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年底若干疫苗能完成三期临床实验登录了热搜,也是在网上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那么很多小伙伴可能还不清楚具体的情况如何,小编也是在网上查阅了一些信息,那么接下来就分享给大家来了解下年底若干疫苗能完成三期临床实验具体的情况吧 年底若干疫苗能完成三期临床实验 据澎湃新闻消息,英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当地时间8日宣布,由于一名参加该公司与牛津大学合作研发的新冠疫苗试验接种的志愿者出现疾病,该公司将暂停正在进行的一项疫苗试验。这是首个宣布暂停的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的新冠候选疫苗。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该公司发布的声明表示,“作为我们正在全球进行的牛津(大学)疫苗随机控制实验的一部分,我们标准的检查流程触发了接种疫苗工作的暂停,以检查安全性数据。” 据美联社报道,阿斯利康并未透露相关细节,只是将这种可能的副作用称为“一种潜在的原因不明的疾病”。CNN报道称,暂停试验的做法是疫苗试验中采取的正常预防性措施,以免给志愿者带来严重的影响。 一名该公司发言人证实,暂停的试验涉及美国等国。目前,该疫苗正在英国、美国、巴西和南非进行三期试验。 此前,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表示,全球已有超30种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9种新冠疫苗处于三期临床试验阶段。 什么时候能用上新冠疫苗?吴尊友最新回应! 当前,新冠疫苗时常引发热议,最新进展如何?什么时候能够用上?9月8日,央视《新闻1+1》连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回应关切。 吴尊友称,“从目前临床一期、临床二期的试验结果来看,几种技术策略线路的疫苗都能产生很好的免疫反应,而且抗体滴度很高。根据这样一个滴度,结合以前对疫苗知识的认识,认为疫苗还是能够起到很好保护作用的,但保护作用的时间长短还有待于三期临床试验来回答。” “乐观地看,到年底至少有若干个疫苗能够完成三期临床试验。即使疫苗没有完成三期临床试验,冬季到来,出现突发疫情的时候,有一些疫苗可以作为应急,集中使用。”吴尊友介绍。 此外,他表示,一些人群可以考虑提前接种,包括感染的高风险人群或感染后病情较严重的人群,像老年人。高风险人群主要包括医务人员、服务行业,接触人员多的,如果感染扩散范围比较大的人群,也可以考虑应急接种。 国产新冠疫苗最新消息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方面透露,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00个新冠病毒疫苗项目同时在研发。在这次服贸会上,中国生物的两个新冠灭活疫苗首次登场并引发观众围观,其展台甚至成了网红打卡地。 中国生物总法律顾问周颂在服贸会上介绍,所谓灭活疫苗,简单说就是先把病毒毒株分离出来,就像选“种子”似的,之后再进行繁殖培养,然后再把这些活病毒杀死,使其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但同时保留它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部分功能,最后经过纯化等工艺变成疫苗。 打疫苗多久能产生抗体呢? 中国生物方面表示,其新冠灭活疫苗一共需要接种两剂次,间隔2至4周,接种完第一剂以后,研究表明,7天开始普遍产生抗体,接种完第二剂28天以后,中和抗体阳转率或者叫阳性率均达100%,也就是按照规范的免疫程序接种两剂疫苗28天后,所有人都产生足以抵抗新冠病毒的高滴度抗体。 那新冠疫苗又会给我们带来多久的防护呢? 中国生物方面表示,根据动物试验、阶段性研究结果以及既往相似技术平台疫苗等情况综合来看,其新冠灭活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和保护效果,预计持续1至3年的可能性较大。 对于大家担心的“病毒变异是否会导致疫苗白打”的问题,中国生物方面称,新冠灭活疫苗在未来若干年内应对这些变异病毒是没问题的。 据介绍,目前的数据显示,北京新发地疫情的病毒株、俄罗斯疫情的病毒株、英国疫情的病毒株、奥地利疫情的病毒株和美国疫情的病毒株,用新冠灭活疫苗做交叉中和试验,结果显示均能100%中和。也就是说目前病毒确有几种亚型在发生变异,但是它的主基因序列和蛋白质水平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新冠灭活疫苗在未来若干年内应对这些变异病毒是没问题的。