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砀郡及砀县。《汉书·地理志》:"砀山出文石"。《水经注》:"获水又东迳砀县故城北,秦立砀郡,盖取山之名。"训诂学家颜师古注:"以有砀山故名砀郡,砀,文石也,其山出焉,故以县名。" 从秦设立砀郡开始,就可以知道砀山位置多么显著,自此也开始了其洋洋洒洒2200多年的历史篇章,让我们撩拨思绪的记忆,看看这一方古老的水土,有着怎样的历史回响。 辉煌的砀郡。 砀郡(公元前225年—公元前202年),秦朝时在宋国旧地设置的一个郡。也是秦始皇灭六国前,所设置比较早的27个郡之一。砀郡辖睢阳县、虞县、蒙县、襄邑、外黄县、陈留县、雍丘县、大梁县、济阳县、单父县、栗县、酂县、芒县、砀县、谯县等21个县,郡治睢阳县(今河南商丘睢阳区)。 历史上的砀郡,不但范围辽阔,而且还是一个集山水一体建筑的典范,也是刘邦反秦最主要的根据地,更是名副其实的汉兴之地。 可见砀郡这块有多么重要了,要不为什么秦朝统治者,会将这一地区单独设郡呢?后来发生的一些惊天大事或许验证了这一切。 秦始皇在世时,常常对砀郡这一带忧心忡忡。 据《史记·高祖本纪》载:"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说的也就是砀郡。后来,秦始皇东巡泰山时路过砀郡,指着芒砀山说了一句神秘的谶言:"东南有天子气,日后必有帝王出"。不幸的历史被他言中,刘邦上位。 公元前207年,楚怀王"以沛公刘邦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刘邦隐于芒砀山紫气岩中,斩白蛇起义,最后建立大汉王朝。 如今的砀郡遗址,在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城墙尚存。现存夯筑北墙,西起书店院后40米处,东至雨亭中学东北侧,长890米,宽约30米,最高处2米,东、南、西城墙地上无存。城内有制陶,冶铁遗址,砀郡的芒砀山有陈胜埋骨处。 看了这些,有朋友疑问,砀山不是有这些历史遗存吗?确实也是,但也不是,这是因为砀山辖区历史的变更。砀山辖区变更。 提到砀山辖区的变革,就不能不提河南永城。估计很少人知道,永城原来是属于安徽的,也就是属于砀山的,而且芒砀山和砀山从来没有分离开来。 历史上的永城归属,也是起伏不定的,随着朝代的变更,一会属于豫州,一会属于属于泗水郡,甚至被割裂几块,分属其它地区。 1952年,始终和砀山紧密相连的芒砀山,被划给河南永城管辖。自此,砀山和芒砀山被生生割裂,原本因同一座山而得名,并同属于江苏徐州的芒山、砀山分别被划入安徽、河南。 从此,砀山无山,芒山无砀。更重要的是,原本属于砀山的芒砀山遗存,从此和砀山再无半点关系。陈胜、吴广起义是在芒砀山揭竿而起又如何?刘邦在芒砀山斩白蛇起义、以及楚汉争霸等等,也和今天的砀山再无半点关系。 砀山也失去了唯一一处可圈可点、集山水观光、文化品尝、历史厚重的旅游景区。遗存颇丰的砀山汉墓群,虽然名字上还有砀山,却和砀山再也不是一家了。 失去芒砀山的砀山,犹如失去了古城的魂魄,令人扼腕叹息,却又无可奈何花落去,可谓现实之痛。 除了砀山辖区历史的变更,砀山境内无遗存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许多战争都在古砀山开演。砀山古战场。 砀山是古战场,如今巍然屹立的芒砀山可以作证。 从汉朝开始,古砀山就像中了彩头,屡屡被战争选中,成为中国重要历史事件的主要舞台。 刘邦曾在此操练兵马,看到这个地方风水好,上有紫气岩,下有砀山湖,就修建了点将台。从《史记》记载来看,刘邦多次率军驻扎芒砀山,芒砀山是刘邦进行早期军事活动的大本营,是西征伐秦的军事根据地。 如今点将台就在芒砀山之上,汉高祖庙南,谭庄自然村北。