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房产时事环球科技商业
投稿投诉
商业财经
热点动态
科技数码
软件应用
国际环球
晨报科学
新闻时事
信息智能
汽车房产
办公手机
教育体育
生活生物

研究人员发现哮喘经常在夜间发作的原因

  据外媒报道,大多数哮喘患者都知道,他们的症状往往在夜间更严重,这种现象已经被观察了几个世纪。但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项有趣的新研究对十几名哮喘患者进行了两项严格的实验,结果发现身体的生物钟可能是罪魁祸首。
  1698年,英国内科医生约翰·弗洛耶爵士出版了一篇题为《A Treatise of the Asthma》的主题论文。这是对哮喘这种常见疾病的首批有力调查之一,而弗洛耶的关键观察之一是,哮喘发作往往更频繁地发生在深夜,导致这种情况被非正式地称为“夜间哮喘”。
  多达四分之三的哮喘患者报告称,夜间症状会恶化,这种现象通常被认为是由于各种行为和环境因素,其中包括姿势变化、空气温度和睡眠环境。
  一些研究人员则还推测,昼夜节律可能在哮喘发作的起起落落中发挥作用。我们知道我们的生物钟会影响各种生理过程,但研究人员从未完全关注昼夜节律系统对哮喘严重程度的影响。
  这项新研究的论文共同通讯作者Frank Scheer指出:“这是第一个将昼夜节律系统的影响跟包括睡眠在内的其他行为和环境因素隔离开来的研究。”
  为了分离昼夜节律对哮喘的影响,研究人员对17名哮喘患者进行了两项彻底的实验室研究。第一个实验被称为“恒定常规”测试。在这里,参与者在持续昏暗的光线条件下保持38小时不睡觉。研究对象连续38小时保持固定坐姿,每两小时摄入相同热量的零食。
  该实验的目的是尽可能消除许多行为和环境因素,从而允许对哮喘症状的昼夜节律进行直接调查。
  第二个实验被称为“强迫非同步”并将队列置于一个7天28小时的睡眠/觉醒周期中,每天的行为平均安排在每个28小时的一天中。这一过程持续196个小时,旨在有效地将日常行为跟内部24小时的昼夜节律周期分离开来。所以在实验结束时,睡眠和饮食阶段完全脱离了昼夜节律。
  两项实验都表明,昼夜节律在日常周期内调节肺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趣的是,强迫非同步实验显示,睡眠阶段在哮喘严重程度中发挥着显著作用,而不受昼夜节律影响。
  然而昼夜节律周期对哮喘的影响与睡眠/觉醒行为周期同样相关,最低的肺功能在相当于昼夜节律的凌晨4点左右被检测到。因此,哮喘在夜间加重的最终原因是睡眠行为和昼夜节律周期的相对均衡组合。
  “我们观察到,哮喘最严重的人通常是那些在夜间遭受最大的昼夜节律性肺功能下降的人,也有最大的行为变化,包括睡眠,”该研究的论文共同通信作者Steven Shea说道,“我们还发现,这些结果在临床上很重要,因为当在实验室进行研究时有症状的支气管扩张剂吸入器在昼夜节律性夜间的使用频率是白天的4倍。”
  尽管这项研究有力地证实了内源性昼夜节律对哮喘严重程度的作用,但仍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研究人员推测,一系列已知的机制随昼夜节律周期的涨落而变化,但需要更多的工作来确定是哪些特定的潜在过程在影响哮喘。假设的机制包括从组胺和褪黑素水平的昼夜变化到免疫细胞的每日振荡。
  研究人员在研究中总结道:“我们的研究使我们能从统计上分离出昼夜节律、行为和环境影响对肺功能的独立影响。这些结果可能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为治疗指明不同的目标。具体来说,针对昼夜节律系统的疗法可能包括定时光照或定时药物以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或影响中枢或外周昼夜节律时钟本身。”
  【来源:cnBeta.COM】

