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有很多小伙伴热衷于去香港买保险。 一方面,听说香港保险不仅便宜,保障更好,还有分红,理赔条款也更宽松。 另一方面,大家都争相去买,赴港投保也成了一种证明身份和财力的流行。 这种环境下,香港保险逐渐被赋予了光环。 但到最近几年,尤其在2016年以后,香港保险的热潮又开始褪去。 来自内地的保单量逐年递减,保费缓慢下降。 背后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下面这个理赔案例,可能会反映出某些问题。 这件事情,发生在保瓶儿规划师罗婷的客户身上。 (为避免暴露个人信息,我们把客户化名为小A女士。) 三四年前,小A女士远赴香港,给自己买了一份重疾。 名字叫守护健康危疾加倍保。 到今年九月份,小A女士不幸查出甲状腺癌。 考虑到保险能理赔,她很快给自己安排了手术。 并且在手术后按要求提交了病历报告和相关资料,开始着手理赔轻症。 (这里补充一下,内地的甲状腺癌按轻症赔付是重疾新规的修订内容,而目前在售的重疾险产品,甲状腺癌还是按照重疾来赔。 但是香港的重疾险产品,甲状腺癌一直都按轻症理赔。) 没想到,资料提交一个月后,小A女士仍然没有收到反馈。 联系投保时的经纪人,经纪人表示自己也一直在催,但没有结果。 小A女士又打电话到香港保诚的服务中心,但保诚方反馈说她的理赔资料不齐全,还差三年内的门诊记录。 小A女士表示自己明明已经提交了,但对方坚持说没有看到。 但为了表示让步,服务中心的客服人员说愿意再去催一下理赔部门。 (如果在内地,历史门诊记录等材料是不需要被保险人自己提交的,保险公司会自行派人调查。) 转眼到了十月份,小A女士这边又出了意外。 在医院复查时发现,她的甲状腺癌发生了转移。 又变成了重疾理赔的范围。 所以小A女士在10月7号左右重新提交了新的病理报告,也就陷入了新一轮的漫长等待和扯皮过程。 小A女士的情绪越来越崩溃,找了当初协助自己投保的经纪人,希望他能给个说法。 但经纪人显然没什么耐心,一直以自己只是个沟通桥梁,并没有实际理赔权来搪塞小A女士。 总之又过了一个多月,也就是11月中旬。 小A女士终于等到了香港保诚保险公司的理赔结果。 9月出险,前后拖了2个半月,终于赔了下来。 本以为事情到此为止。 但是没想到,还有新的问题。 香港保诚保险公司给小A女士赔付了一张100万港币的支票。 想要用钱,小A女士还需要再开一张香港银行卡,再兑换成人民币取出来。 这个过程有多麻烦呢? 恰好小倩她们前段时间在玩港股打新,亲历了开港卡的过程。 因为疫情原因,目前想跑到香港去开卡不太现实。 也就意味着只能在国内想办法。 我们以上海为例。 在上海能开的香港银行账户有民生银行、渣打银行、南洋商业银行、汇丰银行等等,不过门槛非常高。 截个图给大家感受一下。 南洋商业银行要求先用10万人民币购买等值港币,恒生银行要求开户人有10万人民币的理财险产品,或者30万的一年期理财。 渣打银行则要求50万存款存3个月。 小倩和莹莹当时是去杭州办的民生香港卡,门槛比上海低一些,但是也要存5万块钱,还得付1000块钱中介费。 并且一开始说四周就能拿到卡,但实际用了两个月左右。 这是开港卡的麻烦,小A女士就算能够克服掉。 想要用钱,后续还要受每年5万美元的购汇额度限制,也就是说钱不能一下子取完。 要顺利拿到这笔钱,只能拜托朋友帮忙,一点点把钱取出来。 可真是太卑微了。 用小A女士的话说,如果自己家里条件差一些,等着这钱去救命。 保险公司这么搞,黄花菜都凉了。 从小A女士的案例可以看出,跑到香港去买保险,真的太太太麻烦了。 保障有没有更好,保费是否便宜先不说,但理赔过程不透明,资金出入境的不方便的体验,真的太差了。 并且事实上,除了以上两点,在香港投保和内地投保的差异,还有很多。 比如说香港保险,健康告知采用的是无限告知原则。 什么意思呢,不管保险公司问没问,只要是"可能影响承保的重要事实",你都必须主动交代。 啥叫"重要事实"呢,解释权归保险公司所有。 并且,不管你知不知道,保险公司都假定你知道。 2018年,大陆投保人在海港城拉横幅维权事件,就闹得沸沸扬扬。 该客户给孩子投保了一份重疾险。 后来孩子确诊白血病,向香港保诚申请理赔,结果被拒赔了。 原因是投保之前,客户的孩子曾经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住院5天。 (默默地说一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就是感冒吗?这也影响核保?长见识了。) 