现存遗址为一个土台子,东西约100米,南北约100米,面积约10000平方米。点将台南部边墙用石块堆筑,高约1.5米,有喜欢的朋友可以一看。 还有南北朝时期,东西魏军之间的一场战役,即邙山之战;刘备被困芒砀山,关羽两千铁骑大战曹操数万大军,芒砀山救主之战;宋江上了梁山,对外战争不断,攻打芒砀山之战;唐朝时,起义军曾与唐兵大战于磨山;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占据芒砀山与明军抗衡等等。 近代,砀山发生的战争有:7000黔军砀山南关抗击日军之战,以及后来的解放战争等等。 纵观历史,因为砀山处于中原,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又距离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徐州较近,许多战争都在古砀或附近开演。 这些大大小小的战役,加之盗墓之风,如曹操曾率大军进入芒砀山,挖开梁孝王墓,得金宝万斤。据说,曹操所得宝物足足支撑了三年军需。还有文革期间"破四旧"等等,或多或少地破坏了当地的历史古迹。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黄河的破坏。古砀悲歌。 江南有山有水,名扬天下,而反观砀山,也算深受自然的垂青,黄河自1128年到1855年,流经砀山境内700多年,美丽的砀山并没有因为黄河而锦上添花,带来的却是无尽的伤害,也可以说是一次次灭顶之灾。 滚滚的黄河水,在流经砀山期间,决口、泛滥达50多次,砀山县城数次易址,不得不在芒砀山山里集、保安镇、毛李庄、小神集等等,来回穿梭。 古砀山没毁坏之前,美丽虽说不如桂林之美甲天下,但绝对是个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古砀山曾称香城。 《水经注》云:"获水又东,谷水注之,上承砀陂,陂中有香城,城在四水之中。承诸陂散流,为零水、滚水、清水也,积而成潭,谓之砀水。"砀坡,在砀山西北。说明至北魏郦道元注《水经》时,砀城已破败不存,芒砀山有砀陂池泽。 西汉刘向《列仙传》记载涓子、主柱在芒砀山成仙:"山泽深固,多怀神智。有仙人涓子、主柱隐芒砀山得道。"《水经注》载,名士琴高在芒砀山泽乘鲤鱼成仙:"赵人有琴高者,以善鼓琴为康王舍人,行彭涓之术,浮游砀郡间二百余年,后入砀水中取龙子,乘赤鲤鱼出,人坐祠中,砀中有可万人观之,留月余,复入水也。"说明砀城一带环境之清幽,如若世外桃源。 还有著名的砀山八景:芒砀云气、星海洪涛、秋池邀月、春堤引风、层台鼓韵、杰阁铃音、词宗雅兴、仙客高踪。"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也曾经慕名而来,在绿水环抱、波光粼粼美丽的八景之一燕喜台,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的诗篇。 还有"南金陵,北蟠龙"的砀山蟠龙集,72道衙门81道街,规模之大超出你的想象,2600文明史的砀山狐父城等等众多古迹也不会凭空消失。 如今,站在飘香的梨园,昔日的古砀山青砖城墙,褐瓦漫顶的宫殿,如同一部历史浩瀚的古书,悠远而美丽,曾经的富饶,有多美丽,如今的我们,就有多失落和痛苦,所有的美景、所有的历史消失得荡然无存。 如果说,一定要找出一点历史遗存的话,或许只有如今,孤单立在砀山酒厂内,李白书写的"燕喜台"三个大字的石碑。 如果说还有的话,那只有砀山以北,一段让当地人爱恨交加的古黄河,虽说没有了水患,但也没有了古砀山的光鲜与美丽,也没有了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