研究响尾蛇能利用声学技巧欺骗人的耳朵据外媒报道,研究人员8月19日发表在CurrentBiology上的报告称,响尾蛇会随着潜在威胁的临近而增加发出响动的频率,这种突然切换到高频模式的方式会让包括人类在内的听者认为它哈佛科学家研发的3D打印鼓膜修复贴片已进入商业生产据外媒NewAtlas报道,鼓膜穿孔会导致疼痛和听力受损,而且修复起来很麻烦。哈佛大学科学家开发的PhonoGraft是一种3D打印的植入物,可以通过ldquo鼓励rdquo自然细研究发现两种关键的大脑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善据外媒报道,与年龄有关的认知能力下降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话题,但是当涉及到一个人的心理能力时,变老并不完全是坏消息。根据乔治敦大学医学中心的一项新研究,两种关键的心理技能实际上可能随着科学家找到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的可能来源根据美国西南研究院(SwRI)的新研究,6600万年前被认为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很可能来自太阳系主小行星带的外半部分。这个被称为希克苏鲁伯撞击体的大型天体直径估计为6英里(9。6公外媒科学家确定人类前往火星的最安全时间据外媒CNET报道,人类已经确定了亲自访问火星的想法,但在前往火星的长期太空飞行中存在着危险的辐射这一麻烦问题。科学家们对前往红色星球旅程中可能出现的大脑损伤胃肠道问题和癌症等提出外媒科学家测量了大堡礁最柔软的珊瑚据外媒报道,你可能听说过ldquo软骨猫rdquo,但你听说过ldquo软骨珊瑚rdquo吗?研究人员测量了迄今为止在澳大利亚大堡礁发现的ldquo最柔软的rdquo珊瑚。Pori神舟十二号聂海胜率先出舱提前站在机械臂上8月20日上午,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正式开始执行第二次出舱活动,央视直播呈现了出舱第一视角。主持人介绍,聂海胜已经率先出舱站在机械臂上。聂海胜比原定时间提前站上了机械臂,有了上一次经验科学家在欧卡托陨石坑发现矮行星谷神星冰壳的痕迹据外媒报道,行星科学研究所(PSI)高级科学家TomPrettyman领导的一项新研究称,矮行星谷神星上欧卡托(Occator)陨石坑的氢气分布异常,揭示了冰壳的痕迹。这些证据来自科学家成功打造性质独特的二维超固体除了常见的固态液态气态和等离子体,科学家们还在实验室中召唤出了许多奇异的物质状态,比如本人要向大家介绍的ldquo超固体rdquo(supersolid)。仅从ldquo超固体rd报告显示超六成老年人认为短视频增加了生活乐趣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与抖音联合发布了中老年人短视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受访中老年人中,有超过60认为短视频给他们ldquo增加了生活乐趣rdqu系外行星搜索卫星CHEOPS意外发现一颗陌生行星据外媒报道,欧洲航天局(ESA)的系外行星卫星搜寻者CHEOPS在探索围绕同一颗恒星的两颗已知行星时意外发现了第三颗行星从其恒星前面经过。据研究人员称,这一凌日现象将揭示一颗陌生行
在年轻超级木星周围发现有可能形成卫星的尘埃盘由莱顿大学的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首次描述了一个年轻超级木星周围的尘埃盘的特征。据悉,这颗超级木星要么是一颗巨行星要么是一颗褐矮星。科学家们使用了所谓的中红外波长的直接成科学家们发现了现有的磁重联模型中缺少的新物理现象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的科学家们发现了现有的磁重联模型中缺少的新物理现象。虽然电影显示地球存在于宇宙中一个平静原始的角落,但实际上,近地空间环境是危险和动态的。在任何一天,被家猫促使潜在的致命弓形虫寄生虫向野生动物蔓延UBC的新研究表明,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可能致命的弓形虫寄生虫向野生动物的传播中,自由散养的猫可能是罪魁祸首。这项研究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分析如此多的野生动物物种,还强调了健康的生CMS研究发现一对质子单次碰撞可产生三个J粒子通过筛选分析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粒子碰撞数据,研究人员得出了一个惊奇的结论mdashmdash紧凑型mu子螺线管探测器(简称CMS)探测到,两个质子之间的单次碰撞不止能够产生韦伯太空望远镜的阿丽亚娜5号火箭核心级准备就绪阿丽亚娜5号的部件正在运载火箭集成大楼里组装,以便从法属圭亚那的欧洲太空港发射令人期待的韦伯太空望远镜。阿丽亚娜5号核心级的直径为5。4米,高30。5米。2021年11月6日,它被帕克太阳探测器数据显示超高速尘埃撞击如何造成损害美国宇航局的帕克太阳探测器几年来一直在探索太阳附近的空间并观察金星。该探测器于2018年8月12日发射,到目前为止已经创造了许多航天器的记录。最近,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大气与空间科学家们发现快速进化的物种更容易灭绝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快速进化的物种可能无处可去。在对蜥蜴及其亲属的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物种因为缓慢而稳定地进化从而赢得了比赛。该小组研究了蜥蜴蛇和它们的亲属,科学家首次对布洛赫波函数进行实验性重建光速被许多研究人员认为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任何看到棱镜将白光分成ldquo彩虹rdquo有色光的人都见证了材料特性如何影响量子物体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光的传播速度。电子在材料中的行在墨西哥南部发现近500处古代礼仪建筑群由亚利桑那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去年报告称,他们已经发现了最大和最古老的玛雅纪念碑AguadaFeacutenix。该团队现在又发现了近500个较小的礼仪建筑群,其形状和特征跟NASAUSGS发布来自新卫星的首批图像2021年9月27日发射的NASA和USGS的联合任务Landsat9已经收集了其第一批地球的光照图像。这些图像都是在10月31日获得的,可在网上查阅。它们提供了一个预览,说明这项新科技新型可切换窗户材料可保持透明当阳光穿过建筑物的窗户时,它可能会让室内温度上升,而这将不得不使用该建筑物的耗电空调系统。现在,一种新的可切换窗户材料可以阻挡进入的热量,并与此同时可以保持大部分透明。首先,这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