但问题是,孩子住院时,投保人当时已经跟妻子离婚,在狱中服刑,对住院的事实并不知情。 该客户又向香港保险投诉索偿局投诉,但又被告知理赔金额超过100万港币,不予受理。 实在没有办法了,才选择拉横幅进行抗议。 后来也没听到获得理赔的消息,不知结果如何。 因此,买香港保险产品之前,一定要把从小到大所有的体检报告看清楚,看明白。 不然后续出险了,就可能面临纠纷。 而内地的的健康险产品,采用的是有限告知原则。 也就是说,投保时健康告知问了什么,你回答什么就好了。 如果还有一些其他的小毛病,健康告知没有问到的话,你不用主动说,它不会追究。 再比如说一旦遇到理赔纠纷,在香港打官司更贵。 内地请律师一般是风险代理原则,不用先付钱,等案件胜诉或者执行到位了,给律师分一定比例。 而香港是计时收费的,理论上每个律师事务所,以及每个律师都不一样。 但香港法院会定期公布诉讼案件的讼费基准。 收费高了不管,但不能比这个标准低。 想象一下,自己理赔款还没拿到呢,先付出这天价律师费的钱,冤不冤,难受不难受。 更何况,大家对香港的法律又不熟悉,不一定能找到靠谱的律师,官司也不一定能打赢。 那么,香港保险还值得买吗? 以上这些问题,肯定不是今天才出现的。 但当初买了香港保险的人,一定有相当一部分并不清楚。 如果是因为一时跟风而买了不合适的保险产品,那我只能说你实在是太不成熟了。 不过,肯定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了解这些情况后,仍然选择了香港保险的。 这么做的原因也只有一个,投保时香港保险的优势,可以覆盖所有隐形成本。 也就是说,当时香港保险确实足够优秀。 实打实的说,在前些年,香港保险确实比内地先进。 比如保障型产品的形态上,香港保险有很多设计都比较超前。 以重疾险为例,香港保险很早就有恶性肿瘤二次赔付的设计,并且间隔期仅为1.5年。 还有心脑血管类重疾的多次赔付间隔期,香港保险有一些也比内地产品短。 再比如说,早期香港保险的费率有优势。 这一点,从定期寿险的价格反映得尤其明显。 香港的定寿真的便宜! 毕竟香港同胞的平均寿命在全世界都数一数二得高,死亡风险低,成本就低了。 另外,香港的保险产品大部分都有分红。 毕竟分红相当于保费减少或者保额增高,变相地降低了价格。 因为优势能够覆盖隐形成本,所以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当初投保时确实是经过了慎重考虑,但仍然选择了香港保险的。 也就是说,肯定有一部分小伙伴,尽管付出了隐形成本,但考虑到未来的收益,是值得的。 但最近几年,香港保险为什么热度又逐渐降低了呢? 很简单,内地的保险产品,这几年真的越来越优秀了。 不仅保障形态也越来越完善,价格也越来越极致。 我之前为了研究两地哪边的保险产品更好,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香港保险真的比内地更容易理赔吗? 不吹不黑,一条一条对比了港险与内地重疾险的理赔条件。 得到的结论是:重疾理赔定义,港险和大陆各有优势,但轻症和少儿特疾方面,内地呈现明显优势。 并不能证明香港保险更容易理赔。 再说说价格。 最近几年,互联网保险的价格战打得很凶,连带着线下产品的价格,也降了一些。 30岁男性,五六千买到50万终身重疾险,一千多买到100万保到60岁的定寿。 这个价格,就连香港保险也比不上。 而且,内地的保险公司也不是只会打价格战,学保障学的也挺快。 曾经港险引以为傲的额外理赔、癌症多次赔,都被内地的同行学了去,甚至做得更优秀。 达尔文3号、超级玛丽3号这样的网红产品,可以做到60岁前,重疾额外理赔80%,比香港保险更大胆; 守卫者3号这样的新秀产品,癌症多次赔的间隔期,缩短到了1年,对比港险也丝毫不输。 市场是最敏感的。 从内地赴港险投保人数连续多个季度下降,已经反映了某些问题。 要不要买一款产品,有一个永恒的原则,不懂就不买。 理财产品如此,保险产品也同理。 不管是大陆还是香港的保险产品,希望大家在做选择之前,对任何一家公司或者产品都没有偏见。 外国的月亮不一定比中国圆,更何况是中国香港呢? 过去香港的保险确实比内地的形态更先进,性价比也更高,但那不代表内地的保险永远止步不前。 我们承认曾经的差距,也要看到如今的进步。 对咱们投保人来说,买产品不仅要考虑保障内容,还要综合评估投保、理赔成本等等。 别被光环蒙了眼,也别一看到黑点就避开。 毕竟东西都是为人服务的,选什么产品,重要的还是你自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