至于哺乳期和妊娠期的女性能否注射疫苗的问题,周颂表示,目前还处于暂缓接种的状态。 还有人担心,接种疫苗后会不会对核酸检测有影响,而答案是不会。中国生物方面解释,因为核酸检测是鼻咽拭子,它检测的是抗原,而接种新冠疫苗后产生的是保护性抗体,所以核酸检测结果是不会受影响的。 现阶段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已投入资金约20亿元,建设了两个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车间,其灭活疫苗预计最快在今年年底有望上市。 中国生物方面称,预计其所属的两个研究所加起来可以达到年产能3亿剂次,并正在研究扩大产能。据预测,未来其扩大产能后可能会达到年产能8至10亿剂次。 尽管疫苗有效,但新冠疫苗并不需要14亿人全都接种。据介绍,对于相对偏远或没有病例的地区,当地人员不一定需要打疫苗,首先需要打疫苗的是高风险暴露人群。 中方公布首批疫苗使用国,不出所料就是这5国 近几个月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新冠疫情中沦陷,无论是这些国家还是世卫都将希望放在了疫苗上。其中中国在这场疫情防控中的优秀表现,疫苗也即将进入最后的量产阶段,这也让世界各国和世卫对中国疫苗寄予厚望。就在最近,中方终于公布出了首批优先供应疫苗的五个国家,分别是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以及越南。见到名单上没有出现菲律宾的名字,菲律宾不淡定了。 早先,菲律宾曾表示希望中国疫苗研发成功后能优先供应菲律宾,当时我国表示会考虑,但并没有明确承诺。然而这一次疫苗优先供应国家名单中没有出现菲律宾的名字,令菲律宾一些媒体大为恼火,认为中方并没有信守当初的约定。其实,这只是菲律宾媒体将当初我国口中的“考虑”自行脑补默认为“同意”,从而导致的误解而已。 也有专业人士分析认为,这一次中国选择优先供应的国家主要是湄公河国家。其中即便与中国多次发生分歧的越南也在这次优先供应的国家中可以看出,中国有意加强与湄公河国家的深度合作与交流,而帮助这些国家防控疫情也是当务之急。但由于初期的产量有限,所以才没将菲律宾加入其中。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优先供应的国家中没有“巴铁”的名字,不过中国并没有忘记中巴友谊,而是选择拿出4400万支疫苗供给巴铁,可见中巴友谊不会被动摇。目前中国疫苗被世界多国认为是最放心的疫苗,这其中主要有几方面原因。目前最快问世的疫苗是俄罗斯研发的新冠疫苗,但这款疫苗直接跳过了最后一个实验阶段,而且接种人群数量也不够。 至于被欧洲寄予希望的美国疫苗更是曝出各种“丑闻”,其中就包括英国《金融时报》曝出特朗普打算逼迫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管局(FDA)通过“紧急授权使用”来让疫苗绕开“多余步骤”,在大选前上市并且实现足够的量产,以此增加自己的竞选成功率。 特朗普如此做法,让原本打算向美国购买疫苗的国家都开始有些“心惊胆战”,甚至打起了退堂鼓,不确定特朗普“催熟”的疫苗到底靠不靠谱,这反倒让一些国家开始对比起俄罗斯和中国疫苗,尤其对中国疫苗格外关注。毕竟在最初疫情爆发时,中国的反应和应对堪称奇迹,令全球都为之刮目相看。 目前中国疫苗生产车间已经建造完成,相信未来还会不断扩大疫苗产能。不过想要供应其他国家的同时,又满足我国自身的需求,恐怕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未来想要疫苗彻底普及,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所以,也难怪菲律宾见自己并不在首批疫苗供应国家名单后,才会如此不淡定。不过相信第二批名单中,或许会有菲律宾的名字。而值得一提的是,菲律宾在俄罗斯传出疫苗研发成功并准备推向市场后,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曾表示自己相信俄罗斯疫苗,并愿意第一个接种,同时也表达出了强烈的采购意愿和热情。 由此可见,接下来围绕着一场“疫苗分配”的争夺战将“打响”。接下来无论是俄罗斯还是美国,又或者欧洲等其他国家,都将加快疫苗的问世,从而第一时间抢占市场。不过相比于为了让疫苗早一天问世而牺牲安全性的做法,我国对此嗤之以鼻。 疫苗关乎生命健康,绝不能当作儿戏。对此,我国依旧以自己的节奏按部就班地进行临床试验,只有确保接种的绝对安全性,才会将其彻底推向市场、面向国内外民众进行接种,而这才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所该具备的担当和救世胸怀。