜节律性夜间的使用频率是白天的4倍。”
尽管这项研究有力地证实了内源性昼夜节律对哮喘严重程度的作用,但仍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研究人员推测,一系列已知的机制随昼夜节律周期的涨落而变化,但需要更多的工作来确定是哪些特定的潜在过程在影响哮喘。假设的机制包括从组胺和褪黑素水平的昼夜变化到免疫细胞的每日振荡。
研究人员在研究中总结道:“我们的研究使我们能从统计上分离出昼夜节律、行为和环境影响对肺功能的独立影响。这些结果可能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为治疗指明不同的目标。具体来说,针对昼夜节律系统的疗法可能包括定时光照或定时药物以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或影响中枢或外周昼夜节律时钟本身。”
【来源:cnBeta.COM】
研究低空磁重联可能是木星神秘极光的驱动因素据外媒报道,在行星云顶上方不远处的磁重联事件或许可以解释为何ldquo朱诺号rdquo还没有观测到木星极光的来源。与地球一样,木星的磁场将带电粒子导入其大气层,导致在其两极附近形成
新型高效光学晶体管有望让计算速度提升1000倍由斯科尔沃(Skoltech)和IBM带领的一支国际研究团队,刚刚打造了一种极其节能的ldquo光开关rdquo(OpticalSwitch)。得益于对光子的操纵能力,其致力于取代
为植物设计补丁可以实现对作物压力和病害的连续监测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植物可以穿戴的贴片,以持续监测植物疾病或其他压力,如作物损害或极端高温。我们创造了一种可穿戴的传感器,通过测量植物排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
外媒InSight终于在火星上探测到大型地震据外媒报道,虽然InSight在火星上已经待了很长一段,但它却一直没有检测到强度大的地震。不过最近NASA宣布,InSight终于在火星上探测到了上大于4级的地震。其中一次地震非常
NASA毅力号相机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拍摄火星景观美国宇航局(NASA)的ldquo毅力号rdquo探测器已经在杰泽罗陨石坑探索了超过217个地球日(211个火星日),那里的尘土飞扬的岩石开始揭示它们的故事关于一个流淌着熔岩和水的
新发现的甲龙物种拥有与其他物种不同的奇异盔甲据外媒报道,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宣布发现了一个新的甲龙物种。科学家们发现,该物种有一种独特的ldquo盔甲rdquo,这种ldquo盔甲rdquo在其他任何脊椎动物身上都没有被观察到
濒危灵长类动物的消亡或引发其寄生虫的更多物种灭绝一项新研究预测,108种受威胁的灵长类动物的消失会使另外176种寄生虫物种灭绝,因为它们没有其他合适的宿主。研究称,猴子猩猩和它们的近亲的灭绝危机迫在眉睫,这可能会对那些在它们体内
科学家在超大质量黑洞附近观察到磁结构科学家对最接近星系Messier87(M87)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一个新视图的分析显示了靠近黑洞的磁场的重要细节,并暗示了强大的物质喷流如何在该区域产生。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使用事
科学家设计粘性胶带模块让机器人知道地板是否干净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被用来自主清洁机场和医院等场所的地板和其他表面。但你不得不怀疑机器人是如何知道地板是否足够干净的?一个新的模块很快就能告诉它们。该装置目前正由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研
研究无耳线虫能通过其皮肤听到声波据外媒报道,密歇根大学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线虫,尽管没有类似耳朵的器官但却能感知并对声音做出反应。这些发现于2021年9月22日发表在Neu
天文学家观测到木星上的另一次天体撞击事件据外媒报道,1994年,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SL9)撞击了木星,随后这颗彗星被木星引力捕获(并在其引力作用下解体)。这一事件当时成为媒体报道的一个大事件,因为它是第一次直接观察到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